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时间:2022-09-02 07:52:50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摘要:为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的目标,重庆市在有条件的区县推广林下养殖生态鸡,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队林下养殖生态鸡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林下养鸡;生态鸡;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2-0069-02

1 场地选择

一般选择在山坡、丘陵及地势高、通风透光性良好的林下,尤其具有丰富嫩草、昆虫众多的广阔林地为最佳,要求树林或果园,树林的荫蔽度在70%以上。要求5 km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坡度以不超过10°为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的地方建场。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2 品种选择

生态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其在林园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当地的土杂鸡品种都可作为林下养殖生态鸡品种。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抗病力强、适应性好。

3 环境控制

3.1 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的重点在于养好雏鸡,雏鸡的体温比成年鸡低1~3℃,对温度反应十分敏感,雏鸡需要保温保育。1~3 d,采用34~35℃,4~7 d,采用32~33℃,以后每周降低1~2℃,至室温达20 ℃恒温。保温房的建造应遵循向阳避风,地域开阔,地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原则。一般来说,夏季第4周龄结束后即可脱温逐渐转入放养地放养,春秋6周后、寒冬8~10周后开始放养。

3.2 湿度控制

对于鸡群来讲,鸡舍内在温度适宜的前提条件下,湿度在55%~70%,生产中关键是防止潮湿。对于放养鸡群,潮湿是引起寄生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也容易造成羽毛和鸡蛋的表面太脏。

3.3 通风换气

鸡舍内气温超过15 ℃的情况下就可以经常打开门窗、风机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温度越高通风量越大)。保持鸡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提高鸡群健康水平、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

4 放养管理

4.1 合理放养

雏鸡一般可以达到300 g以上体重具备了放养的标准,以每群500只左右为宜,采用轮牧分区放养的方法,密度一般以每亩林地放养150-250只为宜,可以把放养场地分隔成4~6个小区,鸡群在一个小区放养2~3 d后换到另外一个小区饲养。这样有利于地面植被的恢复,也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4.2 合理补饲

放牧前期每日补饲5~6次,放牧期每日补饲2~3次。从生态鸡的养殖特点上看,饲料、饲草分二部分。一部分是人工饲料,另一部分是天然饲料。补饲要定时定量,可强化条件反射的形成。要按照生态鸡的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其饲料供给和补充。

4.3 注意天气预报

恶劣天气到来之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提早把鸡赶回棚内,避免鸡群受惊吓,甚至遭受损伤。

4.4 疾病防控

林下养殖生态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在放养过程中很容易传染各种疾病。为防患于未然,必须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以获取免疫力。主要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5 防治鸡群应激

防止应激是放养管理方面的重要环节,鸡群受应激不仅使鸡群暂时停止生长,甚至会影响其健康导致死亡。主要预防断喙应激和高温应激,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中草药复合添加剂。

5 适时出栏

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根据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积累的特点,确定林下养殖生态鸡一般需要5个月以上上市为宜。此时上市鸡肉质较好、经济效益最佳。

上一篇: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 下一篇: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的填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