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市第二中学学生体质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02 07:12:41

高碑店市第二中学学生体质调查与分析

【摘要】我在高碑店二中教学多年,始终在第一线教学;从2005年开始跟踪调查学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实际因素很多,主要是运动量不足,营养不均衡,以及学习疲劳,和网络影响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因素主要与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关系密切,要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几方面携手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分析原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高碑店二中2008—2012全体同学(九年级为主)

2、 研究方法:收集法、观察法、谈话法、实践调查法等

【正文】

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高碑店二中从事教学多年,始终在一线教学。从2005年就开始跟踪调查二中学生身体情况。采取动态分析,对二中的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科学的发展进步,生活条件富裕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这是全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通过几年来我对学校和学生环境的观察,下面针对我校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学校对体育重视不够,严重的不重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几年来体育教师不过硬,总处于勉强开课状态,素质水平不达标,六名体育教师,其中有三名班主任和两名后勤主任,其中一名体育教师还是生物教师转行教体育的,其余两名专职体育教师(一名女教师四十多了)。体育教师经常有事空堂,体育教师体育课不到位,学生没人管理,只能自由活动,又没器材,学生就是散步聊天,恶性循环,学生就不好组织活动了,惰性强,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体育经常被文化课占,重文轻体非常严重。学校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不严格和体育师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二、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力量叫得更响,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也就越来越多,学生七点前早自习入教室(有时教师讲课),除了上厕所外没有其他活动;学生学习的时间太长,太呆板,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所阻碍。体育课也为其它专业培养让路,学生的时间安排紧,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是身心发展的时候,本应都参加体育活动,让身心得到洗礼,使之健康发展。

三、网络因素。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上网普遍,真正上网学习的没几个,玩游戏上瘾的多,挤时间也要去玩;本校就有这样的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先去网吧玩一会儿,哪怕是十几分钟或者晚上开夜车上网。对网络上瘾的同学,家长跟读、教师多次去网吧找,其效甚微,家长教师很难控制。

四、大多数家庭重视学生体育的程度不够。多数家庭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体育不闻不问,造成孩子也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师很难提高他们的兴趣。有的孩子干脆说我不要体育分,也就不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这一借口,教师的思想工作很难做,只有和家长联系,多方做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五、饮食和休息。合理的膳食平衡和良好的休息,是身体充沛的保障,多数同学做不到,早餐在街边小摊或校门口买点小吃或零食吃,不注意营养和卫生,午餐和晚餐在过分的填充补足造成饥一顿饱一顿;吃零食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吃饭很不规律,这样也就造成营养不均衡,使其体质下降;学生除学习就是上网玩电脑、看电视,不能进行正常休息;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学回家或放假在家呆着不出门,更别说体育锻炼了,完全变成了宅男和宅女;同学们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或不注意锻炼等等,这就造成了小胖墩和近视眼的数量明显增多,体质也越来越差。

六、体育中考测试30分计入总分,重视体育喊得很响,只不过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也是各显其能想尽办法应考,有的为了应急,临考抓“体育家教”,只能提高一点成绩,但解决不了身体素质的问题,但体育考试作弊屡见不鲜,体育成绩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体育锻炼的方法,应让学生学会,时至终身受益,达到强身健体,也就提高了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乃至整个国人的身体素质。

据分析,学生体质下降主要表现在:肺活量、速度(下降幅度小)、爆发力、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长期精神紧张、膳食结构不合理、不注意用眼卫生,另外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对学生生活影响也很大,不少学生心理出现疾病(或隐形)影响到正常上学和人际交往,不合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这样的同学高年级多于低年级。

近几年九年级体育成绩指标对比分析如下:

通过成绩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本校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今年学校采取了措施,校领导带领课外活动,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七、八年级同学参与,活动开展了半年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但总的来说身体素质变化不大,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要想提高,就要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方能见成效。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让美术“转型期”的学生不再“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