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玉米品种利用探析

时间:2022-09-01 10:00:25

南阳盆地玉米品种利用探析

摘要 综述了南阳盆地玉米品种利用的几个阶段,对品种更新换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品种;利用;阶段性;南阳盆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52-02

1 南阳市玉米品种利用的几个阶段

南阳市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主要经历了丹玉13、豫玉22、鲁单981、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登海605等品种为代表的几个阶段。从时间上来划分,该市玉米品种所经历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呈现出不同特点。

1.1 1988―1998年

主要推广种植丹玉13号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搭配种植掖单13、郑单14,零星种植掖单4号。从品种类型上看,稀植大穗型品种占主导,密度越高种植面积越小。从分布地域上看,西部北部山区,以丹玉13占绝对优势,其他几个品种在平原或浅丘陵地区有少量种植。1996年开始引进豫玉22品种。

1.2 1998―2003年

主要推广种植豫玉22,其种植面积约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60%。搭配种植丹玉13、农大108、郑单14,掖单13、掖单19。2000年开始引进郑单958品种。本期玉米品种分布特点,主导品种种植所占份额有所下降,玉米品种开始向多样化发展,一些老旧品种如丹玉13、郑单14、掖单13、掖单4号等退出市场,被新品种豫玉22、郑单958等所取代。

1.3 2003―2006年

主要推广种植玉米品种有鲁单981、济单7号、郑单958、浚单20等,豫玉22、郑单14、掖单13等品种逐渐退出市场,这一时期,南阳地区玉米品种种植呈现多元化,从品种类型上看,高密度品种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稀植大穗型品种逐渐退出。

1.4 2006―2012年

主要种植玉米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隆平206、吉祥1号,搭配品种有中科4号、中科11号、登海662、登海701 、豫禾988等品种。这一时期,南阳市玉米品种利用呈现多样化,中高密度品种占绝大多数,大穗型品种豫玉22、掖单13、郑单14、农大108等品种退出生产。鲁单981、中科4号等中密度大穗型品种逐渐萎缩。

1.5 2012―2015年

主要栽培品种有吉祥一号、浚单20、先玉335、登海605、郑单958、伟科702等,其中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先玉335、登海605等一批品种市场售价高,品质精良的玉米品种面积逐年加大。搭配品种也更加多样化,每个品种所占份额更低。

2 南阳市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分析

南阳市玉米品种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由不同的因素所造成。既有气候条件影响,也有生产需求的变化,还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子市场本身发展等[1-2]。

2.1 丹玉13

丹玉13在南阳市玉米生产利用时间长达10年以上,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与品种本身适应性有关;另一方面,也符合当时农业生产中手工播种稀植的种植习惯,这样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再一方面也与农民的认识水平有关,当时的农户多数认为密植型品种不耐干旱,而当时的灌溉条件又十分有限。豫玉22代替丹玉13品种,主要原因是豫玉22穗更大,产量更高,更符合当时生产条件和南阳市农户种植习惯。

2.2 豫玉22

豫玉22退出生产应用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气候条件,2003年之后,连续几年南阳市遭遇秋涝天气,不利于豫玉22生长发育,出现空秆和倒伏现象,导致个别种植密度过大的出现严重减产;另一方面,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市场开始开放,新品种引进渠道多样化,品种数量较以往更多,品种间竞争加剧。与丹玉13的利用年限相比有所减少,与种子市场开放也有关联,再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低,导致植株密度难以准确掌握,极易造成密度过大,使豫玉22出现倒伏、空秆等情况。

2.3 郑单958、浚单20等

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主要因素:一是品种有较强的适应性,包括耐密植、抗倒性、早熟性等;二是农户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密植型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稳产;三是玉米生产播种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使南阳市玉米生产播种密度普遍提高;四是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玉米栽培管理粗放,田间密度大。以上因素使郑单958、浚单20等一批适宜密植的品种迅速推广。

2.4 先玉335、登海605等

先玉335、登海605等品种的推广应用,除了品种自身优势外,也有多个因素。一是新型农业机械――玉米精量播种机械的应用;二是先进的品种推广模式即机械与品种推广同步进行,确保精度,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三是广泛宣传,加强示范,深入生产第一线,把新品种推广做到田间地头,使种植户切实看到品种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品种的推广。

2.5 品种应用多样化,品种多样化的原因

一是育种技术的发展和新品种的引进,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品种来源;二是种子行业本身的不断发展,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种源;三是种子市场化发展,农资、供销、原国有种子公司种子等多渠道经营,种子企业竞争尚处于分化开始阶段;四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规模小而散,为品种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南阳市玉米品种引进利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析南阳市玉米品种利用规律,玉米品种更新换代,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还要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及农业发展状况,还要加强农技宣传推广力度,使品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3-4]。

3.1 因地制宜,区域化推广

西北部山区,水利条件较差,不适宜大型机械化操作,一般以大穗型、耐旱品种为主,既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又符合种植户种植习惯,容易获得较好的效益,品种种植密度以52 500~60 000株/hm2为宜,适当减少密度可增强品种抗逆性,提高稳产性,对产量影响也不会很大,还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取得成功。盆地平原地区适宜推广种植耐密植型品种,品种密度以60 000~67 500株/hm2为宜,这类品种耐密植,易管理,密度弹性大,适应性广泛,增产潜力大,将会是今后玉米生产利用的方向。

3.2 切合生产实际,分类推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品质质量要求更高,除了产量、抗性以及发芽率、纯度等指标以外,出现许多新的不同需求。例如,大规模种植要求的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要求,养殖业要求的抗性强、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的多用途玉米品种、用于倒茬轮作用的特早熟玉米品种等。

3.3 玉米良种引进推广的前瞻性

玉米品种推广,应做到与时俱进。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给玉米生产所带来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将会加快农业生产不断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水平将愈来愈高,机械化收获将会成为今后玉米收获主要方式。那些成熟一致性好、脱水快适宜机械收获原来不为关注的性状将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还要注意引进玉米品种的耐密植性。从玉米增产途径看,增加种植密度依然是提高玉米单产主要手段,而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降低劳动生产强度,为密植型玉米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生产越发展,对品种的要求也愈高,只有不断关注生产发展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源。

3.4 引进推广玉米良种,应密切注意玉米病虫害的流行变化

根据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影响南阳市玉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锈病、青枯病、粗缩病和蚜虫、玉米螟等。特别是近2年来,玉米锈病、蚜虫呈暴发趋势,给南阳市玉米生产带来严重损失。2016年南阳市玉米锈病暴发严重,郑单958、浚单20、吉祥1号、先玉335等品种不同程度受害减产,而一些抗病品种却取得了较好的收成。抗锈病能力强的品种有蠡玉16、登海605、德单5号、甘鑫豫丰96-68等。因此,在今后的玉米引种工作中,应重视品种的抗性,特别是抗锈病能力。

4 参考文献

[1] 刘宗华,汤继华,王庆东,等.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689-1696.

[2] 张乃雄.玉米品种推广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种业,2013(2):4-6.

[3] 涂军,张庆阳,孙卫永,等.江苏省玉米品种利用状况分析[J].中国种业,2006(2):8-9.

[4] 杜永林.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1):9-13.

上一篇:皖北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栽培技术 下一篇:几乎毁灭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