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15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02 04:45:20

羊水栓塞15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羊水栓塞;并发症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产科一种凶险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60-86%[1-2],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故而对于羊水栓塞的预防很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5例羊水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例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30土2岁,孕龄20+4-41+6周,平均37.6±2.2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产妇总数为115,962例,发生AFE15例,发生率1.3/万。

1.2方法AFE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史记录,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无出血性及栓塞性疾病史,且符合以下情况中任何一项者:①典型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呛咳、胸闷、寒战、发绀、低血压、休克、心跳骤停等症状;②产后出血,血不凝,出血量与临床症状不符,同时实验室DIC指标阳性(血小板计数

2结果

2.113例患者羊水栓塞发生在足月妊娠,其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4例,患者死亡1例,全子宫切除3例,次全子宫切除3例,新生儿均存活,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13例患者发生第二产程1例,剖宫产术中3例,剖宫产术后1例,阴道分娩后2小时内8例,分娩2小时以上1例。2例患者发生在妊娠中期引产过程中,1例发生在第二产程,患者植物人状态,最终死亡,1例发生在胚亡清宫过程中,预后良好。死亡率为1/15(6.7%)。

2.2羊水栓塞的诱因羊水栓塞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使用缩宫素产时干预7例,羊水污染6例,宫缩过强5例,经产妇5例,巨大儿4例,使用普贝生引产2例,急产2例,羊水过多2例,前置胎盘并瘢痕子宫2例。

2.3临床表现及预后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呛咳,发绀后即刻出现心脏骤停,其中1例发生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积极抢救3小时后患者死亡;1例发生在中期妊娠引产第二产程中,产钳助产后经积极抢救患者多脏器衰竭,植物人状态,最后死亡;1例发生在第二产程中,产钳助产后行子宫全切术;1例发生在妊娠中期胚亡钳刮术中,积极抢救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11例患者均表现产后出血,血不凝,发生休克、DIC,与出血量不符,经积极治疗,子宫切除4例,无死亡病例,均抢救成功。

3讨论

3.1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本研究中同期分娩115,962例,羊水栓塞15例,发生率为1.3/万,与国内报道相近。

近年由于产科工作者对AFE研究的逐渐深入,从临床表现、诊断到治疗都取得可喜进展,AFE的死亡率由1995年的60%下降到近年报道的16-35%不等[3]。我院AFE的病死率为13.3%,与近年报道相近。

3.2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关于AFE高危因素的研究目前比较权威的报道[4]认为孕妇年龄大于35岁、剖宫产、产钳及胎头吸引等阴道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痫前期及胎儿窘迫为AFE发生的高危因素。也有研究报道经产妇、宫缩过强、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巨大儿、死胎、宫颈裂伤、羊水过多、子宫破裂也是AFE发生的高危因素。我们的病例中使用普贝生引产2例,使用缩宫素产时干预7例,导致宫缩过强5例,急产2例,羊水栓塞的发生与医疗干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缩宫素、普贝生的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控制剂量,避免引起宫缩过强。我们的病例中经产妇5例,巨大儿4例,羊水过多2例,前置胎盘并瘢痕子宫2例,均存在高危因素,故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分娩过程中注意规范操作,防止AFE的发生。

3.3羊水栓塞的诊断及预后羊水栓塞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由于发生率低,医生经验不足,迅速做出诊断有困难。AFE有典型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呛咳、胸闷、寒战、发绀、低血压、休克、心跳骤停等症状诊断并不困难;我院有4例患者出现了典型的临床表现,立即诊断为AFE,给予了积极治疗,但因病情发展迅速,2例死亡,死亡率50%。AFE大多数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产后出血,血不凝,出血量与临床症状不符,同时实验室DIC指标阳性;我院有11例病例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患者以产后出血为主要表现,经积极治疗,均预后良好。

3.4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由于近年医疗水平的发展,羊水栓塞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死亡率逐年下降,丰富的临床知识和良好的抢救条件是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羊水栓塞的防治针对羊水栓塞常见诱因,有以下几类预防措施:①减少产程干预,支持促进自然分娩。②应用宫缩剂或引产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宫缩强度,专人守候,不可造成宫缩过强。③在产妇宫缩乏力时可先人工破膜,然后再静脉滴注缩宫素。④不在宫缩时破膜,破膜后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避免人工剥膜。⑤剖宫产时先在子宫壁做一小切口,待羊水被吸净后再取胎儿。⑥注意高危因素的存在。

参考文献

[1]Clark SL,Hankins GDV,Dudley DA,et al.Amniotic fluid embolism: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registry.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2(8):1159-1166.

[2]Gary FC,Norman FG,Kenneth JL.Williams Obstetrics.21st ed.Switzerland:McGraw-Hill Company,2001:660-662.

[3]Gilbert WM,Danielsen B.Amniotic fluid embolism:decreased mortality in population-based study.Obdtet Gynecol,1999,93(4):309-312

[4]邹丽颖,范玲.羊水栓塞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2):151-154.

上一篇:断指再植病患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剖宫产宫缩乏力术中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