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留守学生什么样的爱?

时间:2022-09-02 02:46:05

应给留守学生什么样的爱?

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感情最为深厚。回顾往昔,那一个个灵动的面孔依然在眼前浮现。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如今的留守学生教育却越来越难以想象。我曾经在一所农村学校任教,其中住校学生有七百多名,七百多名住校学生中间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个班级中的学习成绩都不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一百多名住校学生中间,有八十多名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即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周末回家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他们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很差,但他们却是最需要关爱的一个群体。那么,该给他们什么样的爱呢?

给留守学生“严慈相济”的爱

班主任需要给学生爱,但班主任给学生的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是既有父爱的深沉、庄严、厚重,又有母爱的纯真、热烈、慈祥。“严”要做到严而有“格”,留守学生既然是学校的一员,就要按照学校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他们,切不可另起炉灶、擅自更改;严还要做到严而有“度”,班主任要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恰当处理留守学生身上暴露出的问题,不侮辱人格、侵犯身体;严还要做到严而有“恒”,初中阶段留守学生的教育需要三年,因此要求班主任要持之以恒,不懈怠,不放弃;严还要做到严而有“方”,班主任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刚柔并用,寓刚于柔。“慈”要求班主任在态度上和蔼可亲、友善严肃,行动上关怀帮助、积极引导。严中有慈、严慈相济,方能让学生感受到爱之深沉,爱之恳切。

给留守学生“客观公正”的爱

班主任给学生的爱,不是个人情感,不是偏爱,而是泛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正、无私的爱。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应当是班主任面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标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不少留守学生在升入初中上学前就经历到许多不公平的遭遇,导致他们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既自卑又敏感,喜坦诚又好猜忌,渴望平等又厌烦权威,心理变化与行为方式常常出人意料。心理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可能整齐划一。留守学生的日常行为让我们看到,学生的个性心理乃至容貌、气质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按自我喜好和个人好恶而对待学生,而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厚此薄彼会让我们失去信誉,徇私偏向会让我们难以服众,一碗水端平才能让教育的坚冰有融化的可能。

给留守学生“尊重信任”的爱

尊重,要求我们平等相待,要求我们承认个体差异,要求我们正视学生的差错。信任,就是推心置腹,就是以诚相待,就是相互信赖。留守学生因种种原因习惯较差,成绩不好,心理自卑,信心不足,但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也有积极向上的念头,也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也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班主任要敞开胸怀,坦诚接纳,不该冷眼旁观,不能作壁上观,要主动走进留守学生的内心,做他们的心灵贴士和知心朋友。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利用课间闲暇多和学生交流,无论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还是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都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信任和理解,让学生把班主任当作推心置腹的“自家人”、当作无话不说的“贴心人”。当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尊重和信任时,他们内心就会涌起自豪和喜悦、感动与憧憬,时日渐长,教育效果自不待言。

给留守学生“欣赏赞美”的爱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在教育大家的眼里,没有所谓的“坏孩子”。留守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受到的批评多,赞美少;受到的指责多,欣赏少。在校园内家庭中,自我存在的价值无法得到应有的承认和体现,因此他们郁闷多,快乐少;苦相多,笑脸少。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会欣赏,不吝赞美。哪怕小小的进步也要向他们说一声“真棒”,哪怕微妙的变化也该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哪怕细微的突破也应予他们一个真诚的赞美。学会欣赏学生,发现学生身上连其父母都不曾发现的闪光点,通过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自信、健康成长。学会欣赏学生,立足眼前、着眼未来,以无比快乐的心理去审视学生、赞美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用真诚与热情帮助他们拾起信心、重塑自我。

给留守学生“包容等待”的爱

爱,要容忍缺点;爱,要发现美丽。有教育大家说过:“教师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长期以来,留守学生的求学动机不强,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在学校内经常是各科老师批评教育的对象。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也充满着波折和反复,教育效果不明显。为此,班主任就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关怀他们,以科学的方法和温和的态度去引导他们,以持之以恒地耐心和春风化雨的柔情去感化他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宽容,要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给足他们“绽放”的时间。花是经过岁月的洗礼,风雨的冲刷才绽放的;钢是经过铁锤的锻造,铁水的淬炼才成型的;留守学生必要经过老师的包容,默默的等待,才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给留守学生更多的爱,我们才能让他们沐浴到更多的教育力量,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最终唤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对梦想的渴望。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学)

上一篇: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 下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无效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