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弈》等五则

时间:2022-09-01 11:46:16

《智弈》

胥英杰、李平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出版

被收购,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被别人收购并不丢人,尤其被有实力的公司收购就更不丢人了。“换股”等现代交易方式实际也不再是传统认知上的吞并,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性联合”。本书叙述了一场没有硝烟却也跌宕起伏的由行业、资本、股东、经理人多方参与的商界并购传奇。在这场多方博弈的游戏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成了最后的赢家,无一输者。本书告诉读者: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是文化。

《稳定与增长:宏观经济学、自由化与发展》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 中信出版社

推行自由化的东亚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宏观经济失衡,由此引发了理论界关于自由化的争论。本书对这些争论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资本市场自由化因地制宜问题。

《韩国病》

[韩]权五勇著 新华出版社

中国正面临许多社会问题,房价、物价、医疗、社会保障等等。看看我们的邻国吧,作者在本书中解析了韩国高度成长带来的后遗症,并探索经济发展的全新解决方案。

《柳传志管理日志》

林军著 中信出版社 2008年7月出版

该书收录了柳传志对战略、品牌、文化、交接班、并购、国际化、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的见解,但这些言论背后都存在着柳传志对政府、对时局的审时度势和必要防备。不难发现,无论哪一个都要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而这无形之中塑成了柳传志的人情练达、世故老练,具有超强大局观和政治才能的一个企业家。

《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成为价值型企业》

陈春花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和陈春花早前两本著作《领先之道》、《超越竞争:微利时代的经营模式》提出过的模型相比,这一次的“价值型企业”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思想脉络的继承和理论学说的延伸。从“领先之道”到“超越竞争之道”再到“价值型企业之道”,种种迹象表明,陈春花有意向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看齐,她的诸多理论学说也是对后者的一种致敬和回应。如果有所区别,区别的也是陈春花更了解中国市场和本土企业,因而她的中国式“追求卓越”更具有实践意义。

上一篇:书道、人生 下一篇:没有喝成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