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方能自强

时间:2022-09-01 07:23:44

河南省一考生

文本NO.5

【考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棵小雏菊,每天都有一个小姑娘来给它浇水。突然有一天,小姑娘不来了,小雏菊就想:没有人给我浇水,我可怎么生长啊?经过思考,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于是便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一直向下延伸。终于,有一天,小雏菊找到了水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河南省2010年中考作文题)

日本教育有这样一项措施:将最小仅5岁、最大不过11岁的小孩们送至一个野外营地,让他们从营地出发,穿越山林、河流到目的地集合,途中他们必须自食其力,独自处理一切事务,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种教育方法在我们国家一些人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会叫嚷着反对:“这是胡闹!让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么危险的事是伤害孩子,我要控告!”而日本教育界对这些声音仅报以淡淡一笑。我对这一教育方法举双手赞成,因为这种教育可以锻炼人的自立能力,而我们中国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自立。自立,是人自强的根本。

纵观古代豪杰之士,大多身受贫穷、孤独等百般折磨,亲人又往往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这些人从小就必须自立。汉高祖刘邦亭长出身,家人皆恶其无能而不与其交,他靠自己独自打拼而称王天下;成吉思汗父母被杀,只身流落在外而建立了一番帝业;朱无璋自幼无亲,浪迹天涯而后为明太祖。多位建立天F霸业之人皆以亲身事迹谕人:自立方能自强。

我们需要自立,是因为“好逸恶劳,人之常性也”。人若不自立,事事待人助而为之,那么在面对困境而又无辅助之时,就唯有坐以待毙了,不习惯自己出力的人自然也就不愿也不能自强求生了。在脖子上挂了一圈饼的懒汉便是写照,他由于平时万事皆靠妻子,懒惰成性,故当妻子出门之时,也终因懒得转动而饿死了。

再看阿斗刘禅,我倒认为此人并非扶不起,而是孔明“扶”得太多了才不成器。观魏国五路大军进犯时的少年刘禅,镇定自若,果断地先请出皇太后压住众臣,自己去访孔明。进府后也并未心急火燎地问退兵之计,而是,“静立孔明之侧许久,问曰:‘丞相安乐否?’”语中暗含责备而不失王者威风,何等少年睿智,何等英明果决!惜乎刘备叫他“皆听相父处之”,使他不能自立,养尊处优其人如何不惰,怎能成才?蜀之亡也,孔明亦难辞其咎!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尤其激烈,我们必须靠自己的拼搏,才能求得一线生机。面对优胜劣汰的时代大潮,我们若不尽早走出“温室”,学会自己掌舵远行,则终将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为社会所淘汰。

自立方能自强,这是古人用亲身事例锤打出的警句。日本教育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而采取了必要的行动。作为2l世纪生力军的我们,难道甘为人后?所有想在未来一展身手的人们,自立吧!只有自立,才能让你拥有光辉的明天!

满分亮点

评价一篇议论文,需看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典型,论证是否有力,本文在这三方面都堪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尤其是对“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分析,既独到又精辟,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文章夹叙夹议,有的放矢,分析中颇有些精辟之言,同论点融为一体,很好地起到了证明论点的作用。

(荐评: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余俊)

上一篇:头脑风暴 第12期 下一篇:人生需要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