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可行性研讨

时间:2022-09-02 09:16:39

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可行性研讨

1.1研究对象

成都体育学院篮球普修新、旧教学大纲。

1.2研究方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近10年来篮球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我校16位篮球教师、体育系2006、2007级1000名同学和往届毕业生近1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成都体育学院的相关专家、篮球教师进行访问,收集学校领导、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篮球普修的意见及建议。此外,篮球教研室多次召开座谈会对篮球普修课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

2旧大纲的特点与执行情况

篮球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学习,共68学时。从2004至2008年6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四个年级(2004、2005、2006、2007级)的篮球普修课一直使用2004年修订的教学大纲(简称旧大纲)。旧大纲的教学目标仍然以传统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为主要目标。虽然过去在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形势下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旧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3对旧大纲实施改革的依据

依据一:篮球运动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最容易开展的项目之一。由于我院培养的体育人才大部分面向基层从事体育教学,篮球普修在教学中地位可想而知。对我院体育系近100名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一致认同篮球运动在基层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游戏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87.5%的认为篮球普修课教学不能满足中学篮球教学的需要,即裁判能力、组织能力等相对较差。依据二:对体育系2005、2006和2007级三个年级的学生针对普修课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有50%的学生认为,在篮球普修课教学中,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对篮球普修课的兴趣不高、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认为教学内容单一,对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够。

4新大纲实施的可行性

4.1重树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实施必须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核心,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培养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行为、个性倾向等,更要重视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4.2构建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数

调查、访问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及咨询了部分老师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现行篮球普修教学大纲做出初步调整,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扩充。在教学时数上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合理进行分配。新增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游戏教学,中学篮球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在教学时数上,教学组织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的培养比重得到增大,压缩了整体战术的教学时数。

4.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篮球普修课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陷入单一模式中,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模式使学生很少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且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往。因此,篮球普修教学模式应从单一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合作性学习”、“分层学习”、“范例教学”、“发现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4.4改变以往的成绩评价

过去,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技评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和达标考试的形式。这种评价在实施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忽视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很难反映出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水平发展的程度及社会适应力水平。为此,在评价体系上新增加能力考评,主要是针对学生说课情况、教案的编写、教学组织能力、裁判水平等方面进行的。

5新、旧篮球普修大纲的总体构件

5.1总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在篮球普修教学内容板块上新、旧大纲没有差别,都是由理论、技战术、能力培养、考核、机动五大板块组成,但在每一板块内容、教学时数做了充分的调整。新大纲教学总学时增加了4学时,由68学时增加到72学时。理论课时由12学时增加到14学时。能力培养由6学时增加到12学时,增加的课时占总学时的8.3%。技、战术学时,由44学时减少到40学时。

5.2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起源游戏,是集竞技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为了更好的适应篮球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普修课教学中恢复它的游戏面貌。理论课在12学时的基础上增加了2学时,新增内容为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及篮球游戏介绍。

5.3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通过对我校篮球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在篮球普修课中各个技术的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列如下投篮运球、传接球、持球突破、防守、移动、抢篮板球。所以在技术教学中应给予投篮、运球、传接球技术足够的学时保证。同时,持球突破、在防守、投篮技术上分别增加了2学时,在移动技术上减少了2学时。学时的调整应突出重点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5.4战术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调查显示,85%的教师认为应该减少战术课时,70%同学对战术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认为特别枯燥,这样的结果表明,篮球普修课战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对战术课教学内容与学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战术教学时数上却大大缩减,由16学时减少到8学时。

5.5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能力教学总学时由6学时增加到12学时,教学基本能力实践、教学比赛和裁判实习、篮球游戏分别增加2学时。针对学生的教学、裁判、示范能力及组织能力较弱这一普遍现象,增加说课、教学总结、教学文件制定等内容。通过教学说课提高学生教学技巧,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比赛和裁判实习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裁判水平,通过“传球接力”、“圆圈追传球”、“运球接力”、“运球抓人”等游戏使基本技术的练习变得多样化。

6小结

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围绕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进行。因此,在进行篮球普修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有目标地转变教学思想,确立新时期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进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成绩评定要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使评价体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上一篇:体育教育的野外生存生活课程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特殊课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