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挺起中部脊梁

时间:2022-09-02 10:33:57

特色产业挺起中部脊梁

中国生产微型钻头的工厂,目前只有三家。恐怕谁也想不到,其中之一“藏”在湖北省通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三年前,在广东从酒店门童开始打工生涯的青年郑四来,回到家乡办起了这个高科技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他生产的微型钻头毫不起眼,有的比针还细,一年产品装不了几只皮箱,利润却有800多万元。

这个创业传奇折射出中部崛起的一种路径选择:靠特色产业来挖掘后发优势,以错位竞争抢占市场先机。

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品打造竞争力

湖南衡阳,铁矿石稀缺、驳船通行能力有限、铁路运输紧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华菱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却克服了种种“先天不足”,成长为全世界小口径无缝钢管产量最高、水平连铸圆管坯产能最大、产品门类最齐的企业。

秘密何在?衡钢总经理赵建辉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有我有全都有’,而是‘你无我有才全都有’,抓住了人无我有的特色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告诉记者,通过多年努力,衡钢打造出世界最先进无缝钢管综合生产体系,产品以油气田、大型火电设备专用管为主。2006年,在世界钢管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衡钢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钢管33万吨,创汇3.1亿美元。

2000年,山西太原钢铁集团产品有500多种、5000多个规格,但八成以上产品滞销。当年,公司董事会决定主攻不锈钢等9个品种,其余的全砍掉。还在冒烟的三个轧钢厂迅速关闭,投资近50亿元的不锈钢系统改造项目立即上马。

到2003年上半年,太钢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冷轧薄板加工能力,9个主攻品种中已有5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2004年9月,总投资165亿元的新不锈钢扩建项目在太钢展开。目前,太钢成为不锈钢企业中的“世界列强”之一。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港,发展大进大出的大工业不具区位优势。但衡钢与太钢因劣势倒逼出的特色,正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顺应市场的法宝。

优势产业壮大:特色资源提高辐射力

提起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有人说,山西快速发展主要是挖煤发了财。然而,只要对山西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高新技术不断壮大的煤炭产业群、不断延伸的煤炭产业链,才是真正推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山西焦煤集团古交电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燃用中煤、煤矸石的坑口电厂,从产煤、洗煤到最后利用中煤、煤矸石发电的整个过程,几乎看不到一粒煤。电厂发电耗水可比一般电厂节约30%,洗一吨煤仅需40克水,消烟除尘率达99%,环保脱硫达93%,不仅节省了能源、水源,减轻了污染,而且原料成本基本为零,具有很强的竞价上网优势,同时也大大地节省了运力。

通过组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这些煤炭企业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山西的战略举措。山西省发改委主任令政策说,国家构筑以煤为基础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山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提供了大好契机,我们只有做深做透“煤文章”,才能跟上新型工业化的时代潮流。

湖南号称“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钨和铋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4.8%和37.2%。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湖南有意识地整合“有色金属之乡”的相关优质资产,建立了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大块头”不断裂变发展,目前已拥有1家香港上市公司、2家A股上市公司,拥有“钻石”“火炬”“长城”“闪星”等一批国际及国内知名的品牌。

今年,“有色控股”预算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润总额约16亿元。“有色控股”董事长何仁春说,公司到2010年末,销售收入将达到约500亿元,实现利税60亿元。

湖南“有色控股”的超常规发展,是湖南突出优势产业的一个缩影。湖南规划,“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培育50个产业集群,如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岳阳石化产业集群,株洲(湘潭)轨道交通设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等。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有色金属、磷化矿生产基地,煤、金、银、铜、钨、铝土等近40种重要或稀有的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藉特色资源形成的优势产业,一旦像滚雪球一样滚出宏大的产业群,中部工业必当令人刮目相看。

边缘区域突围:特色产业营造吸引力

近年来,中部六省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一手抓县域经济,一手抓城市圈或城市带”的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但是,那些连省级战略支持都没沾上边的地区是否会边缘化?记者在湖北省随州市找到了答案。

随州地级市建制仅6年历史,辖一市一区,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之外。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说:“要想在区域经济竞争加剧的态势中突围,我们唯有打‘特色牌’,主动出击,才能出奇制胜,异军突起。”

在随州市郊的齐星汽车公司高新技术车间,记者看到,数台工业机器人在电脑的指令下,准确无误地喷塑、压模、切割,周而复始,不知疲倦,每两分钟就造出一个驾驶操作台。公司副总经理邓字安说,造不了轿车,我们就造特种车,造不了发动机,我们就造驾驶室,只要有市场,就会有发展。目前,齐星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今年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正跻身全国专用汽车制造业前列。

与汽车机械产业一样,随州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板块,已初具规模。2006年,五大特色产业总产值14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78.4%。专用汽车、香菇、广水风机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特色产品。

特色工业振兴了随州城市经济,特色农业也惠及城乡百姓。今年,随州市香菇加工带动20万农户增收,出口创汇可突破8000万美元。目前已引进中国劲酒集团与市内最大的6家香菇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整合,形成“6+1”股份制实体,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打造中国最大的香菇加工龙头企业。

“随州式突围”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了一个范例。经济学家、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继勇教授指出,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也是中部地区参与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分工的优势。一个奋进的中部,必将让中国经济挺直腰杆,迈出更稳健、更协调的步伐。

(8月17日《人民政协报》)

上一篇:西部三大重点经济区“十一五”发展方向 下一篇: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