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一桌棋

时间:2022-09-02 06:11:23

在经济高度发展、企业林立的当今世界,良好的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而管理好企业的关键便是企业的领导者,因此领导者是否有过硬的领导才能便成了重中之重。领导者要面对的是自己的下属,如何能让自己的下属为企业很好的服务呢?本文将通过空城计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博弈来分析“雇员”的处境和心态,以此来给领导者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再现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2500名士兵。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羽扇纶巾、两个小书童、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香弹曲。司马懿到了城下见到这般阵势,以为其中有诈,便自引兵退去。

二、博弈分析

2.1处境分析

看过三国演义,书中说诸葛亮知晓司马懿生性好疑,再者司马懿也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诸葛亮又是如神一般,因此诸葛亮料定司马懿必不敢进西城。且不说他诸葛亮说的对与否,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实际情况。西城只是偏僻山乡的一座小城池,城不大不说还没有高墙深壑,顶多是存放物资的地方,毫无优势可凭。司马懿说恐其内有伏兵,偌大一个城就算里面站满了蜀兵又能有多少?司马懿可是手握15万大军!再说诸葛亮,仅凭司马懿多疑就敢这么做显然不符合逻辑,司马懿又不是变态的多疑,多疑也可以试探的进攻或者说是冒险的进攻一次。又司马懿手握15万大军,再怎么样的埋伏也是扛的住的。诸葛亮完全是因为用错了人而丢了战略要地街亭,这完全出乎诸葛亮的意料,而且又极具突然性,诸葛亮完全没有防备,蜀国的军队主力应该都派往前线和战略要地而不会是这个后方的小城西城。司马懿突然而至,从其他地方紧急调救兵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能的,短时间内又在西城内设置防御措施或是陷阱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西城设伏纯属无稽之谈。所以,司马懿不攻必是另有所惧,诸葛亮也正是仅仅的抓住了司马懿的心理,准确无误的知晓司马懿会怎么做,所以才会摆出一桌空城计。

司马懿所惧何事?那便是:狡兔死,走狗烹。假设司马懿攻进西城能杀死或是生擒诸葛亮,他会有什么收益呢?也许有人会说收益是很明显的,这样一来蜀军必大败,紧接而来的可能会是灭掉整个蜀国,这可是顶天之功啊!可这却忘记了司马懿的处境。话说魏文帝曹丕也是生性多疑,一点不亚于其父曹操。如此一个皇帝怎会容一个才能出众、居功至伟自己又猜忌在心的人好好的活着呢?假如诸葛亮死了,蜀国灭了,那司马懿的用处也就至此终结了。这从魏国无敌患时司马懿赋闲在家并被百般监视就可以看出一二,司马懿也深知其理。他之所以有机会当上三军都督,这全拜诸葛亮所赐,只要诸葛亮一天不死,魏国就一天危机重重,他的位子就有一天的稳固,他怎么能射落自己的福星呢?所以司马懿唯一的选择就是保持现状。而诸葛亮在蜀国那可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令行禁止,连阿斗都称其为相父,他是绝对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这便是对弈双方的处境和心态的不同之处。

2.2收益分析

2.2.4策略选择博弈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完全合作的混合动机博弈,存在两个不同的纳什均衡点(-8.2,-6.2)和(10,0)。对于司马懿,若诸葛亮选择逃走,则司马懿将会不得不选择进攻;若诸葛亮选择空城,则司马懿会选择不进攻。而对于诸葛亮,如果司马懿选择不进攻那毫无疑问诸葛亮会选择空城;若司马懿选择进攻,则诸葛亮只有选择逃走。所以此博弈存在两个不同的纳什均衡点。

但是比较两个均衡点可以看出

上一篇: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时效性与政策系统优化 下一篇:城市老年人健身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