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

时间:2022-09-01 10:35:14

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

儿童、少年成人化训练在业余体育训练中普遍存在,它严重损害了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拔苗助长”的现象,导致儿童、少年在业余训练中成才率低、淘汰率高等诸多危害。对儿童、少年的业余体育训练,最重要的是科学地控制训练的全过程,使儿童、少年出现的成绩与各方面的基础相适应,与儿童、少年的年龄相适应。重视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打好牢固的全面发展基础,通过多年的、系统的、全面的身体训练,促进儿童、少年健康发育,全面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和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掌握多种运动基本技能,为今后高水平的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学习多种运动技能。

一、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

从多方面材料的综合分析,人体各项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不近相同的。平衡能力6-8岁,反应速度9 -12岁,移动速度(男7- 14岁,女7- 12岁), 力量素质13 - 17岁,灵敏性10 - 12岁,柔韧性8- 12岁,协调性10 - 13岁,耐力素质16 - 19岁。 针对儿童、少年不同阶段,各种运动素质的敏感期,在训练负荷,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安排上应各有侧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速度素质训练:速度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表现形式有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反应速度。提高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而步频取决于协调能力,步长取决于力量。由于7 - 14岁动作频率提高快,所以在速度训练中,提高协调能力的训练和负荷要占较大的比重,1 4岁后要提高步长,就必须加强力量训练。在速度训练中,无氧训练应加以限制,心率在1 8 0次/分以上时,增大强度就必须谨慎,时间要短。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手段宜采用一些自然快速动作,如各种追逐性游戏、短程接力赛等,发育期后可逐渐增多发展速度、力量的练习。

2、力量素质训练:儿童、少年的骨骼特点是软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虽然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力量训练应多采用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练习,以克服自身体重和持轻器械的练习为主,一般到1 5岁以后,才进行专门的力量练习,16岁以后逐渐采用最大力量负荷的训练。在少年儿童力量训练中,多做成组练习,注重协调发展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发展薄弱环节的肌肉力量,要重视发展小肌群的肌肉力量,多采用动力性练习,不宜采用静力性练习。

3、耐力素质训练: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一般是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有资料显示,3分钟最大强度活动,9岁儿童的工作能力只达到成人的40%,12岁为65%,15岁少年可达成人的92%,这是因为儿童、少年所能负担的最大氧债量较少。因此儿童、少年从9岁就可以进行耐力训练,但是9-13岁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无氧耐力的发展应在青春发育期后进行,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无氧耐力的要求。对儿童、少年进行有氧训练的负荷以150―170次/分钟脉搏为最适宜状态。通常采用长时间的越野跑、球类运动、公路跑等。

4、柔韧性素质训练:7-8岁的儿童各个关节具有较好柔韧性和灵活性,可塑性能强.是发展柔韧性最好时机。发展柔韧性多采用伸展肌肉的柔软体操练习,肋木练习,拉长肌肉、 肌腱、韧带的技巧练习,做劈叉、跨步、 坐或站的各种屈伸和伸展练习。

5、灵敏和协调性素质训练:灵敏素质的发展和协调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应加强对儿童、少年多种多样动作技能的训练。儿童、少年的灵敏训练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定向能力以及听觉、视觉与反应能力。灵敏训练注意力高度集中,易疲劳,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并要同其它素质练习交替进行。

二、学习多种运动技能:

1、进行跑、跳跃、投掷和教学与训练,掌握跑、跳跃、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特别重视学习和掌握与专项密切相关的一些项目,如跳远、跨栏的技术。但无论从事什么项目的训练。都要重视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跑的技术。

2、专门性练习:通常采用田径运动各专项的单个动作,部分动作之间或一贯动作之间的“衔接”,可以是带器械加实心球、沙袋等也可以是徒手练习,可以降低难度如下坡跑,轻重量投掷,也可以是增加难度条件如上坡跑、顶风、负重下进行练习。

3、从事其他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足球、篮球等,它不仅可以使儿童、少年运动员掌握多种运动技能,而且能增加训练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4、活动性游戏及各种练习组成的综合性练习。训练课的内容带有一定趣味性和游戏性,多采用综合性练习。可以增加练习量使机体逐渐适应和习惯于不断提高运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目的。

三、儿童、少年基础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教练员要了解身体素质增长的“敏感期”规律,不失时机,有目的地发展田径运动中必需的身体素质。

2、贯彻以速度、技术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成绩最终都取决于速度和技术。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看,神经系统是发育最早、最快的系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速度素质要在此时发展并达到高水平。

3、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跑能发展有氧、无氧能力,跳跃能发展弹跳力和高速中快速、有力、准确的起跳能力,投掷能发展加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因此基础训练必须结合田径运动专项的特点,走全能训练的道路,全面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

在基层田径训练中,我们应本着“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那种成人化训练,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多年有针对性的系统、合理的基础训练才是儿童、少年成才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在基础训练中下功夫,充分挖掘儿童、少年的潜力,合理、科学地确立最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作者单位:灌南县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技校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摆脱功利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