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国

时间:2022-09-02 06:50:52

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国

摘要: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长期以来中国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与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人口流动程度小,为特点的乡土社会。这种社会的形态一直持续了几千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人口流动程度,从规模或速度上看都是空前的,中国在人口快速流动中崛起。

关键词:乡土社会 封闭 人口流动 转变 崛起

一、中国特色乡土社会的形成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国,中华民族以农业为主业,是个农耕民族。农民是社会的主体,绝大多数人住在乡下,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是个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村落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人们长期生活在自己村落及周边区域内,有固定的生活圈。与外界保持一定程度的隔离,里面的人很少出去,外面的人也很少进来。由于人口流动程度小,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是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个时间凝固了的社会;是个停滞社会。

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古代农民,赖以生存的粮食、棉花等必需品,直接取之于土地,人与土地是密不可分的。农民失去土地不仅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失去了尊严,沦为奴仆或佃户,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中国农民十分珍惜自己的土地,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就是得到更多的土地。然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种在地里的庄稼也是不会移动的,决定了农民在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这个生产周期内是不能随意离开的。古代中国男耕女织,人们生活必需品,除盐、铁等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圈内得到满足,实现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人们没有离开自己家的必要。长此以往,人们便在自家居住的房屋四周盖起院墙;在自家生活的城市和国家周围修起城墙,筑起长城。用这些有形无形的墙,把自己的家,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国家层层包裹起来。这样不让外人来破坏自己和谐生活;同时自己也不愿意走出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通常情况下,不是无法避免的天灾人祸或难以摆脱的困境,是很少离乡背井,投奔它乡的。

“家和万事兴”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格言,千百年来,“孝、悌、忠、信”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很多家庭无论儿女是否成年都要和长辈住在一起,把分家看成是一件十分丢脸面的事情,常常把“儿孙满堂”,“几世同堂”作为幸福家庭的标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辖最基层到县一级,一般讲“七品芝麻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最小的官,县以下是不设官职的。乡村两级繁重的社会管理责任,都是由望族士绅来担任的。这里把家庭管理和社会管理融为一体,家庭承担着社会管理职能,将国和家合二为一,称之为“国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家的份量重千斤,离开了家就丧失了一切,因此家是不能轻易离开的。

二、中国乡土社会的转型

中国乡土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转型也有一个痛苦复杂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退到台湾这百年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清王朝和中华民国政府始终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现有效地社会管理。战乱加之饥荒、瘟疫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中国乡土社会由盛转衰的一个时期。中国乡土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而转变最快,发展最好是从改革开放以后。

(一)、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大批农民离开祖辈生活居住的地方外出谋生,他们能够走出家门,除了城市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需要大批的劳动者外,还有以下原因:

1、随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牛耕人拉,传统的劳作方式。各种农业先进技术的使用,农业劳动强度减弱,劳动力要求减少,使很大一批农民能够离开土地。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很大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近年来,全国各地基础建设项目猛增,大量的农田被征用,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发展惊人。中国每年有多少农田被合法非法占用,不得而知,只见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

3、随着我国连续多年的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世粮组织划定的温饱线。百姓不再为吃不饱而发愁了,加之种粮成本的提高等原因,很多农民不种粮,使大批农田闲置。许多农村种田的只剩老人和妇女,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

(二)、国家人口管理政策的改变,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的户籍制度,把户籍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种,实行二元化管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户口对每个公民非常重要,特别是城市居民,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就可以得到“粮票”“布票”“油票”等可以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的证券。没有非农业户口,就不可能在城市里生活。那时人们出行必须同时持有单位介绍信、粮票和人民币,三者缺一不可。全国各地来北京的人,必须带省一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进京介绍信和全国粮票,食宿才有保障。有农民遇到灾荒,外出讨饭,必须携带一张公社以上级别机关出具的介绍信,否则有可能被当做“氓流”遣返回乡。

改革开放以来,先是各种生活物资取消配给制,布票、粮票等证劵停止使用。接着实行了居民身份证制度,人们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四处行走,不受限制,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也可以到城里生活。现在有些省市已经取消农业户和非农业户区别,同等对待,自由迁出。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解决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工作,子女上学等方面存在困难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人口的流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新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1、家庭观念和结构的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家庭有六七个孩子是平常事,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一是提倡晚婚,二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当前农村家庭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负担减轻。2006年国家废止了征收农业税,结束了农民上缴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现在农民种粮不仅不纳税,国家还给相应的种粮补贴,给六十岁以上的农民发放生活补贴,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二是农村抚养孩子的成本上升。现在农村的孩子尽管和城里的有差别,但许多农村孩子也是喝牛奶,吃巧克力,穿名牌,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费用的支出,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肯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现在农村青年,不愿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生育孩子身上,对家庭的依赖远不如他们的父辈看的那么重,他们想的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的幸福。

2、教育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绝大多数青少年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当前社会不识字的人越来越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每年的高考成为了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年参加高考的人在千万左右,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有600多万。庞大的教育市场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名牌学校在中国争夺生源。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很多家庭加入移动的行列。一般学校向好学校移动,农村的往城市里移动,小城市往大城市移动,国内向国外移动,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三、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前景

有人认为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人口住在农村还是属于乡土社会,中国还处在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转变最明显的是人口流动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面积之广前所未有。近年来究竟有多少中国人离开故土,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是个难以统计的数字。深圳、珠海,三十年前还是名不经传的小渔村,现在是有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来自外地。有统计资料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非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达三分之一以上。不仅这些大城市,全国各地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到偏远的边城小镇,人口都在快速增长。这流动的人潮,还流出国门、流向海外。近三十年,众多的中国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走向世界各地。

184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英国,是世界第大二经济体。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国远远的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2011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中国C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流动的中国将走出乡土社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乡土中国》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2] 《选集》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南怀瑾 《南怀瑾选集》 第一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高度决定视野 梦想成就未来 下一篇:聚焦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