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的水景施工探究

时间:2022-09-02 12:43:53

园林景观中的水景施工探究

摘要: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及与人和环境的协调配合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园林景观中的主要的水景施工,为今后在园林景观中合理的运用水景正确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施工、园林水景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题记:

绝大多数造景均涉及水体,水也成为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重要因素,其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的再现自然,但水景与其他园林景观存在除了水体本身还有动植物以及气候、温度等方面影响,因此在水景施工时应综合考虑诸多自然和人工因素,水景要想为园林增色添彩、注入生机活力则需要设计及施工人员不断创新,方可实现水景形式更加丰富、效果更加完美。

一、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施工

1、园林景观中瀑布设计:

瀑布是指水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下来而形成的水体景观。瀑布以其由山水有机结合的特点,成为极富吸引力的自然景观。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工瀑布景观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水景景观形式。人工瀑布在营造瀑布景观时,要尽量去理解和发挥水的特性。通过不同形态的瀑布景观来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仿其形在瀑布景观的塑造中,要注意模仿其自然形态,根据水的可塑性,创造丰富多彩的瀑布景观。应因势而建,结合设备房,形成落差,并达到观景的效果。但瀑布设计易出现一些问题,如为造景而造景,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容易形成声音污染,流量不足,气势不够磅礴;山石堆砌未能师法自然,过于生硬;周边植物及缝穴中的植物短时间不能形成效果。

关键工艺技术措施应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项目特点进行提前定位及设计。设计应提前考虑,并通过植栽或构筑物进行减噪处理。严格进行计算或根据经验适当放大预留循环水管径。山石的用料、做法以及山石的选用要符合不同园林环境总体规划要求,做到质、色、纹、面、体、姿的协调一致,必要时可采用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GRC等)配合造型,并提前考虑水体跌落的效果。预留种植槽,采用容器苗种植。

在施工管理措施方面要认真研究地形、地貌、地势,并结合工程进度,提前进行施工,确保大型机械设备能够进入。做好自然石的选择与定样工作,确保质、色、纹、面、体、姿的协调一致。认真做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严禁违规作业,根据实际需求,做好支护和防水处理工作。同步做好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避免外露,影响美观。

2、园林景观中水池边缘施工

(1)铺装:在挖掘土穴工程前,应先将周围地面夯实,若铺设区域较池边缘宽一定距离,则应在地面铺设一层小碎石子;在水池边缘铺设时,应先将叠盖部位整理出约 15cm的区域,之后将石板铺放到土层内,用水泥浆砌结实,若采用的石板大小不均匀,则应将大块石板铺设于经常踩踏部位,以减少倾斜入水的危险;用石板围建到预塑式水池边缘时,应首先保证石料重量主要落在周围区域而非落在水池上,以防水池边缘过重将材料压翘甚至压裂;池壁与边缘石板交接部位应防止将石板直接砌到混凝土水池边缘而带来长期隐患,因在寒冷季节周围土壤内水分结冰膨胀程度不同会给池壁与边缘石板的交接部位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应在边缘部位留设一条缝隙。

(2)砌置砖。对放射形排砖,首先应在池边缘部位砌置一圈呈放射形的砖,但应确保边缘处的水平面和足以支撑砖重量的牢固程度;对于衬砌水池而言,若要避免池水漫过砖壁,则应将衬垫折叠,留出 8~10cm之后用灰浆将砖砌置于周围;若希望池水漫过砖壁则应加大预留衬垫,将砖砌置到衬垫上使其紧压在砖的下边,最后将多余的衬垫剪掉。

(3)石头放置。水池内石头很少与水处于同一平面,一般水被围在石头当中而石头错落在水上水下不同层次,对重量较大的石头,则需结实的地基以减少池壁倒塌危险;同时为了保护衬砌水池不受损伤,应在衬垫间加入聚酯层或类似垫子之后方可将石头安置到位,若采用混凝土将松散的岩石固定到位可将衬垫置于石头后边,用混凝土或泥土尽量能够土穴从衬垫后填好,还可在表面铺上砾石或鹅卵石;摆放后的石头,为了加速其自然沧桑感,应将牛奶或酸奶与青苔和地衣混合的涂料涂抹其上。

3、驳岸施工砌石类驳岸施工

先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并在基础两侧各 20cm 放线;在土方开挖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施工,挖方时应确保放坡坡度;开槽后应进行地基夯实,若遇到软弱土层,则应进行加固处理;基础浇筑一般为块石混凝土,在浇筑时,应将块石分隔不得相互靠紧,也不得置于边缘;岸墙砌筑时,应保证墙面平整、美观,并要求砂浆饱满,勾缝严密,每隔 25~30cm则应留设分格缝,缝宽一般在 3cm左右,缝内用沥青、石棉绳、橡胶或塑料等防水材料填充,填充时应保证其略低于砌石墙面,缝内用水泥砂浆勾满;若驳岸存在高差变化,则应作沉降缝以保证其稳固性;砌筑后应用预制混凝土板块或大块方整石进行压顶,顶石应至少向水中挑出5~6cm,且顶面高出最高水位 50cm 为宜。

4、园林景观中的溪流(大型人工湖)施工

先用石灰、黄砂或绳子在地面上勾画出小溪的轮廓,并在轮廓上定点打桩,并用塑料水管或水平仪等标注高程;溪道挖掘应最好挖成 U型,开挖时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以便放置岩石和种植植物,对分段的溪流在落入下一段时,应保证其有 7~10cm的深度,以保证流水在周围地平面以下,挖好的溪道应将溪底基土夯实、溪壁拍实;溪底可根据情况选用混凝土结构或柔性结构,若采用混凝土结构,可用粗铁丝网或钢筋加固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其一次性浇筑完成,若溪小水浅且溪基土质良好,则可采用柔性结构,可直接在夯实的溪壁上铺一层 2.5~5cm 厚的砂子,之后将 PUC 防渗膜(防水毯)盖好,防渗膜的纵向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30cm,完后一定要进行冲气封闭检验,留于溪岸的宽度不应小于20cm,并应用砖石等重物将其压紧;溪岸可用大卵石、砾石石料等作铺砌处理,可沿着小溪的边缘做一层 5cm厚的砂浆层,将石块轻轻的推入砂浆层内之后用砌刀将砂浆向上抹到石块的后面,继续将石块放置到第 1 排上,当第 1 道砂浆变硬且可承重时,则顺着第 1 道砂浆顶部的后缘涂第 2 道砂浆层,并可将石块放入第 2 层砂浆层内,所用石块应尽量采用大小不同的石块,以免造成“砌长城”的效果,施工时应“轻拿轻放”,施工人员尽量穿平跟鞋,特别注意防止锋利物品刺破PUC 防渗膜(防水毯)引起漏水。

5、园林景观中的水渠施工

先用木棍和线标出水渠位置,并检查线是否绷直,从各个角度观察整体效果,每隔 1.8m 敲入一对木棍,并在上面放置横跨水渠的木条,之后用水平仪在木条上和木条间检查确保其水平;水渠挖掘至设计深度后应再挖 23cm深,同时应考虑到选择的底衬材料,铺设10cm厚的砌块,并回填混凝土,将底部的石头与尖锐物体拣出,后铺一层园林园艺5cm 厚的砂子使底面水平;之后在底面上放置柔性池塘衬垫和混凝土砌块,在砌块间抹上砂浆,之后建造面砖、瓷砖或块石墙体,所用砂浆应掺加防水材料。

6、园林景观中的喷泉水景施工

喷泉水景施工时,特别是温差较大地区,管接处浇完混凝土后,应对其周边用堵漏王涂抹一遍,并进行闭水试验,防止漏水;对于跌水景墙,贴面底料应用益胶泥满桨,同时接缝处用填缝剂填密实,防止产生吐桨现象;跌水面及跌水台阶应注意水池形状、出水口位置、风向,调整跌水水平,最好先进行试铺试水,使跌水能平顺跌下且流量均匀,特别是不等边水池;有施工条件可在水池底喷头处采用架空方式,既方便检修又可沉淀杂物,便于清洗。

三、结语

绝大多数造景均涉及水体,水也成为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重要因素,其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的再现自然,但水景与其他园林景观存在除了水体本身还有动植物以及气候、温度等方面影响,因此在水景施工时应综合考虑诸多自然和人工因素,水景要想为园林增色添彩、注入生机活力则需要设计及施工人员不断创新,方可实现水景形式更加丰富、效果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 闫宝兴,程炜.水景工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田建林.园林假山与水体景观小品施工细节[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探讨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