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01 09:41:46

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趋向于沿海、苏南地区等发达城市,这样一定程度上冲击着苏南地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本文从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职业院校发展的地域性出发,探讨苏南区域的职业院校就业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就业市场建设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市场;建设策略

一、就业市场涵义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大中专院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育和建立起来的,对毕业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人才市场,其任务是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为宗旨,以建设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常设市场为目标,主要包括校园市场、公益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职能是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就业综合服务。就业指导服务以双选活动方式为主,采取区域性、行业性、分科类、分层次等活动形式为基础,多样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职业院校就业市场建设的主要特征

从苏南地区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有一定基础,再经过几年的改革和探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与固有传统的就业观念理解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就业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固有的传统思想和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的依赖、等靠心理还明显存在,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对独立进入就业市场找工作存在畏惧、恐慌、紧张等不适应情绪,他们普遍的在消极地观望、等待,不敢积极迎接挑战,这些极大的阻碍着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就业形势整体较严峻与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之间关系需要协调。现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更加灵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职业选择标准的影响,许多毕业生依旧摆脱不了优越感、自豪感,还是把目光盯在政府机关、大中企业,就业观念比较陈旧、僵化。很多毕业生宁愿在苏南等大中发达城市待业也不愿放下架子回到老家农村去就业。再加上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苏南等大中发达城市出现局部的毕业生“供大于求”,部分毕业生“普遍撒网、重点捕捞”,随意签约、违约,也对职业院校就业市场的运行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在职业院校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毕业生来说,经过四年的学习,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透彻,导致就业缺乏明确的目标,再加上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获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使得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学校对学生信息的掌握不全面,政府对当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缺乏充分的了解,都难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健全就业市场的形成。

三、苏南地区就业市场建设具体措施

1.就业基地建设

就业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推进市场化就业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建立广泛、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是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长盛不衰的关键。高校就业基地建设可以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社企共建型。即学校依靠当地的社会资源和企业力量,通过当地政府牵头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相关技能鉴定和服务,共同出资建立的各种实训培训中心,这种形态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牵头,学校为主,企业参与”;②校企共建型。即学校与企业为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在一定的需求和背景下双方本着“互惠互利、长远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才供求关系,如苏南片大部分职业院校提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③院校独建型。即学校依托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确有针对性确定院校的个别学科建设方向和专业设置目标,且服务和服从于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2.就业信息管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障碍就是信息障碍,包括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广泛的信息交流,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到位,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信息收集面较窄等等,这些都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招聘过程中信息流失和低效率问题。现实中,往往出现用人单位要不到想要的人才,而毕业生又找不到理想的单位,造成此原因之一便是就业信息的处理不当。通过对就业信息的处理,能及时了解人才分布情况及对人才需求的条件,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就业指导方针,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依据。

做好就业信息的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学校方面,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接触用人单位,将市场调研活动常态化,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搜集最新的市场信息,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的同时,宣传了学校的品牌形象,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发。②毕业生方面,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毕业生可通过各地人才市场举办的“人才招聘会”获取到大量就业信息,也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信誉度高、普及面广相关媒体,选择获取有效招聘信息,同时还可选择招聘信息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的求职网站或直接通过用人单位在官方网站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时候,还可有效提高签约的成功率。

3.就业队伍壮大

为了弥补就业基地的缺陷以及就业信息管理的不足,苏南地区职业院校还有必要在校内外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就业队伍,主要运行有方式有两种:一是学校派专人到外地建立就业工作站,负责采集就业信息及有利于与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信息等,这样在当地直接和用人单位沟通,采集最新就业市场信息,并适时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和推荐毕业生。二是聘请企业或学校毕业生作为学校就业信息员,让他们及时为学校提供就业及相关合作信息,并鼓励他们积极为学校毕业生推荐工作等。

参考文献:

[1]罗强.促进高校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08:405.

[2]曹晖,莫利拉,谷祥云,邵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创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08:81-83.

[3]贾有姣.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87-91.

作者简介:

高峰:(1977~)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就业教育、计算机教育。

上一篇: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诚信教育 下一篇: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