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仍须等待

时间:2022-09-02 06:32:59

贝克特是永久的榜样,他毫不退缩地探索了人类经验最黑暗、最荒芜的角落。公正地说,他看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脸,却没有变成石头

一条乡间小路、一棵枯树,无奈的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最终没有等到戈多,世界却在不经意间迎来了他的作者、荒诞派戏剧家、爱尔兰裔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百年诞辰。2006年,在他的故乡爱尔兰,戏剧大师瘦峻的面孔和高耸的灰发被印在旗帜上,高高飘扬在都柏林的大街小巷。世界其他国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热热闹闹地纪念这位生前落寞的艺术家。当然,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邂逅”贝克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已故英美文学专家施咸荣先生翻译了《等待戈多》及《啊,美好的日子》,把西方荒诞派戏剧介绍到中国,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戏剧界,在北京、上海,中国的先锋戏剧开启了发轫期。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导演们都曾排演《等待戈多》。有的是因为要尝试挑战不同的剧种,有的是因为他们也曾有过同样的迷惘。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实验色彩浓郁的《绝对信号》而蜚声戏剧舞台的著名导演林兆华,10多年后将契诃夫的《三姊妹》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嫁接成一部话剧,创作出新的《三姊妹・等待戈多》,虽然在票房上血本无归,但年逾花甲的林兆华以颠覆传统、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赢得了专家与戏剧爱好者的喝彩。

从中央戏剧学院走出的中国先锋戏剧代表人物之一导演孟京辉,就是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开始自己的先锋戏剧生涯的。1990年,还在读书的孟京辉、胡军、郭涛和一群志同道合者拿着四处凑来的1000元经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自己的戏剧梦中。“不华丽,不绚烂,残酷,诗意,幽默,还有暴力,包括语言的暴力和暴力本身的暴力。”孟京辉以如上的词语概括他的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等待戈多》只能算一出校园戏剧,但是却轰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成就了后来中国实验戏剧一大先锋阵营。

今年4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办了“萨缪尔・贝克特戏剧节”,重新演绎这位大师的经典剧作。被称为最“原汁原味”、来自贝克特故乡爱尔兰都柏林的“门”剧院在上海献演原版的《等待戈多》。来自台北当代传奇剧场的传奇版取贝克特广为人知的作品精髓与传统的京剧形式,演化成实验京剧《等待戈多》(又名《等待果陀》)。贝克特本人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存在主义名剧《终局》也首次被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

与此同时,湖南文艺出版社向法国午夜出版社购买了《贝克特选集》的版权,出版了共5卷125万字的贝克特作品,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这也是中国首次出版贝克特的作品选集。

作为今年一系列纪念活动的收官之作,12月11日晚,在北京东城区一条铺着青砖路、两侧挂满红灯笼的胡同尽头,一贯坚持现实主义教学的中国戏剧高等学府里上演了一场荒诞派戏剧的饕餮大餐。贝克特的五部短剧首次被来自爱尔兰的戏剧研究学者莎拉・简带来的贝克特工作坊译成中文搬上舞台。《无言剧Ⅲ》(Action without wordsⅢ)、《大灾难》(catastrophe)、《来来回回》(come and go)、《什么哪里》(what where)在中央戏剧学院学生们的演绎下,这位荒诞派大师的作品在东方国度的文化里又一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无人性的凝视”

从上世纪20年代起,贝克特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小说,也发表文学评论。两次世界大战,让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现实世界中一幅幅令人绝望的画面。“在贝克特笔下,人只剩下裸的生存”(荒诞派戏剧专家张容语)。他的小说被西方评论家认为是一种反传统小说,而他的戏剧被称为“彻底反戏剧”的创作。贝克特自己也说:“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

对此,在今年引进的中文版《贝克特肖像》一书中这样说道:“多则少、少则精”是贝克特奉行的最重要的导演原则之一。一个最不起眼的动作所能产生的效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要有力得多。凝固的戏剧场面(frozen tableux)和凝固的姿势(frozen position)在贝克特的戏剧中五花八门,有了这些凝固的画面,观众们好比有了欣赏画中图景的时间。

“门”剧团的导演阿斯玛斯今年来华演出时说:“萨缪尔一生都在尝试把繁冗和多余的筛去,只保留最重要的部分。我排这出戏,也一直注意着尽可能的简约,不去模式化,而是直抵核心。”

阿斯玛斯认为,他的挚友、被认为是“最简主义者”的贝克特是对西方20世纪文学产生深刻影响、有特殊地位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在表达现代人的无奈、渺茫、对自己生活状态不确定、不明白,表达现代社会的荒诞和不理性。表达类似经验的作家如卡夫卡、加缪、萨特等人,他们的作品还是逻辑化,有故事有理性的,贝克特则完全用一种荒诞的非逻辑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这种荒诞感,可以说是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他的作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时时清醒,人在迷茫错乱的时候会对他的作品产生同感。”阿斯玛斯说。

“为什么纪念贝克特”

一直从事话剧导演教学工作的中戏导演系老师苏宇说,他最初研究贝克特的动机是为了弥补我国戏剧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人的审美是一直在变化的。”苏宇说。作为导演系的教师,他一直关注着荒诞派戏剧在中国的发展。戏剧的命题是互通的。“犀利、直接、凝练、残酷――贝克特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人类共有的、永恒的主题。作为荒诞派戏剧的掌门人之一,贝克特的戏剧有其特定模式,形式感、控制力都非常出色。随着对荒诞派作品认识的逐步深入,一贯接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中国观众,从《等待戈多》开始感受到了荒诞派戏剧不落窠臼的反传统倾向。”

长期从事贝克特及其作品研究的爱尔兰戏剧研究学者莎拉・简今年带着她的贝克特工作坊已经去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希腊和德国,中国是其此行的最后一站。在中国停留了两个星期,这位致力于研究并推广贝克特作品的艺术家发现,早已为爱尔兰人熟知的贝克特作品在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背景下被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

“没有人能超越文化来理解戏剧,”曾在英国从事莎士比亚话剧研究的中戏博士王洋说。他导演和表演了世界上主要戏剧流派的许多作品后,发现中国文化在亚洲或东方文化中的确具有优越性。因为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更易于融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中国文化也具有广泛性,在其他文化模式中都易于找到共同点,因此对于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很有帮助。

导演了《大灾难》的姜威是第一次接触贝克特的作品,这个大学三年级的男生这样理解他的作品:与贝克特其他作品相比,这部完成于二战结束后的作品更偏重于现实主义。贝克特着力表现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而这一主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

这一风格在12月11日晚“收官之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叫做“黑匣子”的小剧场里,黑色的地板,黑色的背景,的钢筋上布满表演所需的光源一甚至没有舞台,剧场空气中弥漫着的史前荒蛮的气味。演员们的服装道具也简洁到极致一黑、白两色便概括了一切。

瘦骨嶙峋的被压迫者着上身和双脚,低垂着头,双手祈祷般紧握在胸口,整个舞台寂静、漆黑一片,唯有头顶一束灯光渐渐暗去……

在这幕戏开始之前,每位观众都收到一本中文版贝克特百年诞辰纪念册,在暗红色封面上,大师只留给后人黑白的背影。在扉页上写着:贝克特是永久的榜样,他毫不退缩地探索了人类经验最黑暗、最荒芜的角落。公正地说,他看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脸,却没有变成石头。

上一篇:洪战辉:不要把我钉在苦难的十字架上 下一篇:自信地走向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