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路径

时间:2022-09-02 12:55:34

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路径

摘要新媒体的兴起给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传播带来契机,该片区应充分利用这一媒体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的路径和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文化;武陵山片区

武陵山片区位处我国西南几省(市),为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之地,该片区共有71个县(市、区),由于历史原因,该片区经济滞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到万元。然而与落后的经济相比,这一片区的文化资源却很丰富,特别是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形成了以苗族、土家族、侗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具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与经济建设是相联系的,在开发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对于推动这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1新媒体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必要性

1.1新媒体可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传统媒体仍是该片区的主流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路径,使得受众从被动的接收方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网民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补充,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实现相互融合,交互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了信息交互传播的时间,使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简单快捷的传播渠道,从而使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活力。

1.2新媒体可让民族文化“火”起来

新媒体的出现让传播主体变得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具针对性,武陵山片区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利用网络虚拟交往和虚拟信息,使民族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畅通。近年来,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那些长期靠口头传播或仪式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得到了快速有效地传播,如凤凰古城网的建设,把中国最美小城凤凰县的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建筑文化、民族工艺文化、民族节庆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民族生态文化整合成为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凤凰县的南方长城、勾良苗寨等生态旅游文化名扬四海,蜡染、银饰、姜糖等民族工艺文化及阳戏、傩堂戏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也以图片、视频、微博等网络传播形式走向大江南北,并迅速为外界所了解和接受。

2新媒体时代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

2.1片区内信息资源获取与传播失衡

武陵山片区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当地居民接触现代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时间较短,在信息获取与传播信息方面与发达地区居民有很大的差距,面向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媒介资源数量少且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媒介系统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存在不足,加之网络普及与手持智能设备的比率不高,所以在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和不平等的地位,该片区民族文化的传播还是主要依赖人际传播、村寨间的组织传播等方式进行,人们缺乏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导致片区内民族文化与外界大众文化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2.2大众文化对片区内民族文化的冲击

大众传媒的逐渐深入,给长期处于传播弱势地位的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新鲜事物,他们一方面积极地了解外界社会,努力融入主流文化,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自由性渗入进少数民族文化之中,简化、同质化或解构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弱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加之新媒体的出现,让公众在传播扩散民族文化上有了更多的随意性,容易将民族文化进行商业化、娱乐化加工,使片区内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品质被逐渐弱化乃至异化,造成外界对片区内民族文化的认知模糊。

3新媒体时代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传播路径探究

如何利用开发新媒介、新技术平台,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建构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民族文化数字化平台

新媒体时代,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和方式的不断丰富,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媒体内容要求的提升,传统的数据库组织架构和信息服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现实需要,因而,建立大数据库已成为民族文化信息传播必由之路。3.1.1建立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网络数据库将该片区内民族艺术、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工艺、民族节庆、民族体育、民族生态等特色民族文化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数据库分类收集整理,建立数字化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根据用户日常浏览习惯及搜索频次,有针对性地展示相关衍生信息,以达到方便用户查询,扩大民族文化传播范围的目的。3.1.2建立健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电子出版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在发生改变,多屏化的阅读与浏览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趋势,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如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电子杂志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扩大了张家界景区的影响力。所以建立健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电子出版物,推广网络电子书籍阅读,也是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传播的可选渠道之一。

3.2建构以虚拟技术为支撑的民族文化网络展示平台

利用网络3D虚拟技术整合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让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虚拟浏览,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确定人物的走向,观赏虚拟重现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完成游览景区民族风情的过程。如用户可通过网络进入虚拟景区内少数民资工艺品设计制作,并通过网络评选送出相关礼品。利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多媒体展示手段,让用户身临其境,这可大大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参与热情。武陵山片区地理环境独特,片区地处亚热带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气候宜人、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片区内拥有23个部级森林公园,1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生活在这里的苗、土家、侗、瑶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苗族鼓舞、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等驰名中外的民族演艺文化;苗族银饰、土家吊脚楼、侗族酸鱼等服饰、建筑、餐饮文化独具特色。但随着部分地方政府的过渡商业开发,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元素正在快速流变或消逝。所以利用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储存并还原民族文化原貌以及相关的历史地理风貌,并且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一方面能减少对一些民族文化的冲击和伤害,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3.3建构以社交媒体为支撑的民族文化互动平台

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如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的官方微博@张家界旅游一开通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在微博中,用户可以查询到张家界最新最全面的旅游资讯,及时了解活动信息,欣赏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民族风情。微博的互动性让用户与景区沟通更加快捷方便,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游客,武陵源景区旅游局专门成立网络营销中心,安排专人对微博进行了精细化的管理,随时更新景区天气动态、景区客流情况、房务信息、旅游实时动态新闻等,并推荐一些游览线路。通过微博直接和游客进行网上“对话”,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该微博自2011年开通以来,已发展听众超过35万人,博文逾7000篇,已成为张家界对外宣传旅游的重要窗口。

4结束语

当然,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上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利用新媒体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融入到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中去,让广大受众正确认知并了解民族文化,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出新媒体时代中适宜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作者:张冀 单位:吉首大学

上一篇: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 下一篇:地域文化传播形态与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