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分析

时间:2022-09-02 04:47:09

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对住院期间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相关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47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接受过相关妇产科手术,其中有18例剖宫产,12例人工流产,7例宫外孕,还有6例其他妇产科手术。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是来源于手术中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强预防,在手术过程中规范操作,在发现病情后及时进行治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分析;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5-02

子宫内膜异位大多在壮年的育龄妇女中发生,它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体之外的地方生长,一般在盆腔、卵巢、宫颈、腹膜和腹壁处发现的较多[1]。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妇产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患病后会引起患者有周期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育龄妇女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7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2―49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体重45kg―77kg,所有女性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药物过敏史,个体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有明显的腹痛感受,在月经前1―2天疼痛严重,在月经后3-7天会缓解并恢复正常。通过对这47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方法

对这4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种类和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病症的规律。

2 结果

经过对这4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类型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与手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机理在于在患者接受手术后,把部分子宫内膜组织带到了手术切口处,这些组织在这里进行继续的繁殖生长,因此形成了肿块,使患者产生周期性的疼痛感。虽然目前的手术治疗已经趋向于规范化,但是仍然会不可避免发生少量的子宫内膜组织粘附在切口处,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这项疾病要进行控制和预防,必须在手术过程中更加严格按照规则去做,避免在使用器械和纱布时将子宫内膜组织粘附伤口上,在缝合伤口前要用生理盐水将子宫内膜组织冲洗掉[2]。

在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当前主要的质量方法有手术和药物两种。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而且药物的安全性较高,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许多患者首选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的治愈率不高,而且治疗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复发率较高。从临床资料来看,形成的肿块一般较硬,手术方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术方法的治愈率是100%,治疗效果比药物明显要好,复发率为零,因此目前在治疗此项病症的首选是手术法[3]。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与手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患者发现切口有肿块而且有周期性疼痛时,要及时进行检查,确诊后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力求一次去除病根,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赵卫群.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J].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 45.

[2] 郎景和 .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4(3) :129-130.

[3] 赵学英,郎景和,冷金花,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 97-100

上一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探索 下一篇:非预期性生成呼唤教师的智慧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