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时间:2022-09-01 09:56:51

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摘 要】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特点及影响其变异的因素,目的是让读者能更清楚的了解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能有所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语言变异;社会文化心理

一、引言

语言是用来维系人与人、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帮助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等的主要手段。因此,语言构成了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环境,网络语言也不例外。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传播媒介,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已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渐渐的深入社会群体,形成自己的言语社区。但网络语言并不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它只是出于语用的需要,局部使用变异手段并发生“偏离”现象的一种社会方言变体(许钟宁,2004)。而语言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变异性”,语言的变异特征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沈家煊,2006)。本文主要依据网络语言的概念与特点来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二、网络语言的概念及特点

1、网络语言的概念

根据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网络语言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广义的网络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于根元,2001)。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语言,包括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病毒等)。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承载和传递信息时必须使用现存的自然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在一定的网络区域(BBS、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流通,由网民约定俗成并普遍流行,而且不断地更新换代(许钟宁,2004),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因此,网络语言可定义为“网络社会中网民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所使用的语言”,不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等(刘晴,2007)。

2、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从根本上说是从属于现代汉语系统的,不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等方面,基本都是遵从现代汉语的特点,但由于交际方式、交际者、交际环境等的不同,网络语言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口语性

网络在很多方面,都是属于个人的一个私人空间(如:QQ),网上交流通常在非正式空间中进行。网络虽然是一种书面语,但它的私人空间、环境、虚拟性使网络语言有着趋向于口语化的强烈倾向。虽有网络创作,但它不用经过严格的审阅,更能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语言也就自由得多,不会像实际创作那么拘束、正式。如在自己的博客上创作,不用受来自外界的一些拘束,自然就会自由很多,因此,语体也会更趋向于口语化。

(2)简约性

网上交流不同于口语交流,瞬间即可传递话语,它需要文字录入来实现,故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同步进行,往往造成对话延迟和脱节。为了尽量避免此情况发生,提高语言交际效率,网民们自然会选择用较少的符号来表达意义,这样有利于缩短延迟时间,有利于交流更有效、顺畅地进行。如一些缩写词语,MM(美眉)、PS(备注)等,还有一些数字谐音,如88(拜拜)、520(我爱你)等。

(3)创新性

根据调查,网民中30岁以下的约占80%,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在80%左右,这标志着网民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许钟宁,2004)。一般都认为,年轻人对新的语言变异总是比较敏感,所以青年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往往属于创新的变异(陈松岑,1999)。创新是根据语用需要随时发生的,所以在网络中会出现大批看上去有些怪异的词汇,如把在QQ上总是隐身不出现称为“潜水”等。还有一些将语言规范中不能重叠的语素重叠成规范语言中没有的新词,如把“漂亮”说成“漂漂”。这是因为交际者不在同一空间,而只能借助键盘和屏幕进行交流,传统口头交际中的语音优势在这里已不复存在,采用叠音结构,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并较成功地传达了口语中的亲昵、俏皮等语气,表现出幽默、风趣的意味,适合青年人求新求异的语言接受心理,较好地达到了语用的目的(许钟宁,2004)。

(4)多样性

网络交流主要借助键盘和屏幕,没有口语交流中的语音、语调、语气及体态语等辅助手段,因此形式不免单一。而网上聊天大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娱乐方式,故单一的形式难以满足需求,所以,网络语言经常把文字、数字、字母及一些表情符号嵌入对话当中,以使其接近口语交际模式。如“886 ,我该去吃饭啦”。多样的形式使网络语言拥有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弥补了网络语言表达手段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江南&庄园,2004)。

(5)开放性

网民中的年轻化决定了网络的开放性。年轻人较少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最易接受开放的观念,同时他们最早接受了外国语言和文化,因此成为最具语言开放意识的群体。在网络交际中,为了适应键盘上的快速交流,展示他们的语言文化个性,以及满足某种语用的需要,他们不仅大量地使用外来词汇,还把外来词汇、缩略语、字母与汉字、阿拉伯数字通过谐音谐义揉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了许多“变异的组合”。

三、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1、崇尚无我的虚拟文化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网友们利用网络在遮掩现实的自我以释放原始的本我,来保持特定空间下的特定交流(周学芳,2008)。畅游在虚拟世界里,会有一种摆脱现实、无拘无束的感觉,在这里可以随流、写作。网络语言的无序化和多样性,用文字、符号、字母、数字等拼凑起来毫无章法的表达方式,吸引着网友们进入一个无序、无我的空间。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真实姓名被隐去,看到的网络语言只是符号,看不到语言背后的主体特征。互联网的人际交流,形成了一个不受传统媒体制约、无视语言规范权威的“真空区域”,于是自由、随意进行语言规则重组的行为随处可见,如形式杂糅(英汉、符号汉字混用)等等。这使得网络语言既具有个性特色,而又呈现出离散的状态(刘晴,2007)。

2、追求时效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中,追求高效率是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而体现在网络语言中就是简约。在网络上信息,如果想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所采用的必须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交际与口语交际相比是滞后的,不可能做到思维和交流同步,所以为了减少对方等待时间,一些字母、数字的缩略随之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交际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也在不断进行着自身的调节,而缩略语简洁、经济且信息量大的优势,正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时效的心理。

3、寻求自由与宣泄

现代社会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每个人都会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生存压力,这时人们就需要适当地宣泄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烦躁、压抑、郁闷的情绪。网络虚拟性使它成为人们宣泄的一种方式。

布朗(Roger Brown)和吉尔曼(Albert Gilman)在研究印欧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变异形式时,提出了权势关系(power)和一致关系(solidarity)这两个术语。第一个指交谈者之间,存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一方处于权势较高的地位,一方处于权势较低的地位;第二种则表明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陈松岑,1999)。在日常生活中,权势关系我们随处可见,无论家庭、公司还是学校,都存在一种权势关系,在言语交流时,也要受到这种关系的束缚,寻找适合自己地位的言语。被权势关系长期束缚,受工作压力等的压制,人们不免堆积太多不满,需找合适地方发泄。而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交际语境是匿名的,它隐去了人们的姓名、性别、职业、职务等身份标签(季安锋,2008),因此,所有人都处于一致关系中,没有权势的束缚,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压抑,而不必考虑社会中的权势关系。

4、戏谑针砭心理

戏谑与幽默都是一种宣泄、释放心理的方式,但幽默更多的是“娱人娱己”的心理,而戏谑则还有“涮人娱己”、“恶作剧”的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种亚健康的释放心理。体现在网语交际中,则是对语言要素的变异运用,对语言规则的有意“偏离”,采用语言恶作剧的方式,获得心理的释放。这种变异通常产生语义新解,往往具有讽刺、嘲弄、戏谑意味,如在网络交际中,“菜鸟”往往是被“涮”对象。

在社会大环境下,各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们产生种种影响,并使人们产生种种看法。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有些网民会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态度,并以间接讽刺这些现象为乐,对它们进行批判。在网络交际中,人们便通过语言变异的手段,创造一些具有贬斥色彩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时弊的针砭。如:[假A联赛][假B联赛]:原形为[甲A联赛][甲B联赛],这里采用谐音转写的手法形成了别解,有力地抨击了全国足球联赛中的“假球”、“黑哨”现象(许钟宁,2004)。

5、崇洋心理

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进入,外语已广泛深入地走进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语言生活。社会主导文化理念中对外语学习和外文化吸收的重视,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普遍形成了崇尚学习外语和外文化的观念。对于80%中专以上学历的网友来说,使用外语已成为一种时尚,是展示自己文化个性和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大量的英文缩略语、汉英组合等,都是崇洋心理的语用表现。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网络语言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日常用语的变异形式而存在,正对全民的主流语言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通过本文对网络语言及其特点的总结,对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分析,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网络语言的发展,并对以后规范网络语言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44.

[2]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

[4]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

[5]刘晴.网络语言的文化表现初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6]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徐大明.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

[9]周学芳.网络语言折射的文化内涵[J].考试周刊,2008(9).

上一篇:我国警察行政补偿制度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闻翻译的解殖民化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