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引领煤化工产业崛起

时间:2022-09-02 01:48:59

抢抓机遇 引领煤化工产业崛起

2008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条煤基合成油生产线用煤生产的第一桶油在长治出油。标志着我国在煤变油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一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家政策总体上仍支持煤化工发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推进,以及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用煤生产的第一桶油于2008年12月22日在长治出油,这也是我国第一条煤基合成油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煤变油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煤化工产业是长治市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长治在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发展中积极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特色发展主线,重点培育了三大循环产业链。

以煤气化为方向,延伸煤-气-化(合成氨、煤制化肥)产业产品链。依托全国煤化工企业天脊集团,在年产硝酸磷钾100万吨、硝铵20万吨、苯胺13万吨的基础上,引进创新煤气化综合利用技术,抓好60万吨煤制甲醇、苯胺扩建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等项目,建设循环型的煤化工企业集团。

以煤液化为方向,打造煤-煤基合成油(柴油、石脑油、混合醇燃料)产业产品链。依托全国工业企业500强潞安集团,应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自主研发的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技术,在搞好屯留煤矿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年产16万吨的煤基合成油示范厂,规划建设年产520万吨以上的煤基合成油产业化项目,形成煤矿-洗煤厂-煤矸石电厂-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开发为-体、资源再生利用、废物减量排放的循环经济园区。

以煤焦化发展为方向,发展煤-洗选-焦炭-煤气发电-化产回收(煤焦油、煤气制甲醇、粗苯精制等)产业产品链。依托潞宝集团按照煤-焦-电-甲醇-化工”的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焦炉煤气联产甲醇、粗苯精制和煤焦油加工,构建多联产的能源系统,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在长治市经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位于长治郊区的南耀集团,该集团不只是循环产业链做得好,更因为它是一家村民集体所有制企业。

集团郭小苏总工程师介绍说,小常煤矿1989年审批,2002年由郊区的西白兔乡、故漳乡、潞城市石窟乡的i0000多名村民集资入股,启动了小常煤矿的开发,2006年正式投产运行,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9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4.7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由于正遇到煤炭市场低迷,经过多次考察、多方研究,确定了“以煤起步,多元发展,外延扩张,科技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多次与中化一院、中化二院、太原煤炭设计院、西安煤炭设计院等单位交流,受专家、学者的指导、启发,集团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完善、可行,更富有操作性。

谈到现在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郭总工程师说。目前,集团是集煤、焦、电、化、建、运及高科技产业为一体的新型集团企业。现有14个子公司:其中煤炭年产量100万吨;有2个洗煤厂,年产量200万吨;3个焦化厂,年产量210万吨;2个矸石砖厂,年产量1.5亿块;1个矿渣水泥厂,年产量50万吨;1个氯乙酸厂,年产量1万吨;1个煤化工业园区:年产20万吨甲醇,20万吨煤焦油装置,3万千瓦干熄焦发电三大项目正在建设,预算投资1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亿元,2009年底可部分投产,2010年底全面投产。已形成“煤-精煤-焦-化,煤-化-电,煤-材-运输”三条产业链。

集团以建设生产安全型、经济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绿色型为现代企业发展方向,拉粗拉长产业链,产品向终端靠近,产业向绿色延伸,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15年,主要产品产量可达到:原煤100万吨,洗精煤200万吨,优质焦炭20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20万吨,干熄焦和甲醇尾气余热发电3万千瓦,煤焦油加工装置20万吨,矿渣水泥50万吨,煤矸石砖2亿块,氯乙酸1万吨,针状焦5万吨,粗笨8万吨,硫铵6万吨,洗油、恩油等煤化液产品6万吨,年销售实现80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3亿元,安排就业达到5000人,步入煤化工先进企业行列。

按照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规划,长治积极推进晋东化肥及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基地建设,重点规划发展尿素、甲醇、煤制合成油、二甲醚等项目,重点建设化肥精品工业园、百万吨级煤制合成油、甲醇制汽油装置,打造合成油工业园区。

长治依托自身的发展优势,多年探索出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以及成熟的发展基础成为“晋东”的主战场。

长治煤化工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1年,煤化工行业,万元产能综合能耗由3.5吨标煤下降到2,8吨标煤;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率分别由20%、30%提高到80%;焦炉煤气、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由60%、40%提高到90%;工业污水回用率由40%提高到90%;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COD)由4.7千克下降到3.5千克;新型煤化工装置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上一篇:应重视“保出口”的代价 下一篇:与时俱进 实现新材料产业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