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金拉措到拉姆拉措 穿行在湖光山色之间

时间:2022-09-02 02:35:37

徒步过程中,除了饱览壮阔的美景之外,最大的惊喜就是与一些野生动物的不期而遇。它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成为高原上最自然的原生态风光。

外面下起鹅毛大雪,天、地、山都连成白茫茫一片,临近傍晚才停歇。阵雪过后,蓝蓝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纯净,思金拉措的湖水泛起粼粼波光,如此迷人。

在欧罗拉山谷前行,偶然抬头一看,远处一群藏羚羊正在雪原中漫步,后面还有几只白臀鹿,能与这些高原上的精灵偶遇,无疑是一大惊喜。

帕拉松多是个三岔口地形,有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河边有些马群在懒散地吃草,肥肥的喜马拉雅旱獭趴在山坡上晒太阳,那悠闲劲儿让我们也放下背包……

2014年9月中旬,我受驴友所托,为国庆徒步计划制定线路。当我打开地图,看到拉萨的思金拉措与山南的拉姆拉措这两个湖泊的时候,突发奇想地在两湖之间挥了一笔――于是,一条超乎想象的穿越路线就此诞生。

参与此次穿越的成员共3人:追求轻量化的姑娘“排骨汤”、资深驴友“远山”,还有我这名“小菜驴”。此次穿越计划用时7天,全程约90公里,途经墨竹工卡县、桑日县、加查县,翻越4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垭口,最高达海拔5365米。这条线虽然不太出名,前往徒步的人也不多,沿途却有着别样的风景。出发前,我看着谷歌地球上的一个个白色山头,心情有些豪迈,也有一丝胆怯,因为我明白这些山头的魅力与危险并存。但既已决定出发,就不会再犹豫,我相信最好的风景总在路上。 在思金拉措周边地区,秋季的青藏高原色调已渐渐浓烈,黄色的草甸、嫣红的灌木,在远处的雪山和湛蓝的天空映衬下,再加上一汪碧水,那无比纯净而

灵动的美景,令人留恋不已。 1. 拉萨墨竹工卡县思金拉措

正在吃喝,突然一声惊呼:“火!火!烧起来了!”我仔细一看,帐篷底部一团小火苗烧得正旺,中间已经出现一个两指大小的洞……

9月30日下午,穿越小队3人在拉萨大昭寺会合。次日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墨竹工卡县,包车前往徒步起点。出县城后,汽车沿着318国道蜿蜒盘旋,我看着码表上显示的海拔数字不断提升:3600,4000,4500……车窗外,秋季的高原色调已渐渐浓烈,草甸黄透了,灌木正嫣红,一群群牛羊在路上悠闲地前进,见到来车靠近,才不紧不慢地左右散开――这样的乡野味道,让人感觉熟悉而温暖。

12点20分,我们抵达预定的徒步起点,此时海拔4762米。一条山谷出现在面前,谷底一半草甸一半乱石,一条简陋公路顺着谷底蜿蜒而去,公路尽头是海拔4972米的垭口,翻过这个垭口,就是我们当天的扎营地――“财神湖”思金拉措。检查好装备后,我们抄起登山杖,开始顺着山谷前行。远远望去,两侧雄伟的青色山体都顶着皑皑白雪,犹如一幅泼墨画,恣意不羁却又挥洒自然。草甸上坐落着许多冰川时代留下的乱石堆,极不规则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原始而粗犷的风格,其间零散地生长着一些龙胆花,这个季节正当花期,这些顽强的小花,让高原上以枯黄为主色调的秋季,多了一抹新鲜的亮蓝色。

14点50分,我们登上垭口,行不多远,便走到思金拉措湖边。我们搭好帐篷,立即开始张罗午餐,我们拿出牛肉、金针菇、藕片、小白菜、土豆丝,加上一小瓶二锅头,3个人挤在帐篷里吃喝得不亦乐乎。

突然排骨汤一声惊呼,蹭地一下子就钻出了帐篷,胳膊撞到我手臂,害得我差点把手里的饭盆扣在自己脸上。正埋怨着,就闻到一股焦味,也听清了排骨汤的惊呼:“火!火!烧起来了!”我仔细一看,帐篷底部一团小火苗烧得正旺,中间已经出现一个两指大小的洞,赶紧挥起手套几下把火灭掉了。排骨汤从湖里舀来了一大碗水,看架势要准备泼进来,我赶紧跳出去阻止了她。远山也钻出帐篷,我们面面相觑了几眼,哈哈大笑起来。小小的惊险之后,我们确认再无隐患,又继续吃喝。

正在吃喝之间,外面下起了小雪,很快就变成鹅毛大雪,天、地、山都连成白茫茫一片,临近傍晚才停歇。阵雪过后,蓝蓝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纯净,思金拉措的湖水泛起粼粼波光,这一刻的美景如此迷人――如果以湖边的玛尼堆作前景,巍峨的雪山作远景,白蓝色调打底作一幅画,恐怕就连莫奈、梵高也无法完美地办到……

我们不断地拍照,时间也在快速溜走,过了20点,阴云又一次遮住天空,大雪也重新飘落下来,我们只得各自瑟缩地钻入帐篷,裹紧睡袋,进入梦乡。

思金拉措,被当地群众认为是“财主百龙之王”居住的神湖。这座湖泊位于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东南边,距川藏公路约6 公里,海拔4500 米, 地形犹如

聚宝盘,四周群峰簇拥。左页图为湖畔夕照美景,右页图为清晨湖景,以及湖边的玛尼堆。 2. 思金拉措思金垭口真措村

山谷里有一条连绵的小溪,串起了3个小湖,几头牦牛在湖边悠闲地吃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里,好一幅和谐的高原乡野画面!

10月2日早上7点30分,我从睡梦中醒来,感觉有些冷飕飕的,睁眼一看,帐篷内部都已经挂上寒霜了。走出帐篷,发现积雪已经堆积了大概10厘米厚,帐篷外面也铺上了一层白雪。我在雪地上小跑着热热身子,看到有一些人从垭口翻过来,默默地在玛尼堆前的香炉里燃起桑烟,献上经幡,就转湖朝圣去了。

大家起床,早饭后休整一番,约11点背对着思金拉措湖出发。从湖边到下一个垭口全是上坡路,离思湖越远,海拔越高,湖光山色也就越壮阔。

大约1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海拔5020米的垭口,并在这里与思金拉措湖道别。翻过垭口,道路变得更难走,天气也骤然变化,一阵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把毫无准备的我们都打懵了。冰粒打在身上,又掉到地上,噼里啪啦地跳来跳去,让人狼狈不堪。我四周张望,发现左前方山崖下有一个可以藏身的洞穴,急忙招呼大家奔了过去躲起来。

但是,就在距离洞穴还有10米远,我突然看见前面的排骨汤身子一歪,一下子就朝着山坡下方滑去,我连忙扔下手杖,几步冲过去抓过了她的衣领。由于身上的背包重达20多公斤,排骨汤此时又无处借力,眼看着两人都将一起滑下去,而斜坡尽头就是一道五六米高的山崖。远山果断地对着排骨汤喊:松开背包!排骨汤闻言立即双手向后,让背带从肩膀上滑落,背包顺着陡坡滚了下去,我趁机用力把她拉了起来。经过检查,我们都没有受伤,虽然背包滚下去了,但还可以下去捡回来。

冰雹来得快,去得也快,大约20分钟就停了,雾霾渐渐散去,天空很快又一片蔚蓝。我站在山崖前远眺,发现垭口下的山谷里有一条连绵的小溪,串起了3个小湖,几头牦牛在湖边悠闲地吃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里,好一幅和谐的高原乡野画面!

最后一段下坡路,我们提高了警惕,顺利地走到了山谷里,找回了排骨汤的背包。原地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沿着小溪前进,与3个小湖擦身而过,再往前,发现小溪陡然坠入深谷,两边的坡度骤然加大,我们艰难地从斜面上横穿而过,一路上战战兢兢,有些路段稍有不慎便会滑坠下去,因此有时候不得不绕出一个大圈子才能继续前行。

我一路盯着GPS,眼看离既定轨迹越来越远,心中有些懊悔,早知道就选择走溪流的对岸了,那边相对平坦得多,当好不容易翻过一个陡坡后,我们已经偏离了预定线路超过2公里。为了赶时间,我打算找个地方横渡小溪,无奈从各个山头汇聚下来的水流非常湍急,河道中乱石密布,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一路沿岸前进。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了几个小时,终于在15点30分到达一座横跨山谷的公路大桥桥头,回到了预期线路上。

我紧绷的心弦刚刚放松了下来,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远山头晕脑胀,四肢无力,实在无法继续走下去了,看来是体力严重透支。我们来到桥头的警务站寻求帮助,决定让远山脱离队伍,搭乘警车返回拉萨。

送走了远山,我和排骨汤不敢多停留,继续往东前进,决定在天黑之前抵达下一站――真措村。急急忙忙地赶了6公里,20点10分,在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前,我们在村旁的草甸上扎下营地。 3. 真措村欧罗拉山口河谷草甸

在距离我们10米的树丛中,跳出3只白臀鹿来。其中一只与我们对望了几分钟,好像在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10月3日,我睡到8点半才醒来,神清气爽地走出帐篷,这天天气晴朗,温暖的阳光更让我心情大好。放眼望去,牦牛早早就起来吃草了,潺潺的小溪在白雪世界里划出一道黑色的弧迹,远处的卷层云跨过山顶纵贯半空,一切都是如此的洒脱和随意。

这是计划中徒步强度最大的一天,要翻越海拔5346米的欧罗拉山口,而出发营地为4700米,垂直海拔上升达600多米。9点30分出发,沿途遇到几家民居,我向热情的乡民讨了壶热水,继续向着欧罗拉山谷前行。不久,我就听到排骨汤在喊:“快看,前面!”抬头一看,远处一群藏羚羊正在雪原中漫步,后面还有几只白臀鹿,能与这些高原上的精灵偶遇,无疑是一大惊喜,遗憾的是我没带长焦镜头,没能记录它们的优美姿态。

到了河谷尽头,就开始向上攀登。长长的陡坡路上铺满碎石,一步一滑,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手脚并用才艰难地“爬”完这一段,看到了垭口中央的玛尼堆。

从垭口下行,在山谷中穿梭。但还没下完坡,天色忽然又变得阴沉起来,眼看离预期的营地还很远,横亘在面前的河上又没有桥,我们便毅然决定涉水而过。这条小河并不深,但流速较快,登山杖插在水中都会被冲得有些晃动,我走在前面探路,一条绳子拴在我的背带上,另一端在排骨汤手中抓着,在溯溪鞋和防水袜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安全通过。

刚上岸,又迎来一阵惊喜。排骨汤指着我的左边叫嚷着:“快看,快看!”我抬头,心脏差点跳出来――在距离我们10米的树丛中,跳出3只白臀鹿,优雅地向着右侧的山脊慢跑,其中一只还停了下来,回头用警惕的目光与我们对峙了几分钟,它迟疑了一下,又转身追着同伴的身影去了。这是我与白臀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想,或许那只白臀鹿和我们一样,都在用彼此都听不懂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时间到了18点,眼看已经不可能赶到预定营地,于是我们决定就地扎营,第二天再前往帕拉松多。我们最终选定了一处宽敞的河谷草甸,各自搭好帐篷,然后慢慢煮面、煮牛肉,看日落金山,吃饱喝足之后,就呆呆地躺着仰望璀璨的星空,享受这难得的休憩。等到20点30分,天地间归于黑暗,我们也带着轻松的心情,早早睡下了。 4. 河谷草甸帕拉松多阿香贡拉山口拉姆拉措

天蓝湖也蓝,霞红湖亦红,当天色逐渐变暗,星月挂上天穹的时候,一汪碧蓝的湖水,倒映出美丽的星空,轻揉出一场浮动而又清净的梦幻。

10月4日清晨,我早早醒来,发现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灿烂的阳光下,红嘴山鸦肆无忌惮地在帐篷四周啄食,吃饱了“呱呱”叫着飞向山林。早饭后,收拾完毕,我们于10点准时出发,12点到达前一日的预订营地帕拉松多。此处是个三岔口地形,有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河边有些马群在懒散地吃草,肥肥的喜马拉雅旱獭趴在山坡上晒太阳,那悠闲劲儿让我们也放下背包,席地而坐,吃起了干粮。休息了一阵之后,我们从东南岔的山谷溯溪而上,走向另一个5000多米的垭口――阿香贡拉。

这座山谷两边,都是些奇形怪状的石峰,没有一丝绿意,尽显嶙峋的本色,并无惊艳的感觉,好在这一段路还算平坦,我们走得比较轻松,提前到了预期营地,为第五天翻越阿香贡拉山口的行动积攒了信心。傍晚时分,我们一边看着日照金山,一边舒服地享用鱼丝面、米饭、回锅肉、牛肉的组合套餐,就各自钻进睡袋。

10月5日,我们10点出发,14点20分登上了海拔5293米的阿香贡拉山口,短暂拍照留念后,就踩着积雪下山。放眼望去,四周雪山环抱,山间漂浮着大片棉花糖般的云彩,沉浸在如此壮观的自然美景中,我们的脚步也轻快起来。

下到山谷,我看见了一条汽车可以行驶的土路,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非常接近拉姆拉措了。看看时间尚早,我跟排骨汤互相鼓励了一番,决定一口气赶到拉姆拉措,当晚就在湖边扎营。赶了大概90分钟,终于过了检查口,再走过一座石子桥,拉姆拉错就出现在眼前。我们迫不及待地扎完帐篷,就急切地踏上了转湖的小路。

湖水微澜,石路坎坷,天空偶传来几声鸦鸣,我在湖里没看到“前世今生”,只看到荡漾的山影、云影。天蓝湖也蓝,霞红湖亦红,当天色逐渐变暗,星月挂上天穹的时候,碧蓝的湖水倒映出美丽的星空,轻揉出一场浮动而又清净的梦幻。我们就枕着宁静的湖光山色,酣然入睡。 5. 拉姆拉措拉姆拉措山口加查拉萨

我不经意地一回头,就看到了最壮观的美景:马鞍形左右对称的雪山,整体倒映在湖面,山体与倒影恍若一体,勾勒出一个美丽无比的蝴蝶轮廓。

10月6日一早醒来,钻出帐篷,发现帐篷上依然挂着霜,草甸上的冰晶也在闪闪发亮。准备早餐的时候,我不经意地一回头,就看到了最壮观的美景:马鞍形左右对称的雪山,整体倒映在湖面,山体与倒影恍若一体,勾勒出一个美丽无比的蝴蝶轮廓。一阵微风拂过湖面,这只巨大的蝴蝶仿佛活了过来,它的翅膀轻轻扇动,想要飞向远方……

吃完早餐,我们走向雪山,进行最后一次攀登,目标是海拔5365米的拉姆拉措山口,这也是此行坡度最大的一段,几乎全程呈45度角上升。陡峭的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或是滑下去,阳光照射在雪面上,强烈的反射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甚至皮肤都有一种灼热的刺痛。我们几乎是五步一歇,艰难地攀登了几个小时,于14点30分才登上垭口。

垭口上经幡飞扬,积雪飞舞,回首望去,拉姆拉措湖的蓝色调暗淡了不少。休息了一阵,就顺着旅行步道下山,抵达山下柏油路的时候,喜悦充斥了全身心,手机也有信号了,我赶紧向家人和朋友报了平安。这时候,几辆自驾的车在我们旁边停了下来,热情地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考虑到体力已严重透支,我们接受了邀请,搭他们的车去加查,此次徒步行程也就此结束了。傍晚,车入加查,谢别热心的旅人后,从拉萨坐车过来的远山再次跟我们汇合。

10月7日早上9点,我和排骨汤一起,从加查出发,经泽当回到拉萨,而远山则坚持要去看一眼拉姆拉错。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到达时已是17点,夕阳的昏黄色光芒照着这座城市,熟悉的街道带给我不变的温暖。我曾悄悄离开了几天,又静静地回来了,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我把一路的美景全装进了心里。

上一篇:给渭河立传 中国 “旱腰带”上的史诗 下一篇:10个轻生活秘笈给生活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