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氧化锌糊剂根充治疗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2 07:11:08

摘要 目的:探讨碘仿氧化锌糊剂根充治疗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糊剂充填治疗,并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年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3.9%VS78.8%),且P

关键词 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碘仿氧化锌糊剂;根充治疗

乳牙根尖周炎是引起儿童牙齿疼痛和牙龈肿胀的主要病因,对于该病的治疗根管填充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且效果显著,但是临床填充材料较多,选择一种合适的填充材料对疗效有重要作用。我院近年来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根充治疗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60例,所有患儿临床检查以及x线片等检查明确诊断,且牙根处于稳定期,无明显吸收,同时为多次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60例患儿共计66颗患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3颗患牙),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0岁,平均(7.6±1.3)岁,其中前乳牙4颗、第1乳磨牙16颗、第2乳磨牙13颗;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9岁,平均(7.3±1.6)岁,其中前乳牙3颗、第1乳磨牙15颗、第2乳磨牙15颗。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牙分布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根管充填治疗,观察组充填物选用碘仿氧化锌糊剂(碘仿粉和氧化锌粉等量,并加用丁香油调制成黏稠糊剂);对照组充填物选用氧化锌糊剂(为氧化锌和丁香油调制而成的黏稠糊剂),两组所有充填物均在应用时现调。术前常规拍摄x线片,了解患牙的基本情况,常规去龋备洞、开髓、根管预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根髓和坏死组织,通畅窦道,伴有急性炎症者行给予开放引流,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的应用。注意在遇根管不通畅时切勿强行通过,应边提插边荡洗,并在将根管干燥后无异味者行根管填充。观察组将现配制好的碘仿氧化锌糊剂,用扩大针调好后插入根管至根尖1/3处,用小买棉球均匀加压,边注入边缓慢退出,直至糊剂从窦道口溢出为止。对照组采用配置后的氧化锌糊剂填充,填充方法同观察组相同。两组均给予常规垫底,并常规修复牙体缺损。

观察指标:对两组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叩痛、松动,窦道消失,x线片显示根管内充填完整;②有效:患者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明显叩痛和松动,窦道基本愈合,x线片检查根尖周阴影明显缩小;③无效: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叩痛明显,x线片检查根尖周阴影无明显变化或甚至扩大。以治愈和有效判定为治疗成功,无效判定为治疗失败。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应用X2检验;P

结果

近期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9%、90.9%,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远期疗效: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为期2年的随访,对两组治疗2年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9%、78.8%,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

讨论

根管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根尖周围病变或促进根尖病变的愈合。而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选择良好的根充材料置管重要。

氧化锌糊剂是一种传统的根充材料,因其杀菌作用强、无损害、组织刺激小、易导入根管且价格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单纯氧化锌糊剂也具有不易吸收的特点,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能完全保证疗效。同时临床有研究发现,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达小管长度1/3,并认为根管的扩大和冲洗也很难除尽,因此,选择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填充剂尤为重要。而碘仿作为一种杀菌防腐剂,具有防腐、祛臭、减少渗出的租用,可缓慢溶解于组织中,持续作用显著,因此碘仿与氧化锌共同配制,再加用丁香油调制成糊剂可改善单纯氧化锌糊剂的不吸收性,同时两种材料的配伍应用可起到杀菌和减少炎症渗出的作用,并可促进肉芽的生长,进而促进窦道闭合。同时从本组资料结果也可看出,尽管碘仿氧化锌糊剂和氧化锌糊剂填充在近期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给予碘仿氧化锌糊剂治疗的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上一篇:电力调度在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关于变电检修与运行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