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趣味和情味

时间:2022-09-01 01:32:54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老师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也有不少老师,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华丽,而忽略了语文应有的味儿,在课堂上故弄玄虚、挖空心思,致使语文味儿变淡了。如何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的引领和预设,在阅读中去体现语文的优美和深度。

一堂好的语文课都是从一段精彩的导入语开始,用精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激起阅读兴趣。

曾看过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散步》时的导入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不足百字的课堂导入,语言简洁,韵律和谐,情意盎然,层次分明,自然得体,堪称一篇短小精悍的评论文章。

在教学《词五首》时,我以诗意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将在词五首中去和古人做一次心灵的对话,去领略词的艺术魅力。梦回唐宋,泛舟诗词聚会的文化瀚海――温庭筠P下思妇的愁情,汇成滔滔江水;范仲淹的那座孤城,书写着边塞的荒凉;苏轼的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星;李清照的双溪舴艋舟,难载浓浓的愁思;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那片刀光剑影。”教师充分展示个人的语言魅力,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带领学生进入诗词美的氛围之中,激起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使语文课堂弥漫着浓浓的语文的芬芳。

在课文课堂上,老师的点评将贯穿整个课堂,如果点评的语言“一针见血”“一言以蔽之”,必能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永远趣味盎然!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语言上下功夫,力求“点石成金”。

特级教师金新宇老师在教授《哀江南》一课时: 在进行“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并赏析”这一个环节时,有一位学生鉴赏了“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中排比的妙处,金老师就一句话作结:“确实,对于亡国之恨,对于历史巨变的沧桑,只能眼睁睁 ,充满了无奈。”在一位学生鉴赏“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中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时,金老师点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曾经是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现在是一株残存、孤独、仅存之柳啊。”在一位学生鉴赏“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中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时,金老师由 “瘦马”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首词吟咏完毕,所有的点评都已经在不言中了。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就真正做到了多一句则“肥”,少一句则“瘦”的境界。试想,如若课堂上老师的评语都是如此的精妙、独到,学生怎能昏昏欲睡呢?怎能不学趣横生呢?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是清香的语文味扑面而来呢?

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朗读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 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 圈点批注、摘抄写作 ,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 。言下之意:“读”“写”(写心声,不是抄答案)“品”构成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三大重要因素。

在教授何其芳的《秋天》一课时,的环节就是:读秋――说秋――品秋――绘秋。先由学生谈秋天的印象导入,要求通过捕捉一些景物画面来表现秋天的特点。第二步,读秋,反复朗读诗歌(及时纠正评价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第三步,品秋,让学生用比较优美精练的语言把本文描绘的几幅画面归纳出来,并说出理由。如第一幅图――农家丰收图的概括,学生:农舍丰收图。我就追问: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是农家丰收?学生就从文中找到了关键词:肥硕的瓜果。这个环节正是要求学生能够紧扣文本,引导深度解读。第四步,是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文。在学生展示积累的诗词后,我再以诗意的结束语来总结:在文学家笔下,秋被描写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秋写得清新明净;杜牧……五彩的秋景,真是美不胜收!

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必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能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夯实语文素养。

语文味的作业要求我们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遨游。我们要超越课文,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教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诗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擅长绘画的学生请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图;擅长作文的学生请把诗改写成文,或者根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并用上这一句诗。无论是绘画还是改写,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对语文的追求是永恒的,对语文课堂真味、趣味与情味的探讨与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愿我们广大教师都能不懈前行。

【作者单位:涟水金城外国语小学 江苏】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探索 下一篇:以多媒体为平台,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