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性欠薪不可逆来顺受

时间:2022-09-02 09:50:09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加班;比加班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免费加班。”

超时加班是为了生存

阿勇一脸疲惫地走在大街上,他头有点晕走路有点晃,两天没吃东西了,兜里的钱只够买回家的汽车票。他很后悔,不该不听家人的劝告出外打工。原本以为在外的工作机会多,自己年轻有力气又有点文化,多挣点钱不成问题。哪知,老板都那么黑心,自己没白天没黑夜的干,还要被克扣工钱。到后来,阿勇超时的加班加点干活,已不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生存。

阿勇的家在丽江,当地旅游业兴旺,家里靠经营客栈日子也还过得去。也许是客栈的事不用阿勇操心,轻闲的他很喜欢泡在网吧里看外面的世界。他总觉得自己还那么年轻,应该到外面闯闯世界,现在都讲流通,不管是有才的还是有力的,都到外面打工,自己何不也出去打工呢?

不顾家人的劝说与反对,阿勇执意收拾行囊要走,听说东莞不错,就去那里吧。

到了东莞,阿勇发现自己的那点文化不算什么,但年轻就是本钱,而且大大小小的工厂时常有招工的。要进工厂,人家也不逼你,先交点押金就行。干着干着,阿勇发现厂里的条件很差,吃的住的都不行,干活要玩命,且不说工资不按月发,就是发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算的,七扣八扣实际拿到手上没几张票子。一气之下阿勇要走人,人家也不拦你,就是押金不退,你还白干了活,反正“找活干的人多得很,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也不知换了几家工厂,倒把阿勇身上的钱折腾光了。走投无路之际,正好一个家具厂招工,他就交了50元钱进去了,至少有个地方住,有地方吃饭。

但最让阿勇难以承受的,是常常要熬夜加班:“那里绝大多数的工厂都要干12个小时,一般是上午8点到12点,下午1点半到5点半,晚上6点半到11点半。如果遇到赶货就要干18个小时甚至更长,通宵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打工一天睡不够6个小时,开始时体力好还能撑着,时间一长人容易疲劳,就感觉身体受不了了,就是机器也要休息呀。既然决定了出来打工,累点苦点我是不怕的,适当的加班我也能接受,但工资也要相应提高才行呀。”阿勇和一些工友也曾经向劳动部门反映过,但他们就算来了也不管用,等他们一走工厂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后来大家似乎也认命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投诉的。而且在劳动部门来调查时,老板说都是工人自愿的。这也没说错:“一个工人不加班,也许能拿到500或600的月工资,除去吃饭、日用品什么的,一个月也剩不了几个钱,再被老板扣来扣去的就更少了,有时连吃饭都不够。而且工厂里是通过计件来算钱,你不加班那么低的工钱能活吗?大家只有‘自愿’加班。”

这样的事在那里的工厂很普遍,虽说有《劳动法》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大家也只能想一想,谁也做不到:“就说加班工资,老板不给,我去告他,要找律师,要花钱,要花时间,能不能要上还是个问题。再说我们也没钱请律师,有那个告他的时间我还不如去加班加点挣点钱实在。更何况你去告老板,工作就保不住,没了工作饭都没得吃,你还能告谁?”

老板,别把加班不当回事

小岚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加班是常事。尽管她每天都希望能减少工作量,但公司的业务发展容不得她有半点轻闲。公司里很多人都对加班“深恶痛绝”,可是又觉得没有办法,谁让自己是上班族呢?

老板也说:“年轻人加点班是很正常的事,这就叫做敬业精神,更何况加了班还有加班费。”

小岚有时要工作十小时以上,中午吃饭的时间总被客户占用。别人享受晚餐时,她正对着盒饭郁闷;别人正在泡吧休闲,她还在对着电脑工作;别人长假开心的旅游,她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她忙得甚至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下班前的时间最让人提心吊胆,不知道老板会不会又叫着她的名字说:“小岚呀,有个客户比较急,你看是不是你来处理一下?”一副千斤重担非你莫属的样子。看着老板“信任”的目光,她还能说啥,只能把与朋友约好的聚会又推掉,身后留下一片骂声。

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手机必须开机,时刻等待召唤,接受老板对他们“敬业精神”的考验。她和同事大都“为工作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没商量”。连拉夜活的出租车司机都找到窍门了,晚上会有车在国贸中心附近候着,拉他们回家自己也赚点省心钱。

至于老板说的加班费,要么少得可怜,要么根本就没有。按规定,要加班先填个申请单,以此计件,可很多时候活来得太突然,或是老板临时加派的,催着你赶快开工,恨不得立马就出活儿,老板也会哄着说:“单子以后我再给你补上,我知道你加班了,我认。但工作第一,客户为重,你先抓紧时间搞设计。”等到发工资的时候,这些都变成了我们“分内”的事,老板一句“年终一起奖励”就算了结了。公司还规定,如果加班到十点以后,公司可以报销打车费,但往往不到十点,老板就会出现,“善意”地劝大家收工,赶快回家休息。万一实在做不完要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也不能迟到,否则按制度该罚多少钱就得罚多少钱,要严明纪律。

唉,每天都有一大堆工作在等着你,下班时还未做完,加班没商量。碰到老板高兴,夸你爱岗敬业。赶上他气不顺,主动加班就成了效率低下,别说加班费,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人家都说像我们这样的人,衣着光鲜,工作体面,薪金丰厚,衣食无忧,过着舒服惬意的日子。其实衣着光鲜是老板的要求,工作体面是外部的包装,薪资丰厚是纯属虚构,与我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比例。也不知公司里是谁总结的,“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上班女人被当男人用,男人被当民工使。最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更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免费加班。”真是深刻呀……

链接:

小华:建筑工没有加班费

我和几个老乡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为了赶工期,包工头常让我们加班加点地干,有时要干12个小时。我们想,多干多挣点钱,这样的苦我们还是受得了的。

没想到拿钱的时候,包工头还是按照当初口头协议的那样,每天40块钱算工资。我们说每天从早干到晚,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包工头却不给加班费,太不公平了。包工头却说我们大惊小怪,建筑行业有其特殊性,加班加点是正常的,他按天数给我们算工钱,而且也照付了,没什么话可说。要说这40块钱里面,也已经包括了加班费在内,而且我们已经拿了钱并签了字,证明我们已经默认这种付薪的方式,再要什么加班费就纯属无理取闹。

小颖:被克扣了钱只能忍气吞声

我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节假日加班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却很少能按规定拿到加班费。不仅如此,我平时极少能正常下班,经常要多加两个小时的班,多数周末都在公司度过。

五一期间我加班3天,按规定至少应拿700元加班费,可最后老板只给了我200元。

手里拿着钱心里却在生气,我辛辛苦苦的干,这么点钱就打发了?老板还口口声声夸我是业务骨干,为了这句话值吗?可是不加班,工作任务完不成,还要被倒扣钱。有时真想不干了,可到哪里不是一样?想一想也只有自己忍了。

小江:老板玩猫腻,就应理直气壮去讨薪

我在一家企业当主管,大小也算个中高层管理人员。当初聘任我时说好是年薪12万,年终奖另算。可到年底我算算,年终奖没兑现不说,我的工资也就兑现了2/3。

我很生气,但朋友劝我说算了,这家企业效益不错,能找到这样的工作我应该知足了,有的人谈的时候年薪多高多高,到最后也许只能拿到一半。或者是再等等看,企业会不会过段时间又补发给我。

类似我这种遭遇欠薪还逆来顺受的事,以前听说过,年终奖无法兑现、工资缩水、“猫腻”年薪制等等,为什么这种事总会发生,一是因为我们这些人有一定文化,爱面子不好说;二是手头相对宽裕,不像民工那样急着等米下锅;三是欠薪“隐性”化,老板付了部分欠了部分,至于欠了什么、欠了多少,则比较模糊。更主要的是现在工作难找,同样的报酬你不干有大把人要来,你不为自己的饭碗着想?老板正是利用了我们的这种心理,有意无意地欠薪,开始也许是试探性的,见你没反映便得寸进尺,能减则减,能省则省,并且心安理得。

我们的身份虽说不同于民工,但在老板面前依然是打工一族,为什么就要忍气吞声,为什么就不能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讨薪呢?

声音:

――打工者首先要知道加班工资怎么支付,是否应该支付。加班工资有的是计件、有的是计时,劳动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在生产型企业,用计件的方式比较多,劳动者认为我做得越多拿的越多,这无所谓加班工资的问题,这是误区,超过8小时的计件方法按加班的算钱法来计算。

最主要的问题存在于中小型企业、手工作坊的比较多。在地位上,打工者跟企业来讲是一种弱势,他不敢跟企业较真。这个是最大的矛盾,这不是靠一时能够解决的,这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了。

但打工者还是要有个自我保护意识,在打工前一定要明确劳动时间、劳动支付方式、工资是多少、年终奖金怎么计算、加班费怎么支付,而不是说稀里糊涂什么都包含在一块,还有试用期是多长、有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动保护条件、福利等等,都要具备。一定要用书面的方式,举证也方便,口头是没有办法证明的。

这不是个人行为,要工友团结起来,不然告到劳动局老板把你开掉了。个人力量是有限的,特别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打工者换个角度来看,今天你的工友遭受损害,如果不团结维护大家的利益,那明天可能损失的是你自己,只有大家一起团结起来才能把事情解决掉。

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途径,不是唯一途径,还有很多。比如法律上的援助,这也是劳动者经常考虑到的问题,工资本身微薄,再去支付一部分律师费,再支付相关费用不太可能,所以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法律援助机构。还有很多的劳动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寻找媒体,毕竟企业要发展还要讲究信誉度和形象,他们会寻求媒体的帮助。总之,要靠各个机构一起来做。

――薪酬权益在你手,据理力争要开口。要回加班费之类,绝不是老板的施舍或人情。公司企业的职员们须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对“隐性欠薪”提高警惕,在与公司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要求在合同中写明劳动报酬数额、支付方式及支付形式,越明晰越好,免得让老板钻空子。

当老板提出“少发钱”、“缓发钱”时,不要被老板的理由和补发承诺打动,应让老板就少发的数目开欠条写明少发的金额,真打起官司来可作书面证据。出现被拖欠情况后,不仅要敢于维权,而且要善于维权,比如,先婉转地对老板作提醒,如老板无动于衷,则暗示有下一步行动的可能,最好握有合同、欠条等书面证据,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静静的河湾 下一篇:老温的米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