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乡土地理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9-01 01:03:04

借助乡土地理教学之我见

摘 要:借助乡土地理教材,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从而更好地学好地理

关键词:借助;乡土;地理;兴趣;思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82-02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怀有一种天然质朴、有如子女对母亲般的感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的名句,表明了中华民族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的。这种感情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不带有任何条件。哪怕是穷乡僻壤,人们依然把它作为故土而深深地铭刻在心中。很多海外侨胞尽管在海外有舒适的生活,但仍眷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垂暮之年都萌发“叶落归根”的宿愿。因而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乡土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感到熟悉、亲切、形象、直观。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变得灵活多变。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和整合乡土地理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并将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事物、现象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多重作用,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一、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琴弦”

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于学习过程是否生动活泼。乡土地理则是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最好载体之一。因为乡土地理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也是大多数学生有所见、有所闻却又不甚清楚、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有很强的直观性。

在学习《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时,同学通过学习知道广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讲到该区的土壤是酸性的红壤,大家感到很陌生很遥远。这时,我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伯伯在种田时向田里撒石灰?”,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是啊,我看到过。”“我怎么没发现?”同学们议论纷纷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酸性土壤和生石灰有什么关系?”“酸性土壤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样“水到渠成”,适当的解惑很有必要。“酸性土壤不耐旱,矿质养分少,保肥性能差,耕层薄,是比较贫瘠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这是造成农作物低产的原因。而生石灰为碱性,酸碱中和后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这包含着一种化学变化,同学们以后要学习化学,就会深入学习这一方面知识。”我想,也许晚上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化学书看一看有没有中和反应,或者要问父母亲许多家里种田的事。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用眼前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心,动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破坏,不合理利用等情况。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讲授时,我没有从理论上高谈阔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就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谈现象,谈原因,谈措施。于是他们说到了被砖瓦厂遗弃的大土坑,被围墙圈起来的荒废了不知多少年的荒草地(据说是准备建工业园),被采矿厂丢弃的荒山,被村民们荒废的肥沃的耕田……这些现象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有的是只顾眼前赚钱,不管以后发展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更有由于社会上其他的不良风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同学们痛心地说到,他的邻居因为买**彩,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并借了大量的外债,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了,还不知悔改,干脆连田也不种了。于是,科学开发利用土地,保护每一寸土地的观念已经形成,并且反对赌博,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赌彩活动成了同学们的一致共识、

三、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如讲到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学校门口的汽车站的情况。我问:“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同学是从其它乡镇来的,若家在大成、六陈等地的同学,要回家,应到哪里去乘车?”学生回答:“校门口的汽车站。”我接着问:“若家在木乐、天平等地的同学呢?”同学们同样回答:“校门口汽车站。”接着,我补充讲解:同样,如果要从大成、六陈等地去木乐、天平,也必须到校门口的汽车站来转车,这个汽车站联系着我们平南县各乡镇的公路运输。我们校门口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平南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枢纽”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枢纽及基本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借助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学生综合思维的头脑走出教室

可以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也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综合实践活动,而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为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会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这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和调查能力。对训练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有极大的好处。如在学习《地图》一课后, 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绘制校园平面图。参观桂花水暖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水暖器材厂,国家化工部农药生产定点企业安泰化工厂。参观余柑果厂、竹器加工厂、水泥厂、石灰厂、自来水厂等。(这些工厂的建造要涉及到地址的选定,原料的耒源,市场的销售,交通运输等诸方面因素)。参观正在工中的南广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南梧高速公路,还请学生查找和搜集平南的交通建设具体的发展状况资料,以此引发学生对交通与出行、交通与居住、交通与城市发展、交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探讨,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地理思维习惯。

总之,通过一系列地理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素质的目的。同时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创造意识,培养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能够提高地理观察力,丰富地理知识,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故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往往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乡土地理对中学生具有同样的魅力。他们最熟悉的是家乡,最应该了解的也是家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收集相关资料。

介绍中国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时,我联系本地情况进行讲授:平南县水陆交通方便是往粤港澳地区的东向最便捷通道。境内通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省道容县至太平公路与广西公路网连通。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仅需6―10小时,距南宁300多公里。沟通大西南、桂中、桂东地区的来宾至平南二级公路,及桂东南地区的南北交通干线容县至平南二级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县内公路总长700多公里,建成了平南西江大桥等桥梁20座,所有乡镇均通柏油公路。水运发达,常年可通2000吨级船舶。下达广州、深圳和珠海,到香港、澳门分别为540公里和490公里,上汇郁江、黔江,直达柳州、南宁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港口码头建设日臻完善。

平南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30毫米,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1712小时,年无霜期为340天。十分适宜农业发展。平南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广西肉桂、蔬菜、畜牧水产基地县,盛产优质米、蔬菜、水果、甘蔗、茶叶、烤烟、桑蚕茧、石硖龙眼、荔枝、柑橙、芒果、油甘果、蜜枣、玉桂、八角、瘦肉型猪、三黄鸡等优质农副产品。其中肉桂为世界三大名桂之一,清朝道光年间就已享誉海内外;品质优良的石硖龙眼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质、金质奖。

平南养殖业多年摘取广西外销仔猪第一的桂冠,而且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达标县,也是广西2个基地建设达到优秀水平的县份之一,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瘦肉型猪基地县;人工饲养的猴、蛇等小动物出口年超百万美元。

前面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会大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内在愿望,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对乡土地理教学的渗透,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不再遥远,不再抽象,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会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会乐于观察研究身边的一些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同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使得地理课堂得以延伸,把课堂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唤起学生对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上一篇:大学EMBA教育如何突围 下一篇:生本教育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