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教材资源开发及运用

时间:2022-09-02 12:51:23

隐性德育教材资源开发及运用

隐性德育问题是当前德育研究的前沿性理论问题。随着德育学科的科学发展以及教育的现代化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对课程的理解影响着对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的理解。课程既可以指广义上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课程,也可以仅指狭义上学校设置的课程。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学生主要获得道德情意方面经验的教育因素〔1〕;狭义的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显性课程之中隐含的德育课程。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进行阐释。隐性德育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一部分,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这种德育课程隐含在学校各种显性课程之中,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欧美高等学校的普通教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即属此类情况。世界上许多国家往往有许多德育计划、德育大纲和德育方案,但是并没有专门的德育学科存在,道德教育通常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即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潜在影响。美国教育学者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1972)一书中曾说,“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隐性德育课程较之显性德育课程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各学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学科教学(如人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隐性德育课程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划分的依据不同,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可以有不同的种类。按照课程的类别,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隐性德育课程之一。较之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例如,语文课程中文学上的榜样人物的作用;历史课程中历史伟人的德行与自律精神;人文地理课程中,地理知识和爱国主义的结合;在健康课程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重要性……这些课程资源都能影响和调动学生的心智、情感以至整个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国际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人道主义、责任感、事业感、集体荣誉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素材。德育尤其与语文课程紧密相连。语文课程以其积极的思想性、质朴的美感性和丰富的情意性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来源,由于语文课文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一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你在哪里》中,诗人赋予了山谷、大地、森林、大海以人的情感,写出了人民与山河同悲同悼的深切怀念之情;《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是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都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极好教材。

(二)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

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也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之一。以往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技能。事实上,在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数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应有之义。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加大了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小学的数学等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课程本身就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同时,在课程中也蕴含着大量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中渗透着科学家们辛勤的汗水、超人的智慧、高尚的品德以及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它们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材中也包含着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内容,包含着探索自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以及进行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结合数学等自然科学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学道德等教育,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数学等自然科学本身的内在因素,也是数学等自然科学教育自身所必须具备的德育功能。

(三)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课程,也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是以训练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责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主的课程。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适时进行道德教育,适时加深个体对道德原则、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为学生真正获得道德和实现自我教育提供了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显现,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正是人的活动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德育是以规范人的活动为内容的社会现象,活动课程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杜威认为,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2〕。因此,活动课程以其活动性、交往性、自愿性、自主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所喜爱,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利用的重要资源,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社会课程课是落实这项内容的主渠道之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本身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途径,同时在课程中又蕴含着大量爱国主义的素材。例如,汉语是世界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笔一划都深深地印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更是中国人的自豪;人文社会科学课中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最好资源。这些生动形象的素材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产生道德情感,从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使教材内容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可以触摸的立体形象,使学生被蕴藏于其中的思想感情所感染。同时,教师也要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运用各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形象,境中悟性,情中明理,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熏陶,获得新的道德认识。爱国主义的情感是学生产生爱国主义行为的基础,教师要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从而深化他们的爱国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面临的新课题之一就是,如何通过课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的变化。在当前社会中,有许多引人关注的问题,如民主法制的建设、出国热、网络电脑热等,这些问题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得了的,因此,最好能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讨论、写文章、出专题墙报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从辩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开发利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资源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隐含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语文课中对朴素劳动者智慧和力量的赞美,音乐课程对人民群众创造的脍炙人口的歌曲的颂扬,人文地理课对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描写,历史课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反映……这一切无不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这方面资源的挖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尤其是历史课,更是通过大量史实,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部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绝好的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对近代中国的五种救国方案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死路一条。因此,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可选择的路,这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被证明了的真理。同时,一部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史也不可更改地说明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绝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就不会取得今天巨大的成就。教师还要在充分发挥历史等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辅之以课外阅读、探幽访古、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这既是学生自我丰富“史料”的过程,也是“书本”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历史遗迹、遗址教育基地的建立,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地方史志、专门史的编纂和使用,以及专项历史教育(如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活动的开展),等等,都是对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过程,其取得的教育活动效果证明了开发人文历史资源对于发挥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二)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世界上许多国家因为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历史不了解,所以误解甚至恶意曲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古今数学思想》(美国M•克莱恩著)的序言中写道,“中国的、日本的和玛雅的文化,因为他们的工作对于数学思想的主流没有多大影响,故不加介绍”。这种说法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必要的、合理的,而且是责无旁贷的。在数学等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事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适时介绍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对古代科学的巨大贡献,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展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第四,进行国情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开发利用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资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在数学等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法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在现行化学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充满在整个自然科学教材中,只要努力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数学等自然科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指出,“氧化”与“还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他们存在于同一反应中,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在物理学科学习原子结构时,教师通过介绍人们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到玻尔的“行星模型”,发展到现在原子核的夸克模型,使学生感受到物质世界是无穷的,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通过不断的科学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体会到真理的相对性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此外,结合相关内容,还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世界观,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开发利用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教师要结合数学等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科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不少世界著名化学家的事迹:自学成才、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瑞典化学家舍勒,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重点向他们介绍这些科学家的名人轶事,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

(三)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活动课程中的情感教育资源

实践性是活动课程活动性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而人的情感总是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中逐步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即人的情感来源于实践活动而又表现于实践活动中。活动课程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社会的、科学的、体育的、艺术的等各种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等情感不断加深、巩固;其二,学生的种种情感在活动中反复得到体验、验证,某些消极甚至有害的情感得到转化或消除。这样,学生的积极情感才愈来愈稳固、愈来愈深刻,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健康地发展起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课,并尽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开发利用活动课程中的意志教育资源

活动课程主要由学生主体性活动构成,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学生随时会遇到困难,困难常常由学生自己尽力解决,这样,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也就多了一次磨练意志的机会,而每一次意志磨练的结果又激励着学生去迎战下一个困难,以此形成战胜困难—意志训练—战胜困难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意志,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又能够完成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

3.开发利用活动课程中的理想教育资源

活动课程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理想在学生兴趣、情感等的培养过程中容易树立,学生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注入了深深的情感,他就会树立追求这个事物的理想,而一旦扬起了理想的风帆,意志的小舟将破浪前进。因此,在活动课程中,教师要考查学生的兴趣,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按照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活动,使学生彼此之间既能互相帮助,又能相互提高,共同进步。首先,活动课按教育目标设计而成,其中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升旗活动、晨会活动等本身就直接承担着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任务。其次,活动中提倡学生之间彼此的合作、交流、团结,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团结。

三、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主要是指处理好基础知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张力的问题。首先,二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把握好“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这一目标,处理好知识点与教育点的关系,做到在教学中以教育点统率知识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其次,要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德育首位”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均片面“德育化”,也不意味着把德育和文化知识教学对立起来,而是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意渗透,或在教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实施“不经意”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以知识或观念形态出现在教材中的道德,来源于生活中的道德———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教师使用教材的过程就是要将教材中的道德“复活”或还原为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的创新。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是这些德育因素往往是以潜在的形式隐蔽地存在着。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才能得到充分挖掘。例如,针对小学课本中“百分数”一节进行教学时,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有关储蓄的知识,学会有关百分数的计算,也要结合本单元内容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像书中所说的小主人公一样把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使学生明白储蓄对国家、对自己的益处。

(三)设计相应的学科课外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

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好方法,德育活动化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率。例如,一位化学教师在上完化学课前三章后,适时安排了一次小型化学晚会,这个晚会使学生深化了学过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在晚会上,用碱液喷雾使酚酞变红显示“化学晚会”的开始,接着由学生表演“魔棒点灯”“、今夜星光灿烂”,并用击鼓传花让学生猜化学谜语,等等,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了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趣味。事实上,学习园地、晚会、自习辅导、专题讲座、课外实验以及参观访问等都是实施德育的好时机,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主动积极地渗透德育的内容,德育才不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上一篇: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个体性德育思索 下一篇:道德相对主义及国内学校德育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