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

时间:2022-09-01 08:16:27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

【摘要】在课外,我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措施,让学生乐在其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关键词】古诗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60-0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大量增加,其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很多学生恰恰是对这种枯燥乏味、苦涩难懂的文章望而却步,加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在接受时的情感状况如何则无暇考虑和关注,以致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经久不绝。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适应现代情感教学的要求,即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那么如何使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使之乐学呢?

1 巧妙切入,引起兴趣

1.1 带入回忆,轻松上阵:昔日所学今在否?从学生所知入手,温故知新,使之乐于接受,实现知识的过渡更新。

如,我在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楼”的诗文,学生很有兴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回答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等,然后我告诉学生,加上将要讲的《滕王阁序》,这就是我国古代人文建筑的四大名楼。本文的景物描写和语言都不逊于前面的诗文。在学习中我们将体会到这一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落霞与孤骛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吧!这样学生就会乐于进入新课的学习。

1.2 故事引入,引人入胜:课堂上我尽可能讲这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古诗文出乎意料的与生动的事例、有趣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如我在讲《鸿门宴》时,先给学生讲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故事,补充了项羽的诗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和虞姬的《和项王诗》――“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又讲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让学生从他的绝唱“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和面目见之”中体会这个悲剧英雄在末路时的悲壮苍凉,在掬一滴同情的泪的同时又会不禁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时学生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再指导他们读课文分析他的悲剧性格就水到渠成了。

2 适时穿插,意趣盎然

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作者大量用典,学生很难理解,虽然课下注释都作了提示,但过于概括。因此,我穿插了几个小故事。在讲到“处涸辙以犹欢”时我给他们讲了《庄子・外物》中的这篇寓言故事,顺便补充了“涸辙之鲋”这一成语。在讲“接孟氏之芳邻”时我给学生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他们什么叫教子有方,并让学生知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理。在讲到“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时,我讲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补充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来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千古绝唱,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的知音难觅。这样学生理解课文便容易多了,也就不再对古诗文敬而远之了。

3 及时补充,余兴袅袅

在讲完课文后,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使他们产生更大的乐趣。

如,我讲完《鸿门宴》,给学生补充了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题乌江》――“胜败兵

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文互补,比较古人对项羽失败的评价:李清照是惋惜,杜牧认为是性格悲剧,王安石则站在历史的高度认为是政治上丧失人心。你是否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有自己的见解呢?又补充了《史记》中刘邦的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让学生在进一步分析中进一步体会项羽的性格悲剧。

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增强了学生分析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世界很精彩!

在课外,我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措施,让学生乐在其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说课内是在播种,那么课外就是在收获。在课外的收获中肯定他们的成功,等于又是在播种,这样,则会“今年花胜去年红”,定时明年花更好!具体方法如下:

(1)展开竞赛,尽显风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古诗文背诵比赛,这样,一方面促使他们珍惜课上时间多学知识,另一方面又会促使他们去汲取课外知识,充实自己,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他们学习的极大热情,不但乐在其中,而且乐此不疲。

(2)倡导引用,姹紫嫣红。学生的作文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块阵地,在批改作文时,我把学生引用的古诗文挑选出来,讲评时读给大家听,依据所引文段的情境让学生品评优劣,表扬引用得好尤其是化用得好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能促使学生努力充实自己的头脑,也增强了作文语言的生动性,同时锻炼了理解鉴赏能力,可谓一石三鸟。这样的课堂也留给了学生尽情展示的空间,使学生乐在其中。

(3)鼓励创作,步步登高。有了上述基础,有些学生不再满足于吸收和使用,而是自己开始创作。学生竞相比试,有的仿写古诗,有的依韵填词,还有的能写出通篇使用古汉语的美文来。真有一种“天下英雄谁敌手”的自信,让人叹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总之,通过课内的教学和课外的补充,已经给学生注入了大量甘泉,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相信学生对古诗文这条小溪感觉也一定会“清如许”。

上一篇:谈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改 下一篇:浅议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