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时间:2022-09-01 09:36:22

细小病毒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一席掏心窝子的话

有人说给宝宝看病诊断(断病)与侦察员断案大同小异,只不过更为困难、复杂罢了。没错,英雄所见略同。

原因1、儿科是“哑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受害”宝宝无法清楚地叙述主观感受和客观病痛,全靠家长细心体察和医生仔细发现。

原因2、罪犯是“哑犯”。受审的病原微生物没有供词,不会说不会道,它们又是如此细小,以至于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只有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又无法将宝宝亿万个组织细胞逐一过筛排除,大海捞针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呢?

原因3、有时是“哑场”。一般来说,看病看病一定要看到病人才能诊断。有时候家长怀着焦急的心情,带来一大箩筐病例化验单,让你“纸上谈病”;有时候亲友电话咨询宝宝病情,让你“远程会诊”,征求意见,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如果你能通过简要的病史、化验,找出病痛的规律;你能透过蛛丝马迹的临床表现,明了疾病的本质,提出一些建议,想到一些可能,经过推理判断,最终得到印证,心情绝对是爽歪歪了。

推不掉的“远程会诊”

一天夜深人静,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电对方是远在国外的亲友,询问他家宝宝的病情。宝宝父母都是明白人,对宝宝病情很关心,在当地社区医院看过两次病,又上网查了很多资料。我们一边听、一边插话、一边记下了宝宝的病情诊治要点:

要点1:5岁男孩,平时体质较弱。

要点2:宝宝病前一直上幼儿园,两周前幼儿园内同班的宝宝出过麻疹,以后没有续发病例。宝宝曾经接种过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

要点3:近4天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5℃左右,四肢出现红斑样皮疹,伴有关节痛。

要点4: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占一半左右;轻度贫血;血小板为正常低限;Q-CRP(快速-C反应蛋白)正常。

要点5:当地医生处理要点: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高热时服退热药。

供参考的3点印象

我们根据病情要点,提出供参考的3点意见,更确切地说是印象,而不是诊断。

印象1:综合分析。5岁男孩,平时体质较弱,4天低热,要考虑感染性疾病。

印象2: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正常;Q-CRP正常,支持病毒感染性疾病。轻度贫血可能为感染引起;血小板为正常低限,病程中要注意有没有出血倾向。

印象3:在众多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结合发热、红斑样皮疹、关节痛、贫血和血小板偏低等独特的临床表现,比较符合人类细小病毒B19 感染。应该有变化随诊,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化验检查。

要明确的14个问题

1.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只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复制的最小微生物。其中人类细小病毒属于单链DNA病毒。

2.什么是人类细小病毒感染?

有3个概念

概念1:人类细小病毒B19 引起的典型疾病是传染性红斑和急性关节病。

概念2:该病毒在一些血液病和免疫受损病人可引起再生障碍危象,在妊娠妇女可引起胎儿水肿乃至死胎。

概念3:近年的一些观察和研究表明,此病毒的感染可能与更多疾病的发生相关,从而引起了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3.人类细小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

这种病毒非常稳定,在60℃的环境中孵育16小时仍保持感染性,病毒毒性较强。这一病毒一般来源于人类骨髓、脐带、外周血或胚胎肝的红细胞系。

4.宝宝的人类细小病毒感染是如何发病的?

我们通过对成人志愿者进行的研究来看看是如何发病的吧:

研究1

该病毒引起疾病的发病机制分为两期:

第1期的特点是,在给易感个体经鼻接种后大约6天出现病毒血症,病毒血症持续大约1周,早期,出现非特异性全身性症状,持续2~3天,包括头痛、不适、肌痛、发热、寒战、瘙痒,还伴有网织红细胞减少,以及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症状出现后数天,出现不显著的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这种下降持续7~10天,也可以发现暂时性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计数的降低。

疾病的第2期在病毒接种后17~18天左右,有持续2~3天的细小的斑丘疹,伴有关节痛和关节炎,这一期是在血清人类细小病毒抗体滴度正在升高的情况下发生。

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身上,人类细小病毒疾病表现为一种自限性传染性红斑及(或)关节病,几乎可以肯定它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可能无法清除病毒血症,结果就是红细胞系统受持续感染,并出现慢性严重贫血。胚胎比成人需要较高水平的红细胞生成,且其免疫系统不成熟;这两种因素都可以解释人类细小病毒会引起的胎儿水肿症。

研究2

有人通过对53例急性B19感染病人随访26~85个月证实,该病毒感染后慢性关节炎的发生,与体内产生的人类细小病毒的抗体相关。少数人缺乏红细胞P抗原不会受到该病毒的感染。

5.在流行病学上宝宝感染人类细小病毒有哪些特点?

有6个特点

特点1:该病毒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其中传染性红斑的暴发在托幼园所和学校中最常见于冬季和春季。

特点2:在暴发流行时20%~60%的儿童有症状,但有许多儿童是无症状感染,这种其实更具危险性。

特点3: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半数的成人具有对人类细小病毒的血清抗体。抗体的检出率(反映既往感染和对此病毒有免疫力)在5~18岁之间迅速增高,并继续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表明在成年期继续有感染。

特点4:可在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中检出这种病毒,提示病人具有传染性。

特点5:患有暂时性再生障碍危象的病人有高度的传染性,其传染性在一次医源性传染性红斑暴发流行中得到确切的证实。

特点6:传染性红斑的病人传染性并不强。目前对这种病毒在自然情况下的传播途径还不是很清楚,但推测可能是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的。

上一篇:在家提升宝宝身心发展(5) 下一篇:宝宝也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