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丝结构和耐加工性对卷烟端部落丝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02 06:52:32

烟丝结构和耐加工性对卷烟端部落丝量的影响

【摘 要】为降低卷烟端部落丝量,进一步提升卷烟质量控制水平。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烟丝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得出烟丝结构均匀性和耐加工性是影响端部落丝的关键因素,烟丝整丝率>83%,碎丝率90%,可以有效控制卷烟的端部落丝量在5mg/支以下。

【关键词】卷烟 烟丝结构 耐加工性 端部落丝量

卷烟端部落丝量即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数量的试样在翻转过程中从试样端部掉落的烟丝量,以毫克/支表示。测试过程是模拟卷烟成品出厂之后的运输、销售等环节所造成卷烟端部烟丝掉落的实际情况。该指标原理上和空头相似,但对卷烟加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不但受烟支中碎丝率、含末率影响,而且和来料烟丝烟丝结构和耐加工性密不可分。为此,通过试验对烟丝结构和整丝率变化率与端部落丝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到了关键影响因素,确定了控制指标,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试验材料:“黄金叶”某规格卷烟成品烟丝;相同规格的卷烟纸、滤棒、接装纸。(2)试验仪器:ZJ19卷接机组(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DT卷烟综合测试台(美国KC公司);电子天平(感量:0.001);YQ-2烟丝结构测定仪(郑州烟草研究院); YDX-Ⅱ型端部落丝测试仪(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前先调整试验机台各项参数,使卷烟单支重量、长度、圆周等指标在标准范围,20支重量里外排重量差小于0.2g。

(2)试验用同一柜烟丝,待生产稳定后,每隔1小时分别从出柜口和卷烟机跑条处取烟丝约1.5kg,检测烟丝结构、填充值、含水率等指标,共取样6次;同时从卷烟机出口随机取烟支样品300支,用于检测端部落丝量及烟支物理指标,共取样6次,每次取3组,取平均值。

3 结果与分析

3.1烟丝结构与端部落丝关系

(1)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整丝率对端部落丝量有显著影响,随整丝率增加端部落丝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数据上看当前整丝率明显较小,且波动很大,是影响端部落丝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折算烟丝整丝率从进柜到出柜下降约3%左右,由此推断单从整丝率指标来看,加香后整丝率大于83%可保证端部落丝稳定控制在7mg/支以下。碎丝率与端部落丝的关系整体上呈正相关,碎丝率越低,端部落丝也越低。但从表1数据看碎丝率指标当前完成较好,不是影响端部落丝指标的主要因素。

(2)从图2中可以看出,跑条烟丝整丝率和端部落丝呈负相关,随整丝率增加端部落丝下降,跑条烟丝整丝率大于71%下降明显。跑条碎丝率在4.3%以下端部落丝下降明显。但从表1数据看,跑条碎丝率不是太高,不构成重要影响。

表1 烟丝结构与端部落丝对比表

序号 出柜整丝率 出柜碎丝率 填充值 水分 跑条整丝率 跑条碎丝率 端部落丝量

1 77.2 2.7 4.95 13.13 68.7 4.3 7.65

2 81.5 1.6 4.94 12.62 72.7 3.5 4.32

3 80.1 1.77 4.89 12.86 69.6 4.33 7.0

4 79.5 1.9 4.58 13.14 71.4 4.24 6.42

5 80.4 1.7 4.52 13.12 69.8 4.32 6.35

6 76.13 2.87 4.56 13.19 64.7 4.82 7.96

图1 来料烟丝结构和端部落丝量关系图

图2 跑条丝烟丝结构和端部落丝量关系图

3.2 烟丝耐加工性与端部落丝关系

(1)从图3中可以看到,反映烟丝耐加工性的整丝率变化率与端部落丝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从量上看,整丝率变化率在89%以上时端部落丝都在标准之内。

(2)从表2中看,从出柜到烟枪烟丝造碎较大,整丝率降低都在8%以上,最多达到11.43%。由上面分析可知烟枪出口整丝率(跑条烟丝)对端部落丝有显著影响,烟丝在这个过程造碎大使烟枪出口整丝率降低明显,对端部落丝造成较大影响。

表2 烟丝耐加工性与端部落丝对比表

序号 整丝率降低 碎丝率增加 整丝率变化率 端部落丝量

1 8.5 1.6 88.99 7.65

2 8.8 1.9 89.20 4.32

3 10.5 2.56 86.89 7

4 8.1 2.34 89.81 6.42

5 10.6 2.62 86.82 6.35

6 11.43 1.95 84.99 7.96

图3 整丝率变化率与端部落丝

3.3 烟丝造碎环节分析

(1)从测试数据看,从出柜到烟枪出口整丝率降低了11.99%。其中长丝率降低了17.77%,中丝率增加了5.77%,短丝率增加了9.58%,碎丝率增加了2.33%。由此可以得知约60%的长丝都变成了短丝,这是造成端部落丝的主要因素。

(2)从变化量上看,从出柜到风送整丝率降低最多。从出柜到烟枪整丝率整体下降了11.99%,其中经风送降低了7.26%,经卷烟机后身降低了4.73%。由此可知风送环节是形成造碎的主要环节。这个环节长丝降低了9.05%,中丝只增加了1.78%,碎丝增加了1.41%,而短丝率增加了5.54%。由此可见风送环节造碎较大,需要重点控制。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分析和相关检测,要降低烟支的端部落丝量,提高烟丝耐加工性、减少造碎、改善烟丝结构是降低烟支端部落丝量的主要因素。在过程控制中,需从改善烟丝的耐加工性能性能入手,提高烟丝结构水平,使烟丝整丝率>83%、碎丝率90%,可以有效控制卷烟的端部落丝量在7mg/支以下,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上一篇:浅论我国连锁企业经营定价管理策略 下一篇: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