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 又一拳打在心灵上

时间:2022-09-02 10:27:49

近年来,《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皆已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于是人们开始记住了一个女导演的名字,王潮歌。她和张艺谋、樊跃,组成了导演界当之无愧的“铁三角”组合。如今,她又把最新力作《印象武隆》带到了重庆,再一次打动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眼睛、耳朵。

人物标签

王潮歌,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曾执导过数十部舞台剧,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任CEO,与张艺谋、樊跃合作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

歌·演员和主题是整个表演的灵魂

作为2008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团队三大核心人物之一的王潮歌,现在,已从过去张艺谋的光环之下显露出来。

王潮歌其实在导演圈里出名较早。2000年她就红火了一年,不仅导演了令人耳目一新的CHIC大型服饰文化晚会《为你而生》,还导演了大型现代舞剧《乘愿再来》,后来还出任了服装工业协会组织的《春天印象》的总导演及舞美设计。但这些都并未为世人尽知。但自2004年和著名导演张艺谋、樊跃共同结成外景实地“印象系列”导演的铁三角,成功导演《印象刘三姐》大型景观文艺演出后,一炮走红。

在后来的“系列印象”文艺演出中,王潮歌逐渐成为真正的总导演。终于,这个女人逐渐成了“印钱导演”,节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极强的个性也使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已正式在武隆亮相。这场视觉盛宴再次震撼了看过的观众,让人从心底感受到山水美景的原生感染力。在王潮歌看来,这是一个回归的节目:“改革开放以后,文艺是百花乱开的局面,有时候开一小骨朵,有时候干脆洋人的花就栽进来了。然后大家都觉得,有新鲜的东西比较好。那么《印象武隆》恰恰就是我们要表达的主题。川江号子,是大大的回归。但是节目的形式又非常现代,这两个东西的结合,会非常不错。”

王潮歌一直强调,演员和主题是整个表演的灵魂,声光电是这种灵魂的一种外化。一个演出,第一应该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心,一拳应该打在心灵上,然后才能打在眼睛上,耳朵上。《印象武隆》给王潮歌最大的感触是,重庆人有三个精神很了不起,第一个就是不拿苦当苦;第二个是对自己家乡和文化的热爱,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第三个则是高素质。参与的演员虽然没有受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但谁都敢在全场实景歌会里真唱。哪怕今天有一个音没准,走了调,但他们的情感是充沛的。

她赞叹,他们都是“大艺术家”。

潮·独创新视觉实景电影

什么是实景演出?王潮歌曾阐释过,有自然的环境,有当地的文化。她说:“让人们在活气的一个环境当中去感受,四处都弥漫着真实的环境,景物无处不在。然后将一个非常生活的生动的场景,做成了一个没有固定剧本的表演。包括演员的道具,当观众去看的时候,仿佛随手可以拾一些道具。景物回头皆是,观众在整个景物当中,任其去感悟。实景演出是把主题,任务,交流,情感,感受交给观众的,做了让观众能够体验的一个准确的现场。这个现场是有魅力的,它并不是像布莱西特的第四堵墙,它是无处不在的环境。”

她和樊跃,特别想做实景电影这样的东西。就是用多媒体,把多重的影象关系,还包括装置技术等理念综合到一起,做出一个新视觉,叫实景电影,属于他们的独创。而在一个又一个的“印象”诞生中,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现,打碎了一个四方的屏幕。一切都是立体的影像。

话题回到《印象武隆》。“川江号子”在王潮歌心中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江上文化、重庆文化,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它蕴含着祖先们的气概——他们一步步地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脊梁和自己的双手双脚,扛起来,走下去。川江号子无论在哪儿,是武隆大峡谷,还是全世界,都可以唱响。

王潮歌对时尚潮流的敏锐,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工作之外的她,装扮很女人很妩媚,和实景演出导演现场的打扮判若两人。据说,她喜欢买各种时尚衣服和鞋,脸上用的是各种世界顶级化妆品,而和张艺谋在美国大都会导演多明戈主演的歌剧《秦始皇》时,她48天换了48身衣服。有媒体披露,在家里,她专门用一个二十多平米的房间来放衣服,但也只能放一季的,衣服多到她自己都有些内疚。

买衣服,是王潮歌减压的一个重要方式。

王·聪明已不是优点

从《印象刘三姐》到《印象武隆》,八年,作为一名职业导演,王潮歌成为了评论家笔下“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和她打过交道的人对她的评价是,犀利、干练、聪明,综合起来则是一股女王风范。她不喜欢被叫做“王总”,更喜欢别人称呼她“王导”。

如同对演出每个环节的一丝不苟,爱美的王潮歌对摄像机前的形象要求也是“一丝不苟”。尽管排练场上的她,会连续十几个小时上窜下跳,大呼小叫,被人唤作“男人婆”。但王潮歌又知道在强势男人面前偶尔示弱,表现一点美丽女人的娇柔来换取男人的谅解。她说:“聪明已不是我的优点了,就像我脸上的痦子,它是我的一个特征。”她甚至说,“因为在跟张艺谋认识之前我已经是一个导演了,又幸好年岁颇老,要是稍微在年轻一点,肯定会有人说我和他有不正当的关系了。”有趣的是,这么一个王潮歌居然不太会使用手机、不会使用DVD、不会发电子邮件。

《印象武隆》是王潮歌参与执导的第七个印象系列的作品。尽管如此,公映前两分钟,她依旧会发微博说还是很紧张,觉得不踏实,“导演真是一个很残酷的职业,我老说怎么都看不见好,总是要看见纰漏。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站在我旁边,我估计你都看不下去了。就在对讲机里,文明语言一样没有,零点几秒错,就骂起来了,就骂他,骂得很严重。然后那人把对讲机就甩了,接着操作,然后再捡起来说,嗨,还有什么?就这样,像打仗一样,紧张。”

王潮歌认为,在这样的一个男性社会中,跟男人们争一小块地方,自己美美的站在那儿,然后很漂亮地跟大家说,我跟你们差不多一样,需要付出的有三点,“第一,相信我一定要比他更勤奋;第二,一定要比他更聪明;第三个,一定要学会投降。投降就是要学会撒娇的能力的,因为所有的男性都有怜香惜玉的心境。”

所以,王潮歌不断坚持:“第八个,第九个‘印象作品’是一定要往下做下去的。”人们开始欣赏这样一朵傲立玫瑰:她是一名成功的导演,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重要创意人之一;她是印象铁三角的唯一女性;她是一家艺术公司的创始人,探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之路。

(重庆卫视《民生》栏目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海外投资法律风险防控备忘录 下一篇:十年,感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