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幼儿教育专业生实习前准备

时间:2022-09-02 06:53:58

探微幼儿教育专业生实习前准备

一、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适应能力较差

顶岗实习之初,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希望能够做好各项工作与没有自信心的矛盾,加上职业技能的欠缺,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时不能适应,造成实习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出现退缩现象,失去做好幼儿教师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二)专业认知偏差带来的实习倦怠

提到“幼儿教师”,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就是照看小孩子的活”。可以说这种传统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既然幼儿教师只是一种简单而低微的“活儿”,就无所谓理想、发展,引发了职业前景暗淡的消极思想,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积极性,产生实习倦怠。

二、解决途径

为了确保顶岗实习成效,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很明显。要达到定岗实习的预期效果,除了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还必须重视校内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即从学生入校到顶岗实习前,必须从多方面为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学生的校内培养应该包括激发专业认同感、提高职业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职业发展等。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专业认识,激发专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应该从学生进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准确认知、提高专业认同感。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基本的认识;通过专业课程,让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加深专业认识,逐步激发专业认同感;通过邀请专家名师、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到校做讲座、开座谈会的方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有更加具体、深刻的认识。同时与专家、与来自一线的园长、优秀的幼儿园工作者的互动交流,更能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热情,并能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地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加强实际训练,做好职业能力准备

怎样缩短从校园走向实习岗位的心理和思想的转变呢?高职院校除了给学生以明确的实习目的和要求外,还应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幼儿管理等方面给予切实指导,尤其要加强学生的从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好实习前的职业能力准备。设置合理的实习体系:见习让学生初步亲密接触幼儿园,了解真实的幼儿,切实感受幼儿园工作环境,为今后专业学习和努力指明方向。教学实习中多岗位锻炼,提高学生与幼儿沟通的能力、教学实践、班级管理能力,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建立实训室,设置专用周:由专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进行指导,强化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举办专业技能展示,提高学生作为准幼儿教师的信心感。

(三)加强职业发展指导

1.职业道德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面对的是独特的幼儿,这就要求他们搞好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这样工作的时间更长,内容更繁琐、压力更大。对刚踏上幼儿教师岗位的实习生来说,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是不可能在实习中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这种职业精神的培养不是在工作岗位上才开始,应该从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就开始。高职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培养敬岗爱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2.专业发展指导

开设专门的专业发展课程,实际而科学地向学生介绍学前教育专业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职业现状与前景、幼儿教师发展出路、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等命题,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顶岗实习的过渡阶段,规划其个体的职业发展阶段,有助于学生树立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克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倦怠问题,为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适应能力的培养

适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心理准备开始,开发心理教育课程资源,重视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岗位。俗话说“有备而无患”,在校期间做好顶岗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能更有效地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照会 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试析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课的对策 下一篇:新入园的幼儿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