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思考

时间:2022-09-01 05:52:01

对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思考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企业依靠高科技获得超越经营对手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过去会计核算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象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而进行改变。在总资产里无形资产所占比例的增大,其地位也越来越显的重要,冲击着传统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等方面。本文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进行了论述,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引入加速摊销法。

一、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这个期限应该由企业根据经济和法律因素确定。但在无形资产的实际应用中它的有限期限比按照相应经济法律因素制定的有效期限短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更新快、所以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时不超过20年,除非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该无形资产有超过20年上限的具体年限。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通常应在其预计可使用年限内等额摊销。因为是平均分期摊销,所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采用直线法。对于摊销年限,准则规定: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过顶的有效年限的情况下,无形资产摊销期应尽可能缩短。虽然不能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越短越好,但至少这样对于企业每年净收益的计算会更加谨慎。

(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无形资产上能反应出经济效益的方式就是通过摊销方法来实现的。无形资产有其使用寿命的,应该在该使用寿命中合理恰当的摊销金额。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从该资产开始使用时,直到不再作为无形资产为止。摊销方法有较多种:双倍余额递减法、直线法和年数综合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企业对无形资产采用怎样的摊销方法,是由预期消耗该资产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决定的。当对预期实现方式未知不可确定的时候就应该采用直线摊销方法。业内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摊销手法的不同规定是在因为面对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

例:假定某股份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专利转让费及所有相关费用2 000 000元,用银行存款一次性付清。该公司购入的专利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直线法进行摊销。该项专利的购买成本为2 000 000元。

购买专利时:

借:无形资产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专利权每年摊销额=2 000 000/10=200 000(元)

借:管理费用 200 000

贷:累计摊销 200 000

使用年限不能准确判断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在每个会计期限内企业应对使用年限无法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尽心一次复核。如若有资料显示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确认,必须立刻估算该年限,同时按照规则处理。

二、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缺陷

摊销方法单一。准则中规定:在会计学中我们知道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在拥有该资产起在可使用的年限里每月计提摊销。这种方法很简单易于操作,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摊销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使用情况。随着科学进步的脚步的加快,无形资产的消耗也会很快,这是因为该损耗是技术性的消耗。所以,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应该只采用一种方法,应该有多种摊销方式。通常我们会对直线摊销有这样一种看法:因为科技进步等原因造成价值损失,可以通过减值准备来减少损失弥补。

摊销价值不能转回。对无形资产已摊销的价值不能回转是准则中明确表明着,但是这对于虽然超过期限但其价值并没有为此减少或者还存有部分价值的无形资产并不起到适用原则,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价值回转应被准则所允许,但是必须要做到的是对回转条件方法有应有的规范,如若这样企业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

三、对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改进

(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引入加速摊销概念

加速摊销法是指将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按先多后少的原则分摊于各摊销期,隔年负担的摊销额呈逐年递减趋势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收益一般前期比后期高,所以引用加速摊销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使用直接摊销法的时候,需要补充在更换新账时,从无形资产收购的日期,原价以及每期的摊销都抄记并入账本里,相对应的去查找,在资产负债表附注里注明以上资料,同时不要漏记对该无形资产的核算原则与计算方法 。为增强加快会计国家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建议引入加速摊销的方法,一些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较大,达到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以百万计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将显着提高,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但这种影响往往是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变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加速摊销法更符合匹配的原则,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相信很难估计的无形资产预计失败的时间点,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加速摊销法。另一方面,与直线法相比,加速摊销法更符合成本补偿的理论,更有利于企业早日补偿成本,更有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具有更高的现实意义。在采用直接摊销法时,应当加以补充,要求在更换新账时,把收购无形资产之日起、每期摊销与原价加以抄录过账,一并查找,并将这些资料以及无形资产的政策、方针、核算原则、计算方法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加以补充说明。

(二)可采用缩短摊销年限的方法

我们知道无形资产收益是无法准确估量的,所以缩短投资回收期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最直接方法,面对具有延期功能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其使用的年限规定可采取国际惯例的假定年限,也就是不能超过20年,但是还有一些无形资产是和固定资产一样要使用加速摊销法来计提的,典型的是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等。这些技术变革的影响,除了考虑使用寿命,应该指出的是,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是特定条件下的项目,可适当采取加速摊销。

(三)新会计准则中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旧准则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其入账价值。新准则中规定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摊销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新准则规定企业在每年年度终审查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当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可见,新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更切实、更具体,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增加研发费用披露的内容。企业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本期研发支出总额,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研发支出数额,无形资产研发成功率,预期研发支出带来的未来资产,对商业机密企业可以不予披露,但应披露研发费的总额;研究开发费用的明晰。由于确认标准和范围的模糊使费用如何准确科学的分类成了一个难点,并且它也是个重点。为了能使报表更好的反应费用,笔者建议,应对研发费用进行细化,课氛围主题费用和附注费用,主题费用反应与研发本身有关的,为研发发生的费用,将其资本化;二辅助费用主要反应研发过程定形成的费用,最终将其费用化。

小结

企业应选用适合的计量方法,且不轻易的改变。本文从无形资产计量与核算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其性质、确认、计量、账务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着重论述了无形资产及其核算的账务处理,并对无形资产计量与核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本文中对无形资产计量与核算进行进一步的探析,通过分析举例来阐述其重要性的观点,更好的讲解了无形资产计量与核算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实际中的应用。无形资产的核算往往是一个企业中会计核算里面重要的项目,企业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核算,完善核算方法,确保其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让企业有更好、更完善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问题的探究 下一篇:物业管理对楼盘销售的影响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