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欣赏绘画

时间:2022-09-02 06:53:41

教孩子欣赏绘画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横观现代国内外教育,没有不重视美育,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素质培养的。而美术欣赏教育正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引导孩子欣赏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孩子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孩子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

美术欣赏涉及到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觉,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作品背后还必须涉猎到人类文明的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指导,并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孩子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

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孩子所理解、欣赏和接受。有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抽象作品所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直觉感受和把握、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性方面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很多时候是绝大多数成人,甚至包括实验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所不及的。

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抽象作品本身的特点看,抽象作品主要是以点、线、面、构成、形、色等形式因素间接地传达意义的,而人对这些形式因素的感知和把握中具有很多的先天因素。如人天生具有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因素的生理基础,及对某种色彩和形的敏感和偏好等。欣赏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有时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种直觉相一致,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

第二,从孩子的认识特点看,虽然在面对抽象作品时孩子的确有容易被作品中具体的、为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吸引的倾向,但这并不如某些理论所说的那样,能说明孩子是更偏爱写实作品的,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材料,他们对抽象作品的兴趣会随之提高。由于孩子缺少必要的知识背景,而且也较缺乏深入观察事物的能力,对抽象作品他们往往是找到其中自己熟知的事物后就万事大吉了。正因为孩子的知识经验少,思维框框也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更容易与这些作品达到默契和相通。这就是说,对于抽象作品,因为孩子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坏或损害得较少,他们的起点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象性的作品

对具象性作品的欣赏大多是需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但适合幼儿欣赏的具象性作品又应该是孩子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把握的。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孩子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其实即使对美术史的专门研究人员来说,彻底了解创作者的原意也是困难的)。因为孩子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知识背景的经验的限制。不过孩子在欣赏了抽象画后,在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正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

教学实践证明,对米勒的《拾穗者》、莱顿的《缠线》、米莱的《盲女》等一些作品,孩子是很有兴趣,也是完全可以欣赏的。这些作品都描绘了有一定背景和情节的动态人物,一方面孩子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神态和身体动作来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及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等方面来感受作品的意韵。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孩子变得对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对人物命运的体察更加细致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了。同时,对有关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意义的讨论和介绍,也使孩子扩充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并有利于他们形成一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有益思维模式。

3、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作品

在分别欣赏了抽象和具象的作品之后,还可以考虑为孩子提供一些处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作品。乃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组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自成一统的绘画大师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姑娘》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这些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或者形态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孩子在前两部分的欣赏中所获得的经验,将会在这部分内容的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和受到检查。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作品的思想不论是抽象、具象还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学龄前宝宝的美术欣赏教育

一般来说,一次完整的美术欣赏体验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整体感觉,自由地淡论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孩子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孩子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孩子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孩子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

如家长引导孩子欣赏某幅作品时,孩子可能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呼,或者大声叫着“真漂亮!”这是因为孩子在第一时间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这是未被大人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孩子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家长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孩子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妨碍孩子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

孩子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往往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家长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孩子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2、要索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

孩子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这一步可以以家长“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孩子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孩子认真观察,自由表达。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从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

比如欣赏《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孩子会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孩子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孩子欣赏能力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

如果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孩子还会提到他看到了“线条”,红、黄,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图形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过程中家长要着意引导孩子把握的。

在识别了点、线、面、构成、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这些要素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含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孩子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如在欣赏《哈里昆狂欢节》时,孩子可能不仅会谈到小提琴正发出美妙的声音,梯子上有个耳朵,还会谈到梯子上的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当谈到画面中用的最多的颜色是红色时,孩子的感受是感觉很暖和,很高兴,自己也想像小动物们一样跳舞。

考虑到低幼儿童的年龄特点,每次的欣赏体验都要与相应的操作相结合,使整个过程有静有动,有视觉体验也有操作经验。这样,欣赏带动了创作,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上一篇:进食障碍和饮食失调 下一篇:斑斓色彩 缤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