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红褪尽处原是一抹深情

时间:2022-09-01 06:22:05

这是一个打扮时髦又不显张扬的女子,她有着旧上海画报上那种丰腴而柔和的面颊,烫着当时时兴的小卷发,斜戴着帽子,精致的旗袍外束着西式的咖啡色风衣。她安静地坐在咖啡馆临街的卡座里,若有所思。三年了,自己付出了多少代价,只因了今天这最终的一个目的才显得有意义。她刚才已经把易先生的行踪告知了上级,或许杀手们已经在街道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易先生的到来……

卡座里,王佳芝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小口,然后起身,奔赴她与易先生约定的地点。桌上那只洁白的瓷杯上,留着一抹口红的残迹,艳丽却凄然……

前世今生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几乎凝聚了张爱玲的半生心血。发表之初,有学者认为其有美化汉奸之嫌,从不为自己辩护的张爱玲为此特意撰文《羊毛出在羊身上》,她委婉地写到:“拙著短篇小说《色・戒》,这故事的来历说来话长,有些材料不在手边,以后再谈。”张是何等的冰雪聪明,就此一句,默许了学界一致认为的《色・戒》是有故事原型的,而它的原型就取自当年上海滩轰动一时的“郑苹如刺杀丁默村案”。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以郑苹如为原型的美女中统特务“王佳芝”是怎样施展美人计,利用自己的青春和身体引诱以丁默村为原型的大汉奸“易先生”陷入圈套,然后却又为情所困,放走了敌人,导致暗杀失败。这篇短小的文字,在张爱玲的小说生涯中远不如《倾城之恋》《金锁记》甚至《红玫瑰与白玫瑰》醒目,除了探讨它的政治立场,人们甚少关注为何才情洋溢的张爱玲会为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整整磨砺30年;也不曾深究高傲如她,为何竟为“历史事件”里的主人公们极力申辩。整整30年,一代才女的孤寂和深情,她与大汉奸胡兰成之间的爱恨纠缠,安静地淹没在她灿若星海的作品之中,像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与真实历史事件“郑丁案”中的女主角郑苹如少女时代便成为职业中统特工的身份不同,《色・戒》女主角王佳芝是一个有着狂热爱国激情的单纯女大学生,她亦不像郑苹如那样有着混血儿特征的惊人美貌,她的“六角脸”、弯眉细眼、翘鼻薄唇,似乎更偏向于年轻时代的张爱玲。由于战争的原因,王佳芝被迫独自留在上海无法赴英国与父亲团聚,尔后又随学校辗转到了香港。“原型”郑苹如并没有香港生活的经历,这段故事是张爱玲根据自己的香港生活背景虚构的,而张也曾考上英国伦敦大学,正是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与母亲相聚的机会。

聪明的张爱玲,就这样在“王佳芝”的身体里悄然注入了自己的灵魂。30年后,读懂了《色・戒》的李安说:《色・戒》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他从她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一代才女不为外人所了解的深情与哀伤。电影里,穿着校服怀抱书本的王佳芝独自徘徊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作为学校话剧社的一员,这里是她实现梦想的地方。“王佳芝!”“快上来!”观众席上传来话剧社其他骨干们的召唤,于是她走过去加入了他们的讨论。改变她一生的“刺易计划”由这里开始……直到三年后暗杀计划失败,和同伴们面对枪口时,她忽地又回忆起了这个片段,而那一声召唤,多像是命运在向她招手……

张爱玲相信命运,与王佳芝对那一声呼唤的回忆一样,也有个印象于她是相当深刻的,比如与胡兰成的初次会面。

胡兰成时已在汪伪政府任要职,当他读到张爱玲的《封锁》时,喜不自胜。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充满了好奇,于是回到上海之后便要求以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被婉言谢绝。胡依然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一张字条,乞求爱玲小姐方便时一见。恰好早些时候,胡兰成因开罪而被关押,张爱玲曾经碍于朋友情面同去周佛海家说过情。因此,她是知道他的。

命运就这样把他推进了她的世界!

情深缘浅

女学生王佳芝在应下扮演“麦太太”勾引汉奸易先生并暗杀他的计划时,仅仅只是简单而懵懂地把它当作校园剧的一次现场版表演。她拿捏着已婚女人的风情万种,在她唯一的“观众”面前充分展现着自己的美和诱惑力,她从未想到,涉世未深的自己竟如此真实地进入了角色,甚至爱上了自己的对手。换言之,如果王佳芝真的是她所扮演的“麦太太”,有着爱自己的丈夫和已婚妇女的身份,那么暗杀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得多。

然而,她毕竟只是一个依然怀着爱情梦想的少女。当从没有真正尝试过爱情的她从情场老手易先生深沉而复杂的眼神里读到了温柔的时候,她丢盔弃甲、奋不顾身地向他屈服了。女人最大的渴望是获得爱,作为女人的她,终是出卖了作为特务的她。

对一个女人而言,一份值得自豪的职业或许抵不上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美的男人,更使她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一―这个道理她和她的同伴们从未理性思考过,所以他们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一个是虎,一个是伥,爱情在猎人与猎物之间萌发,必定是悲剧……

而情场老手易先生,竟也真如单纯少女王佳芝一样坠入爱河了吗?故事原型“郑丁案”中的男主人公丁默村,纵横情报领域多年,理性而冷酷,而汪伪高层的身份,让他在上海社交场合游刃有余,他深切了解“花丛”是用来“游戏”的,而“宁为花下鬼”的豪放,他万万没有。这也是当年《色・戒》刊登时引发争论的缘由之一――一个从事情报工作、理性冷静的成熟男人,对一个“欢场女子”动真情,是否合理?

30年后李安给了疑问者们一个很好的答复。

当梁朝伟扮演的易先生出场的时候,给人印象相当深刻:他个子不高,头发一丝不乱地向后梳着,有时长袍马褂、有时西装革履但都显得内敛而严谨;他话很少,多数时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与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太太都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与他的职业有关,他常常会安静地观察别人,那双不大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

从他的出场,我们可以捕捉到太多信息――不高的个头,剥夺了他天生的优越感,使他只能从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中获得自信;汪伪政权的高层职务让他内心蒙上汉奸的耻辱感从而众叛亲离;战争的动荡使他时时产生对未来的悲观和危机感;而行将“谢顶”的中年危机更加剧了这种恐惧……与他前呼后拥的派头和残忍冷酷的作风相对应的是――一个龟缩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敏锐而缺乏安全感的孤独灵魂。

孤独的人是脆弱的。爱情,便从这里入侵。

初识王佳芝,他是通过她的美和她留在咖啡杯上那一抹唇红。那时他对她,只有男人对女人的原始欲望,就如同对他的其他女人们一样。王佳芝只是一个性别符号,没有名字,激情过后将什么也不会在他心里留下。

然而,色易戒,情难防,这个单纯的女子竟爱上了他。这使习惯了孤独的他防不胜防。尤其是当她拿腔捏调在他面前唱《天涯歌女》:“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时,他被触动了:谁不知患难之交恩爱深,而这动荡的社会,岌岌的局势下,谁又真愿与我患难与共呢?那一刻,他们的目光交织着,似乎才真正懂了对方。对一个内心犹如患自闭症的孩子一样胆怯和孤独的男人来说,有什么比一个懂自己的女人更值得他为之动心呢?

如果没有胡兰成,单凭着汉奸丁默村和传说中他“贼眉鼠眼的老色狼”样子,张爱玲或许刻画不出“易先生”这样复杂而又真实的形象。

胡兰成结识张爱玲时已贵为汪伪政府的文化大员,早年潦倒的家境让这个出身底层只身闯世界的文人在挣扎中淡漠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价值观,屈就于汪伪政权。然而,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和汉奸尴尬的政治身份在他灵魂深处的争斗却从不曾停止。如电影里的易先生一样,他依靠权力支撑着自己的尊严,灵魂深处却卑微而猥琐。

张爱玲懂他,所以她笔下的大汉奸褪去了厚厚的伪装,只是一个敏感脆弱需要爱与被爱,甚至让人怜悯的普通男人。当年的张爱玲,便是以这样一份尊他如父、怜他如子的爱去温暖这个比自己大了14岁的男人的吧?就像她写给胡兰成的诗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然而仅仅三年之后,一代才女与文化汉奸的恋情便成为了近代文学史上一抹惨淡的残红――风流的胡兰成另结新欢,张爱玲无法忍受他对爱情的不忠,选择了离开。造化弄人,擅长编写爱情悲剧的女作家为自己的婚姻也画上了一个无奈的结局。唯美如她,未曾对这段爱情说过只字片语,我们只有从胡兰成所著的《今生今世》中《民国女子》去考证。但可以相信的是,这段爱情于张爱玲,确是刻骨铭心了一―临别时,她曾对他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其实枯萎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了。

《色・戒》里,张爱玲用了短短的文字结束了王佳芝为之付出生命的爱情:

“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王佳芝的生命因了爱而消逝了,张爱玲的才情因了爱而枯竭了。

一梦30年。

电影的最后,易先生独自来到王佳芝住过的房间,安静地坐在床上抚摩她留下的痕迹。当他抬起头来,眼里竟饱含着泪水。

“当年,我离开之后,兰成他,也曾为我掉过泪吗?”――这一句,张爱玲不曾问,胡兰成不曾说,但半个世纪以后,导演李安隔着尘世献上了这份迟来的深情……

上一篇:各领 再创辉煌 下一篇:拼租,生活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