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检修精细化管理一体化工作票探讨

时间:2022-09-02 12:11:23

关于变电检修精细化管理一体化工作票探讨

摘要:本文提出了变电检修管理一体化工作票思路,并使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的填写、签发、执行、归档各环节与生产流程紧密结合,实现网络化、规范化。体现了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一体化;工作票;

1 基于变电检修管理一体化运行的工作票思路

面向设备是指系统的各种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附于设备而存在或因设备在电网中的运行而产生。数据是以设备为中心的,用户只需通过设备这一个入口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所谓一体化,是指工作票系统作为变电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变电管理系统共享数据,成为变电管理系统生产业务的一部分,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基于变电检修管理的面向设备的工作票设计思路,与设备关联,与缺陷单、生产工作通知单关联,与生产流程形成闭环,与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形成一体化运行,保证日常生产流程的顺畅、及时、准确。

1.1 工作票与设备台账的关联

本工作票思路实现与设备关联"并不是简单的表面数据联系,而是基于面向设备思想,把设备作为整个系统运行的中心。以精确到设备的电气主接线图为主界面和人机接口,操作人员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掌握接线图上一次设备的所有数据,并利用“虚拓扑”连接’概念,即认为在功能上与某个一次设备有关联的所有二次设备是此一次设备连接关系上的拓扑扩展。这样,整个变电站的设备,由拓扑连接而组成一个大网,从其中任一个设备(不管是一次设备,还是二次设备)都可检索出与它有关的所有的其它设备。根据此概念,可以认为,不同变电站,只要设备间有线路连接,不管主接线图上是否有显示,都可以提取设备信息。所以,只要给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主辨析编码(ID),通过该(ID)就可以轻易地搜索到与其有电气连接的其他设备,并为工作票业务流程提供必需的信息。

1.2工作票与变电检修生产流程的关联

变电检修生产流程,应该是发现缺陷(定检)一填写检修票、缺陷单一填写生产工作通知单一填写工作票一执行一完成(票单归档)。每一个程序既是独立的环节,又与别的程序做到环环相扣。对于工作票环节也一样,与其他环节紧密相扣。因此,工作票软件的开发,也必须注意这一点。和变电管理系统结合起来的工作票软件,不能单独开票,应该设计标准接口,与变电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接受变电管理系统的控制,根据缺陷单、生产工作通知单的相关信息(例如编号、工作内容、人员安排等),赋予相关人员权力对相关的变电站开工作票,并在开票过程中给予与生产内容相符的提示,实现开票的可靠性和智能性,并规范了票单操作。

1.3 工作票的闭环管理

成熟高效的工作票软件,应该是和生产流程紧密结合,实现闭环。因为生产流程中,“开工作票一签发一打印一执行一归档”是整个工作票流程。本思想体现这种闭环的操作流程,利用已有网络,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平台上把开票、票单签发、打印、执行、归档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完成工作票在网络流程中循环过程,实现闭环。在更高的层次上,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各模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对于工作票也一样,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缺陷单、生产工作通知单有着紧密的关联关系。整个变电检修计划是“发现设备缺陷(或设备定检)一开缺陷单一开生产工作通知单

一开工作票一执行一票单归档”,整个流程也是闭环的。本软件在运行上也充分做到与缺陷单、生产工作通知单紧密关联。以设备为桥梁,建立起“缺陷单、生产工作通知单、工作票”的先后次序,保证票单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工作票任务,提供方便的查询环境。

2 工作票系统的数据结构关键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思想,本文提出了变电检修管理一体化工作票系统(简称工作票系统)思路。为工作票流程实现网络化,应用COM技术,以控件模式封装业务逻辑代码并嵌入变电管理系统ASP网页中。整个系统作为变电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变电管理系统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构建,以设备台账数据为基础,并就数据结构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 工作票系统与变电管理系统的关系

变电管理系统包括设备台账系统、票单管理、缺陷管理、定检管理、继保动作逻辑仿真以及基于网络的流程控制及消息公布系统。其中,票单管理包括生产工作通知单和工作票管理。作为变电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工作票系统嵌入管理系统的票单管理ASP网页中,提供双向数据接口,接收管理系统的开票权限、开票内容等控制,并反馈工作票状态信息。

表1 变电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2.2 工作票系统的主体架构及安全性分析

工作票系统从填写到归档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流程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以服务器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为主体架构的运行体系。服务器层架设了设备数据库和工作票数据库,在此支持下实现工作票在网络层各个环节中的业务流程,并受处于应用层的操作人员监控处理。工作票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工作票系统的逻辑结构

在工作票流转中每一环节都有消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并对工作票进行流程监控。具体包括工作负责人――负责填写工作票,工作票签发人――负责签发工作票,工作许可人―― 对工作票进行审核。所以在系统中规定了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这三种人的权限,不同权限的负责人只能负责相应的工作,每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利用上一环节操作人员赋予的权限处理工作票,不能越权。由于在变电管理系统中已规定了每个注册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通过生产工作通知单子系统与工作票系统的双向数据接口,就可以把当前用户的权限信息传送到工作票系统中加以识别。

2.3 图纸、数据一体化处理

本文提出的系统思想是面向设备,图纸信息必须和数据库的数据更新保持一致,因此图纸必须与数据库有着紧密而复杂的映射关系。利用数据库,把图纸作为一种数据引入数据库,可以实现图纸、数据库、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图纸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AutoCAD环境下绘制电气图纸,用不同的属性块来表示相应的设备,例如变压器属性块表示变压器,断路器属性块表示断路器等。利用VBA二次开发技术在绘图中建立图纸与数据库的连接关系,把设备编号、相应属性块在图纸上的坐标写入图纸管理数据库,并根据设备编号将图纸管理数据库与设备台账数据库建立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2.4 COM 技术的应用

实现工作票软件与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首先要应用到COM技术。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是继模块化、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不同,采用的是一种二进制代码级的标准,而不是源代码级的标准,这使得软件复用不再仅限于一种编程语言、一个操作系统。

利用COM技术,开发OCX模式的工作票软件,只要提供标准接口,对于管理系统来说,工作票软件应该留有生产工作通知单、缺陷单、工作票编号等接口,操作人员权限管理接口,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接口,就可以做到与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流程紧密结合,大大降低了与管理系统其他组件的耦合程度,便于维护、升级。

3 面向设备的图形化平台一体化工作票系统的特点

3.1一体化运行模式

一体化思想的引入,使得工作票系统有别于以往的工作票软件,真正把工作票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子系统。与其共享数据,接受其统一管理,从而使得工作票系统运行更可靠,更高效,也便于维护。对于生产管理系统,一体化工作票系统的融入,增强和完善了其功能,使其更适应于日常生产。

3.2面向设备的工作票流程

整个系统的运行都是围绕设备展开的,设备是工作票流程与检修管理系统其他业务流程的桥梁,通过设备建立起工作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以及工作票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联系,而整个工作票子系统与检修管理系统之间实现共享设备数据。

3.3电气接线图的通用性

以往的软件图形平台,都是使用专门开发的绘图工具,需要绘图人员重新学习掌握,虽然简单易学,但是图纸与其他绘图工具兼容性差,不利于图纸信息的共享。目前电力系统设计绘图一般使用通用的CAD绘图工具,例如AutoCAD。本文提出的精确到设备的电气主接线图基于AutoCAD开发,并转换为DWF格式(网络浏览格式),使得电气图纸可以脱离AutoCAD环境,在装有Whip控件的计算机中实现在线浏览。

3.4工作票系统的图形化

电力企业中常见的工作票系统一般采取文本维护方式,缺乏图形界面,可视化程度低,往往无法满足负责人员的需要。电气主接线图能很好地反映设备的电气连接,也能显示大多数的设备,从而能方便地实现图形化的工作票的填写、签发、以及审核工作。本文提出的工作票系统以电气主接线图为入口,利用图纸建立起系统与设备数据库的连接。经过一体化处理的电气图纸,作为工作票系统的主操作界面及设备数据的入口,以DWF格式由服务器、显示在客户端工作票系统的whip!浏览控件上,通过whip控件的图纸属性块定位函数,得到鼠标所指的属性块的设备信息,进行可视化写工作票以及各种维护工作。

3.5工作票流程的实时性

当工作票处于流程中时,在不同的状态需要不同权限的负责人处理,有着很强的实时性要求。工作票系统规定了工作票的各种状态,包括填写、签发、审核、工作、重写、归档等,系统根据当前工作票的处理情况自动修改工作票状态并转入流程相应的下一步。工作票系统具有一个监控模块,实时监控工作票数据库中当前工作票的状态并提醒相应权限的工作票负责人处理工作票,并自动发出反馈信息给上一环节操作人员,以满足实时性要求,保证工作票处理的流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检修工作票是保证变电检修准确、安全运行操作的关键。提出面向设备的变电检修管理一体化工作票实现方法的关键思想,在和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票系统与设备、生产流程关联,做到工作票流程的闭环管理,体现了整个管理系统的各环节一体化运行和电力系统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扶臂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在咸阳机场T3A航站楼的应... 下一篇:关于别墅庭院细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