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庭标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品质

时间:2022-09-02 10:05:30

赵庭标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品质

14年前,也就是2001年,我来到南京市教研室工作,组织上安排我参加当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审题工作,在中考命题现场,第一次认识了赵庭标校长。从他命的题,到数学的理解,我觉得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思维敏捷,做事严谨,视野开阔,风格鲜明。这么多年下来,他不断学习,不断吸纳,已经成长为南京名校――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长。

一、爱和智慧的教育情怀

1982年,年仅17岁的赵庭标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从此步入了数学教学的神圣讲台。33年来,他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数学,先后担任班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执行校长,现任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在与赵校长的交往中,我不断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事业那种近乎宗教般的情怀,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全心全意地把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

赵庭标是充满教育智慧的。正因为这种爱和智慧的教育情怀,才会有他对“素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针对“如何推进素养教育”这样一个重大命题,他号召全体教师一定要态度端正、认识到位、落实有力,将这样一种学生、对学校、对社会有益的教育深入开展下去。他自身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同时注重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借助于省内外教育专家的智慧,让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高、真、活、融”的教学风格

1998年,身处偏僻农村中学的赵庭标,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这次活动,使他得到了磨练和升华。此后,他不断锤炼自己,在一次次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中,逐渐成长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如今,走上校长岗位后的他,仍坚持站在课堂教学第一线。在33年的教师生涯中,他倾心课堂,逐步形成了自己“高、真、活、融”的教学风格。

高――课堂立意高远。课堂给人高端大气的感觉,能站在教材编排的知识系统和人的发展高度进行整体教学,而不是孤立地一课时一课时零散教学。

真――教学过程自然。能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对研究问题的数学方法能连贯一致,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活动经验,学会思考。

活――学习方式灵活。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融――师生情感融洽。语言精炼、幽默,师生平等交流,追问递进。坚持激励性评价,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学生思想自由,期待上他的课。

他教育思想朴实,教学过程夯实,教学手段踏实,教育效果务实;教学始终以学生为本,在活动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不断提升教学品质。作为数学老师,他经常问自己:“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他认为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提升数学素养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关注过程教学,挖掘知识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活动,把它呈现出来、总结出来,让学生自主体验,积累经验;这就需要重视整体教学,在知识内容上加强系统关联,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一以贯之,在情感态度上坚持理性精神,站在人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教学。

三、受人欢迎的教育品质

我最近一直都在思考教育品质是什么,为此也申报了国家课题。从赵校长身上,我思考到教育品质就是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让学校教育成为人人欢迎、人人喜欢、人人向往的教育。我认为他的教育是有品质的。要做到有品质的教育,作为校长,他认为教师要想在专业成长之路走得更远,就必须增强教师的内驱力,不能只靠外力,不能统一“尺寸”,要尊重个性差异和特征,做到“面、线、点”相结合。“面”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做到,这是一种规范,不能含糊;“线”就是引导教师分层发展,让教师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多个发展班或社团,根据共性,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点”就是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一对一的帮扶,使有的成长为名教师,有的成为优秀班主任,有的成为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教练员、作家教师等,呈现百花齐放的场景。

“对学生负责,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和“对教师负责,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了他的思想,并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肖林元,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210000)

上一篇:谈新课改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