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GO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研究

时间:2022-09-02 10:54:42

基于NGO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浅要分析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并根据居家养老方式的缺点,结合NGO的专业性、广泛性和非营利性,设想NGO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可行性,进而分析NGO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方式选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NGO视角

一、我国养老发展现状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世界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战胜自身的辉煌胜利。每过1小时,人类平均寿命就会增加11—15分钟;每过1天,平均寿命就增加5个小时。”[1]

二、我国的居家养老

2.1居家养老的含义

居家养老的核心是家庭,依托在社区使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服务人员专业化的服务,享受家庭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它适用于包括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在内的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照料服务一般由老人自费购买服务,对特困群体由个人申请,居委会评定,政府出资提供购买服务。这种养老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既可保证老有所养,又符合老年人的意愿。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2]

2.2居家养老的优势

居家养老大大节约了社会的养老成本,使养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又很好的迎合了传统文化。“社区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仍是居住在家。居住方式是养老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养老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一方面,我国经济落后,国家拿不出足够多的资金用于社会养老;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影响使老年人更愿意接受居住于家的方式。因此,采取居家的方式养老即可以节省资金缓解当前资金不足的矛盾,又迎合老年人的心理,易于接受。”[3]

2.3居家养老的缺点

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住房设备和配件配置按正常人的使用标准进行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卫生问、厨房的水、卧室、电等设备的安装,空间设计,操作方式上不符合老年人独立使用时的安全方便特点。又如多层住宅不设电梯,给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增加了困难。”[4]社区内的文体活动设施不完善,很少有为老年人专门设计的设施。

“社区管理体制滞后,基层社区组织权责不相一致。从宏观层面上讲,民政部门名义上承担了宏观管理的指责,但实际上各部门相互割裂,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效果不明显,各基层单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部门的作用难以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摩擦、相互制约、甚至对立。从微观层面上讲,一方面,社区责任无限度扩大,各居民委员会承担了政府“下放”的计划、规划、市容、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权;另一方面,社区组织建设不力,机构设置单一,人员不整,跟不上社区工作的各项需求,导致基层社区包括街道、居民委员会还是延续市、区政府帮手和政策落实机构的角色,所以作为社区工作之一的老人工作也只能敷衍了

事,难有显著的成效。”[5]

三、NGO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介于居家养老方式的上述劣势,可以把NGO理念运用于居家养老。“首先NGO应该满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五个标准。组织性,即有内部的规章制度,有负责人,有经常性的活动,而不是非正式的、临时性、随意的集会;民间性,即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受制于政府;非营利性,即组织的利润不分配给组织的成员,而是服从于组织的使命;自治性,即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不受制于政府或其他部门;志愿性,即参与组织的行为以志愿为基础,而非强制行为。”[6]尽管从上述观点来看,我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NGO,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民间非盈利组织也在不断发展。结合中国的特殊现实,我国的NGO更多的是功能性的。

政府自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以来,就一直是这一领域的供给主体,规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当政府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往往存在单一性、非专业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市场失灵也不利于社会保障的发展,并且市场的天平总是倾向于效率,无法达到社会保障要求的公平性;在养老领域,所有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以不足以支撑养老要求。这些问题都要求第三方组织,即NGO参与到社会保障领域,对政府、市场及家庭的功能进行必要补充。(黄绚,2009)

居家养老模式是破解当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而非营利组织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够更高效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因此,非营利组织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广阔的。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不少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开始积极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尽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道路仍然漫长而曲折,但是它们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周珺仪,2009)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NGO作为第三方平台介入居家养老可以有效的规避市场的疲软和政府的失灵。

四、NGO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选择

在现实中,NGO需要各种外部资源。NGO也需要合作,而我国政府既是NGO的管理者,又是NGO所需资源的供给者,还是NGO的影响对象。“作为管理者,政府是调节NGO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资源供给者,政府可以为NGO提供活动许可、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税收优惠、资金、权力背景或影响力空间、领导人参与(如接见、题词、捐助)、官方垄断的其他资源(如媒体、象征性场所)等。作为被影响对象,政府必须与NGO发生相互作用,因为这是它受影响的前提。”[7]所以,我国的NGO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与政府进行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合作的参与者获得对方的优势资源以弥补自己的短缺资源。

NGO介入居家养老,也需要其与政府进行合作。政府关注的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且始终把社会稳定作为首要考虑。政府对养老进行宏观的分析和指导,而NGO自主掌控养老的管理工作。NGO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筹集资金,拥有资金,又是在政府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管理和发展。这样既保障了政策制度实施的方向,有具有专业的管理方法。最大程度的赋予了NGO参与居家养老活动的自由。NGO并不仅仅是提供公共物品的部门,它还是保障一定群体的人的利益的集团组织,它们负责保障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实行NGO与政府合作来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NGO的这一功能。

社会化养老是未来社会养老的大势所趋,而居家养老只是其过渡方式,NGO理念融入居家养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养老。

参考文献:

[1][美]泰德C·费晓闻著,吴礼敬,刘娜,肖梦云译.揭秘老龄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李斌.苏州市沧浪区居家养老实证研究[J].中国知网

[3]马春波.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J].中国知网

[4]钱玉斋.居家养老模式的城市老年居住方式研究[J].中国知网

[5]马春波.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J].中国知网

[6]康晓光,郑宽,蒋金富,冯利.NGO与政府合作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页

[7]康晓光,郑宽,蒋金富,冯利.NGO与政府合作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页

上一篇:黄岐半岛鲍鱼养殖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下一篇:浅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