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一个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研究视角

时间:2022-09-01 12:43:13

浅析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一个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研究视角

[论文关键词]霍桑试验 非正式群体 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

[论文摘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本文试图从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角度,运用共变法验证了非正式群体与工作效率的因果关系的存在。同时将非正式群体视为一个社会事实,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进行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应当进行弹性管理的建设性结论。

一、非正式群体引例——霍桑试验

1924年至1932年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在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目的为了探求工人生产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研究小组将课题定为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社会学调查方法中的实验研究法和无结构访谈法,在梅奥等专家的参与下取得了极大成功。

1.试验内容。研究组挑选了一批工人,随机编成两个小组,一个为控制组,另一个为试验组,令控制组的生产条件始终保持不变,而对试验组不断变换条件,然后分析比较两个组试验结果的异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包括四项内容:

首先是照明试验和福利试验,主要是研究照明条件、福利设施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令控制组条件不变,改善试验组工作场所的照明度和福利设施,并假设试验组产量会大有提高,但结果两个组的产量同步上升。然后降低试验组的照明度,取消福利设施,并假设其产量会因此下降,但结果两组产量都没有下降。由此试验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没有得出任何期望中的结论。直到1927年梅奥等专家来到工厂,重新组成试验组,进行更深入试验,最终发现两组产量都提高的原因,是内部群体关系的融洽。因而表明人际关系在促进工效方面要比环境和福利更为有效。

随后进行了谈话试验和群体试验。梅奥对工人采取无结构访谈法,共计两万余人次,总结发现工人长期不满工厂各项管理制度,且情绪无法向正式组织释放。谈话试验使工人发泄了不满,极大提高了产量。群体试验主要研究影响工效的其他因素,梅奥对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并假设这种激励制度会使工人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物质报酬。但试验发现产量并未大幅提高,工人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工厂制度的“规范”,用自定标准维持着产量的稳定。由此梅奥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即正式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工人们为了维护非正式群体的利益和团结,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物质利益,而且工人的行为也受非正式群体特殊规范的约束和调节①。

2.共变法分析。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研究最好的手段是共变法,“我们只有一个方法证明一个现象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这就是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同时消失的情况,考察它们在不同环境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否证明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我们能够按观察者之意人为地再现,那就采用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方法。如果相反,事实的产生并非我们所能支配,我们只能比较那些自发地产生的事实时,那就应该采用间接的实验方法或比较方法”②。因为很难控制试验进程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因而现实中只能采取间接实验方法。用共变法对霍桑试验分析,强调条件的共同变化,可得出非正式群体与效率的因果关系。首先在照明和福利试验中,改善照明和福利,效率提高;降低照明度并取消福利,效率仍提高,这就不能得出照明和福利与效率间有直接相关关系,结论甚至与假设相反。对此迪尔凯姆认为:“如果发现两个事实之间无任何联系,尤其是关于它们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假设是与已经证明了的规律相悖时,那就要去寻找两个事实都依存的或在它们之间起媒介作用的第三现象。”③为此梅奥发现了对效率起决定作用,在照明与效率、福利与效率间充当媒介的第三现象即非正式群体。

据此梅奥分析效率的决定因素是非正式群体及人际关系。这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使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从不同角度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研究,那么从社会学方法层面又当如何界定非正式群体,进而解释它的存在呢?

二、作为社会事实的非正式群体的界定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在于其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根据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④可看到,社会事实是具有自己特殊性质的独立存在。本文认为非正式群体具备了社会事实的基本特征,可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纳入研究范围。具体表现在:

1.外在性或客观性特征。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成员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有其自行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性。自成立起,便独立于个别成员之外。

2.强制性或约束性特征。“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借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⑤。若个人不能通过社会化内化社会事实,或者反感其价值理念而企图违反时,强制性便表现明显。这种强制性的表面化使多数人误认为只有正式组织中才存在强制性。实际上,非正式群体成员倾向于主动服从,因而很少意识到强制力的存在。

3.普遍性或共有性特征。在理性化发展的现代组织内部,多数成员需要一个非正式群体来缓解压力,释放不满情绪。由此,大到上万人的企业,小到几十人的班级,非正式群体几乎无处不在,因而,这现象具有社会事实的普遍性特征。

三、非正式群体存在的社会学解释

在迪尔凯姆看来,一个社会事实需由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同时“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⑥。即对社会事实应当进行包括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在内的完整解释。

1.因果分析。非正式群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象,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则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这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从社会分工来看,现代组织中的团结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有机团结,成员在履行个人职责的同时,更倾向于寻找可满足情感需求的非正式群体。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成员工作目的已不再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更倾向于获得自我满足感。

从集体意识来看,随着分工细化及成员异质性的增强,集体意识的力量下降,但这并非意味着集体意识的消失,相反,在分工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集体意识“由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和情感的方式构成”⑦。迪尔凯姆也认识到,随着分工的发展,在各种职业和专业的群体中,由集体意识所产生的机械团结将越来越重要,组织内部对非正式群体的需求也会愈加强烈。

2.功能分析。迪尔凯姆认为一旦找到现象原因,再分析功能就会比较容易,而且“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中去寻找”⑧。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功能也应当结合前面的论述进行一分为二的思考:(1)正面功能。非正式群体因为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约束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目标一致时,成员之间倾向于团结共进,有机团结会顺利实现,因而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霍桑工厂的照明试验、福利试验和群体试验中,产量稳步提升,人际关系的力量可见一斑。同时非正式群体会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满足个人情感需求。(2)负面功能。非正式群体的潜在力量是对正式组织的一大威胁。霍桑工厂的谈话实验证明是消极情绪干扰了工人积极性,从而使工人转向非正式群体寻求慰藉。可见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其存在会阻碍组织目标实现,导致组织运行的失灵。

四、结论与思考

尽管通过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原因、功能,得出非正式群体来源于集体意识并决定着组织内部团结度的结论,但最终目的是为促进正式组织的有效运行,切不可一味迁就非正式群体而忽略正式组织本身的存在及发展。因此不应强行干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应进行弹性管理,即整合多种管理因素,在具体组织运行中把握一个“度”,灵活运用组织的硬性规定,力求达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群体的均衡发展,共同促进组织和社会的进步。

注释:

①水:《管理心理学》第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③④⑤⑥⑧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138、145、34、24、111、125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⑦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第230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⑨E.迪尔凯姆:《社会分工》第38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浅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内涵的诠释 下一篇:“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