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预言”与资金流共振

时间:2022-09-02 09:15:22

“一月预言”与资金流共振

每到年初,若要展望一下股市全年的大概走势,就应该重视每年的“一月预言”(January Barometer),这是笔者的经验之谈。虽不敢说百分百,但也八九不离十。所谓“一月预言”是指,“若一月份市升,则全年是升市;若一月份是跌市,这一年就会是跌市”。

做股市的研究功课,必定要以历史数据为根据,无需亦不可靠拍脑袋乱猜、或者瞎蒙来做所谓股市走势的“测市”。以沪指为例,在过去六年中(2005-2010年),“一月预言”是百分之百的灵验,堪称神奇和精准。其中,2005年、2008年和2010年一月是跌市,全年则是低收的阴K线;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一月份是升市,则全年是高收的阳K线。在过去的10年中(2001-2010年),仅有2004年的“一月预言”是失效的。总体而言,其有效率为90%。

沪指在过去20年间(1991年至2010年),只有4年“一月预言”是失效的,分别是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4年。20年长期的准确率达到80%,这应当属于相当的神奇,不由得阁下不相信它。

相当匪夷所思的是2010年,开年第一个交易日就低收,第一周也是低收,一月份低收,就是连一季度还是低收,全年当然不会有太多的“好日子”。笔者理解,这是股市在当年的第一季度内,就反复在提醒投资人,去年全年必定要低收!因为笔者相信这个规律,所以一直在注意这些独特现象。怕就怕很多股市的大嘴,对此毫无概念与意识,居然还要整天闭着眼睛高唱沪指要见4000点,或者更高。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近期令市场多头忐忑不安、并让空方窃喜不已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资金正在撤离新兴国家市场、亦包括逃离A股。这让一批将信将疑看好A股大牛市前夜之说的投资人越发底气不足。

去年11月迄今,货币政策措施收紧的频率日渐加快,虽然这些政策措施的目的和指向并非针对A股;楼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调控力度没有任何舒缓的迹象;1月银行存款减少、贷款大幅增加;因为股市“钱(流动性)”、“景(赚钱效应)”两缺,资金正在坚定的流出A股;机构最新研究结果是,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预期大约是20%左右,而去年是30%。

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资金净流出股市近万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多,并大大超过表现最差的2008年。去年8月以来,A股已经连续8个月出现资金净流出。去年11月,单月资金净流出为2807亿元,是自8月以来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月份,其后的12月,资金净流出也达1398亿元。

对政策收紧的忧虑成为笼罩去年全年的阴影,全年无一行业录得资金净流入。今年1月份则净流出982亿元;与去年最后两个月相比,今年1月的资金净流出数额已经大幅收窄。2月至今,累计资金净流出A股为311亿元。与此同时,A股集资速度并未减缓,资金供给处在被大量“抽血”的状态。

对此至少可以有三种解读:一、资金的本意可能并非要主动撤离。只是因为货币政策的紧缩声声急、而且是迫不得已;二、表明各类大的机构投资人对于后市完全就是看空的,否则就不会有大额资金的持续流出;三、在资金不断撤出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大牛市呢?这两者在逻辑上是明显有悖,没有听说过哪个市场会产生一轮“缺钱型”的大牛市。近日民建中央就要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建议政府,实施积极股市政策,以打造你好我好的大牛市。

今年一月份沪深两市皆以下跌收盘,月度K线全都是阴线。全年市场最终应该高收或者低收?按照“一月预言”的解释与暗示,应该不难判断全年走势的最终结果。A股今年若要变熊市为牛市,除非“一月预言”在最近七年间要失灵或例外一次?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上一篇:流动性是什么 下一篇:淄博万昌:淘汰产业也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