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01 09:26:18

导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导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导乐无痛分娩,分娩时采用非药物分娩镇痛的导乐仪,对照组产妇分娩时采用常规处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临床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4.63%和52.24%,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分娩;镇痛;导乐无痛分娩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015-03

导乐无痛分娩指的是在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中安排一名具有生育经验的护士陪伴产妇,指导产妇,并为其提供心理、感情、生理等各方面的服务,从而缓解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帮助其建立成功分娩的信心,使得分娩顺利完成[1]。导乐无痛分娩作为一种相对人性化、先进化的辅助分娩方式,在本院已普及。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导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68例为研究对象,均无产科妊娠并发症和麻醉禁忌证,均为单胎首次妊娠。采用数字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观察组134例产妇中,年龄22~31岁,平均(25.3±2.4)岁;孕周36~42周,平均(39.4±2.1)周。对照组134例产妇中,年龄22~32岁,平均(25.9±2.5)岁;孕周36~42周,平均(39.2±2.3)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处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导乐无痛分娩,分娩时采用非药物分娩镇痛的导乐镇痛仪。产妇进入产房后,由专门安排的导乐护士及其家属陪伴,并安排在专门的陪伴待产室;待产室应保证室内颜色轻松、和谐,环境优雅,空气新鲜;同时由陪伴的导乐护士给予产妇专门的产前指导,使产妇在分娩前主观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告知产妇与无痛分娩相关的内容,让其知晓在分娩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进而消除或缓解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这有助于产妇建立成功分娩的信心;陪伴护士应全程给予产妇生理、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支持,尽量让产妇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同时加强产妇人生角色的转变,让其陶醉在即将身为人母的喜悦中;待产妇宫口开大至2~3 cm时,采用非药物分娩镇痛的导乐镇痛仪,通过D-T脉冲波(核心技术)持续激活人体产生生化反应,待产妇宫口全开后,关闭导乐镇痛仪;若出现产程进展缓慢或无进展、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征象时,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1.2.2 对照组处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会阴侧切前给予1%利多卡因会阴神经性阻滞麻醉。将产妇安排在普通待产室待产,在分娩前后均不安排导乐陪伴,不采用无痛分娩,术中不给予静脉麻醉镇痛,由当班助产护士给予常规听心等检查,观察和记录产程,并给予助产接生;若出现胎儿窘迫等征象时,处理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记录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和手术方式,采用称重法计算两组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记录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1.4 效果评价

镇痛效果评价:采用Muleteer阵痛程度评分法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判定,其中0分表示自我感觉并无明显疼痛感;1分表示存在轻微疼痛感;2分表示疼痛感较明显,但处于可忍受范围内;3分表示患者承受强烈疼痛感,不能忍受,需要立即给予镇痛治疗;4分表示患者疼痛极强,存在昏死迹象;评分时由专门的产科医师依据产妇分娩时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进行评分。镇痛效果:显效为评分在0~1分;有效为强痛或极强痛得到明显减轻,减轻至轻痛或中痛;无效为评分在3~4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镇痛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134例产妇镇痛效果为显效12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镇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79%和100.0%;对照组134例产妇镇痛效果为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114例,镇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4%和14.92%;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4.63%和52.24%,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分娩疼痛属于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女性身份转变前需要跨过的一道坎,若不采用任何措施进行处理,很有可能给产妇带来极强的痛苦,而在当今人性化、舒适化的医院服务模式下,采用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缓解或减轻分娩疼痛,是医院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2]。有文献报道,98%以上的产妇在面对分娩时,都会滋生严重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3],在上述不良心理长期作用下,会让患者产生烦躁、不耐烦等情绪,对产妇的正常分娩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得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含量水平上升,神经敏感度增强,疼痛感加剧[4],也容易导致宫缩乏力,引发产后大出血、难产等严重产科并发症[5-6];同时不良情绪还会导致产妇血压异常升高,这会对子宫胎盘的供血造成影响,导致血流灌注量减少,引发宫内胎儿缺氧或酸中毒[7]。导乐无痛分娩作为近几年来在各大医院推广的一种辅助分娩方法,其临床疗效在诸多文献报道中已经被证实[8],该方法是通过安排专门的导乐人员全程负责产妇的分娩,并给予心理、生理、情感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采用无痛分娩减轻或消除分娩时带来的疼痛感,进而从根本上消除产妇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并尽量让产妇保持舒适的心情,帮助产妇建立成功分娩的信心[9]。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导乐无痛分娩的观察组产妇,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产妇分娩承受的疼痛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同时该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和各产程时间也明显少于和短于对照组产妇,说明在临床分娩镇痛中应用导乐无痛分娩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观察组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较对照组产妇明显提升,有助于医院降低剖宫产率。两组产妇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导乐无痛分娩可靠、安全性高,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谭毅等[10-11]的研究同样表明导乐无痛分娩有助于提升产妇分娩质量,降低产后出血量,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黄琴[12]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但本文还对产妇的自主疼痛感进行分析,因为降低分娩疼痛是缓解产妇不良情绪的最佳手段,这在黄秀美[13]的研究报道中也得到证实。

综上所述,在临床分娩镇痛中应用导乐无痛分娩能明显降低产妇分娩时带来的疼痛感,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进而缓解或消除产妇的抗拒或恐惧心理,提升其自然分娩的信心,这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该方式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这对促进产科质量的提升,体现医疗人性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霍桂珍,杨俊梅.导乐无痛分娩78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1) :29.

[2] 刘运红.导乐陪伴无痛分娩的优越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584-4585.

[3] 黄永秋.导乐陪伴无痛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37(4):279-280.

[4] 彭红梅,马淑艳,张辉.导乐联合PECA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29-230.

[5] 于天瑜,王莉.导乐与无痛分娩26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5):2995.

[6] 滕小英,杨优燕.硬膜外镇痛导乐式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69,90.

[7] 白雁荣 范国义.导乐陪伴无痛分娩临床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507-1508.

[8] 童德清.导乐陪伴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与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20(11):82-83.

[9] 苏琴.导乐配合腰硬联合无痛分娩术对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0,16(18):102.

[10] 谭毅,周慧.导乐陪伴无痛分娩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30,233.

[11] 彭红梅,马淑艳,张辉.导乐联合PECA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29.

[12] 黄琴.导乐陪伴式护理对初产妇无痛分娩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73-2574.

[13] 黄秀美.三种分娩方法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0, 38(5):554-555.

(收稿日期:2014-01-08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小儿健胃糖浆的质量标准研究 下一篇: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