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靓丽展风姿

时间:2022-09-01 05:34:16

一、会摘要,简单扣题

1、直接摘取法:即直接选取材料中某一个句子作标题

例如: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超越了自私,你就刚毅;超越了怯懦,你就会更加自信;超越了偏私,你就会胸怀博爱;超越了挫折,你就会不断进步……超越,实在是非常之举。要求: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以上材料,采用直接摘取法,题可拟为:(1)《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2)《超越,实在是非常之举》。

2、间接摘取法:即从材料中选取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词語连缀成题。

例如: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则作完美的雕塑?”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塑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根据间接摘取法,题可拟为:(1)《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2)《贵在自我雕塑》(3)《自己就是雕塑家》。

二、善补题,化大为小

即添加因素法,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語进行增补,从而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有虚变实、有抽象变具体。

例如: 如以“选择”为话题,在选择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消费选择》《唯一选择》等题;在选择之后添加新词,可以构成《选择挫折》《选择新生》等题;在选择前后添加新词构成《那次,我选择了放弃》。又如:以“体验”为话题,可增补为:《体验失败》《体验孤独》;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为《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诚信,归来吧》等。

对话题作文而言,这种方法很稳妥,不但可保证所拟题围绕话题,且能快速找到较为具体的写作切入口,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或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

三、巧引用,妙趣横生

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熟語、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章的标题。这种方法不但使文题新颖别致,而且能拉近读者和文章的距离。

例如:以“生活”为话题的《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常回家看看》《风雨兼程》引用了歌词或歌名;以“亲情”为话题的《润物细无声》引用诗句,《儿行千里母担忧》引用了熟語,《牵挂你的人是我》《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背起爱的行囊》《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引用了歌词,《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引用麦氏咖啡广告語;以“读书”为话题的《爱你没商量》《想说再见不容易》《众里寻书千百度》引用了歌词化用了诗句;再如,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又如《言必行,行必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话题“诚信”);《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话题“微笑”);《常回家看看》(话题“思念”);《走进新时代》(话题“家乡变化”) 等等。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四、用疑问,巧设悬念

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

例如:以“书“为话题可拟题为:《书的诞辰有几何》《书告诉我们……》《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用问句作题,能一下子抓住阅卷人的心,让人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又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以“环保”为话题)《诚信何日回归》(以“诚信”为话题)《你还会沉默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标题就能一下子勾起人的阅读欲望。

上一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激发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