小议保底、保险与担保(二)

时间:2022-09-02 11:40:58

小议保底、保险与担保(二)

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完片担保具有短期和长期双重意义。

如果说“制作保险”保的是拍摄过程中“不可预见”的意外,那么“完片担保”则是以专业独立第三方的角度,规避制作电影过程中“可预见”的风险。就如同房地产项目需要“监理”公司一样,电影投资方需要聘请完片担保公司监管整个电影制作流程,以确保电影按期、按预算完成。

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完片担保具有短期和长期双重意义。短期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更多业外投资方和资金参与到专业电影制作产业中。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电影制作早已不再是国有电影厂及各大私有电影公司的专利,已有无数各类投资人及资金参与其中。但因为没有统一标准的制作和执行模式,导致合作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第一次投资电影的资方来说,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有导演及制作方不能按进度完成拍摄、创意计划一改再改、预算却一次次追加等。导演和制作方常遇到的困难则是投资方因为资金链,无法按时提供资金,无法保证拍摄正常进行,或者有不专业的投资方粗暴介入制作环节、打乱制作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完片担保的介入,就可以在专业的电影制作方和非专业的投资方之间搭起桥梁,以第三方的角色,确保电影制作顺利按计划、按预算完成。

从长期来说,完片担保介入中国电影投资制作环节,一定程度会对倒逼中国电影产业建立行业制作标准起到作用。因为完片担保的核心是对制作的把控和监督,它的一个大前提是对制作体系有所要求。

目前,大多数电影人在中国拍电影都已习惯在拍摄之前有完整的剧本、具体的拍摄计划和细致的拍摄预算。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不仅仅是制作能不超支按期完成,也不仅仅是对投资人的钱负责,最终受益的是影片的质量。电影虽是“造假的艺术”,却是认认真真的“造假”,是反复计划、反复排练、反复演习的技术。导演创意再好,也必全摄制组协助执行才能实现。一个100-500人的摄制组,拍摄40-70天,几十个场景,把100页纸的剧本变成2个小时的电影,必须要周密的计划才可能实现。如果说电影产业、电影工业,没有严密的制作体系,真是无从谈起。

一年七八百部的产量,全世界属一属二的票房大国,没有标准化的制作体系,怎能称的上“工业”二字?目前在中国,对于完片担保有一种误解,认为完片担保的介入会干涉导演的创作自由。笔者曾数次在各电影节论坛上,遇到投资方提出的类似疑问――如果是王家卫导演的戏,能做完片担保吗?其实,相信愿意参与王导影片的投资人,一定是因为欣赏王导,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让他获得足够的创作自由,而达到心目中的艺术目标。可是,全世界有几个王导,或者侯导、姜导呢?在每年大量生产的电影中,当然有能精准把控制片流程的成熟导演,但恐怕还有很多是需要先把套路操练熟悉的年轻导演。以产业角度来看,大量导演还需要从实际操作起步,在成熟的制作体系里获得成长。只有手中有剑练到极致,有一天才可能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上一篇: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