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09-01 06:26:20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高中地理”具有独特的学科价值,其复杂的知识体系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相关教师可以构建“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建构,鼓励学生积极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借助相关新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撑,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教W。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27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都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彰显自己的学科内涵,关于它的教学研究也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它的知识体系比初中地理更加复杂,加之其本身对学生便有着“逻辑分析”和“理解记忆”的双向要求,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构建知识体系、运用新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应用实践,以及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四个层面出发,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不同知识点的整合和理解。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一些看似彼此独立的知识,其实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对某一地区进行气候分析时,需要综合洋流、地形等因素;而研究某一地区的植被,也离不开海拔、地形、水文等相关要素。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构建、将相关知识版块进行整合分析,本身便是出自一定程度上的学科需要。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要素,引导学生构建出系列的思维导图。有研究显示,相比起单一的数据和文字,人类大脑对图像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明显更高。因此,教师可以罗列出相应的图文表格和图文提纲,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除了“铁路线路”“气候类型”“板块运动”“洋流分布”等必定以图片形式呈现的知识点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以某一区为要点,对其上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等相关因素进行整合,辅以柱状图或卡通图的呈现形式,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复习和理解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应用实践

地理学科本身便与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课程讲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比如,以“长征5号火箭升空”这一时事热点为由头,来引进对大气层相关知识的讲解;针对近年来严重的雾霾现象,让学生思索其中所涉及的气候因素;引导学生运用光照地理和楼房布局知识,检验自己小区的楼房布局和间隔是否合理;结合家乡的河流、地形以及土壤条件,分析家乡的农业发展模式等。

此类具有社会应用意义的知识点讲解以及问题设置,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对其进行思维锻炼的一条途径,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思维拓展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和变现,进而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诉求。

三、擅用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支撑。作为教师传递知识的辅助工具和平台,相关的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得高中地理的知识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同时也能拓展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和渠道。

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地理知识的呈现形式。比如在“ppt”课件中插入动图,呈现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下不同的季风吹向、呈现不同海域的洋流流向等等,使得相关知识的传递更加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宽知识的呈现空间。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群,是网络信息时代给予教育行业的福利,高中地理的相关教师可以对其加以充分的利用。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师生间不限于课堂的信息交流,实现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教学反馈速度。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社群里上传资料和课件、分享相关的网络教学视频链接、布置课务甚至是与学生群体维系相应的情感链接,进而拓展课堂的外延,提高日常教学的有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障高中地理课堂效率的基础。而这一要素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巧,又赖于师生间的良性关系。

(一)基于教师自身素养的课堂氛围营造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某一学科的“价值符号”。一位地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价值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这便要求相关教师对自身的综合素养加以提升。

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对课程知识的把握程度、对教学大纲的掌握情况、对教案的设计能力等。另一方面,相关教师还需重视自身的其他“辅”素养。比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富有洞察力的学生心理观察――此类不被教师重视的“次要”因素,其实决定着课程的传播效果,它们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调动,从而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复杂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

当然,想要在高中地理中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相关教师还可以采用适当的技巧。比如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师青睐的“提问模式”,通过引导性地提问,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促使从学生积极思考、推动课堂进程。此外,相关的“小组合作”“绘图竞赛”方式,教师同样可以对其加以试水。

(二)基于良性师生关系的课堂氛围营造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主动与学生构建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知识的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这种关系的构建,在于教师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将学生视为一个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而非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机器,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心理需要和价值体系,传递出“高中地理”学科所能带给他们的人文价值和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被老师“所关爱”、“所期待”,而非分数衡量下的“优”“良”“差”。从而与教师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的和谐关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想要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出发,在教学模式和技巧、知识体系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创新。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抛弃掉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借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与网络信息环境下的新媒体技术接轨,传递出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应用性,进而实现对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入生活实例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