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人生哲学

时间:2022-09-01 06:10:11

胡适的人生哲学

【摘要】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人物。他高扬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认为自由的前提是容忍;他主张个性解放,但个体应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主张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敢于尝试,自信乐观。然而自由主义的人生哲学不适应那个动乱激进的时代,因此胡适内心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伤。

【关键词】胡适;人生哲学;自由主义;独立精神;社会不朽

【作者简介】程林辉,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016-04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他认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所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他认为“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只有融入“大我”,才能实现“社会不朽”;他信奉“健全的个人主义”,反对自私自利、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他主张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强调“多事总比少事好,有为总比无为好”。但胡适自由主义的人生哲学不适应那个动乱激进的年代,因而受到国共双方的批判,显赫的名声掩盖着一颗孤独的灵魂。

一、独立自由:胡适的人生理想

胡适是个崇尚自由的人,一生为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奔走呼号。胡适认为自由主义“最浅显的意思是强调尊重自由”,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个提倡自由,崇拜自由,争取自由,充实并推广自由的大运动”。而自由则是自己做主,不受外力束缚。在胡适看来,自由对人生、国家、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人来说,自由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如果人处于受奴役状态,思想被禁锢,行动受限制,动辄得咎,这样的人生何其痛苦。对国家和民族来说,自由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没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就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少了酵母,人身少了脑筋一样,这样的社会与国家是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

胡适的自由主义表现为独立精神、怀疑精神、容忍精神。胡适在《独立评论・发刊词》中指出“独立精神”的实质:“不倚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独立精神包括独立思考、独立操守和独立地位。所谓独立思考,就是“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任何事情只有亲历亲闻,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才能做出判断,而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独立操守就是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不为名利欲望所动,不为强权威严所惧,敢讲真话,敢负责任。“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独立地位则是超越于党派和政府之外,以无党派人士和社会贤达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一旦加入党派组织,就无法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不偏不倚地说话。他一生没有参加任何党派,也拒绝到国民政府中任职,原因是“想要养成一个无偏无党之身,有时当紧要的关头上,或可为国家说几句有力的公道话”。

胡适的独立精神建立在怀疑主义的基础上。胡适一生深受赫胥黎怀疑主义影响,“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因为“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所以促使胡适进行独立思考,遇事问一个为什么。胡适认为,一个人如果缺少怀疑精神。就会陷入习惯和盲目状态。为此,胡适呼吁全社会树立怀疑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胡适指出:只有大胆怀疑,才会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新事物,开拓新境界,推动社会前进。

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什么是容忍?就是“自己要争自由,同时便想到别人的自由,所以不但自由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界限,并且还进一步要求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之所以要容忍,原因有三:一是人人都有争取自由的权力,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二是自由要靠容忍来保障,你的自由离不开别人的承认。而别人的自由也离不开你的认可;三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自己的意见未必就对,别人的意见未必就错:大家赞成的未必就是真理,大家反对的不一定就是谬误,因为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应该养成容忍异己的雅量。胡适指出:“凡不承认异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胡适认为,不容忍源自于人类“喜同恶异”、“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习惯。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并把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视为“异端”,加以摧残和迫害。

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自由、民主、容忍反对党、和平渐进的改革。胡适认为:实现自由是自由主义的目的,但自由要靠民主来保证,专制的社会实现不了自由。提倡民主自由,在政治上就要容忍反对党,让不同的声音说话。允许反对党的存在,让反对党监督执政党,可以避免执政党一手遮天,走向专制独裁。胡适主张和平渐进的改革,对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因而必然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胡适的自由主义不适应那个动乱激进的年代,因而受到国共双方的批评。鼓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领袖”,不能容忍反对党的存在,尤其是共产党的存在。在看来,胡适的容忍反对党客观上为共产党和其他派的合法存在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它的专制统治构成了威胁,所以不欢迎胡适的自由主义。共产党反对社会改良,主张用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因此也对胡适的自由主义进行批判。胡适的自由主义可谓两头不讨好,受到来自左右两个阵营的夹击,由此也决定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自生自灭。

二、“社会不朽”:胡适的人生信仰

胡适把“社会不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在胡适看来:一个人只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了有益的事情,就实现了“社会不朽”。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三不朽”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只适用于杰出人物,不适用于普通百姓,是一种“寡头”的不朽论;二是只有积极的不朽,没有消极的不朽,对消极的不朽没有制裁,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为克服传统“三不朽”的缺陷,胡适提出了“社会不朽论”。胡适指出: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社会的一分子,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从纵剖面看来,社会的历史是不断的,前人影响后人,后人又影响更后人”,也就是说,每个人既要承受前人、古人的遗产和影响,又会给后人留下某种遗产和影响。“总而言之,个人造成历史,历史造成个人。”“从横截面看来,社会的生活是交互影响的”,社会生活是由个人分工合作形成的,但个人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影响,即所谓“个人造成社会,社会造成个人”。正因为个人与社会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个人应对社会承担某种责任。如果说个人是“小我”,那么社会则是“大我”。但“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是会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然而“小我”的消灭只是肉体的消灭,其思想精神不灭,他一生的是非、善恶将永远留在“大我”中。“大我”不朽,“小我”也不朽,这就是社会不朽。胡适认为,比起中国传统的“三不朽”,社会不朽的范围更广泛:既包括圣贤豪杰,又包括平民百姓;既包括美德功绩,又包括恶德罪孽;既承认善的不朽,也承认恶的不朽。

正因为善可以不朽,恶也可以不朽,不管善行恶行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便有人乘凉;你拆烂污,便有人遭瘟;你放野火,便有人烧死”。因此,作为“小我”的个人应时刻注意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意识自己对“大我”的责任。“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可以不遗害那大我的无穷未来?”如果我们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做有益社会的事情,就可以趋于“不朽”的人生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胡适把“社会不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立志为多数人和子孙万代的幸福而奋斗。胡适的“社会不朽”具有一定的自我牺牲精神,比起那些“替个人谋死后天堂净土的自私自利宗教”高尚得多。

实现“社会不朽”离不开“健全的个人主义”。“健全的个人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造成自由独立人格;二是充分发展个人才能。

关于造成自由独立人格。胡适指出:“社会与个人互相损害。社会最爱专制,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所以把人们从社会专制迫害下解放出来,获得个人自由,是造成自由独立人格的前提。造成自由独立人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自由意志是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担干系、负责任是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在胡适看来,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对社会负责。只有个人既有自由选择权力,同时又为自己行为担责,才能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

关于充分发展个人才能。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具备一定的本领,把自己塑造成有用之才。也就是易卜生说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如何“把自己铸造成器”?关键在于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胡适认为:发展自己、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习知识、探索科学、掌握真理,“只有真理可以使你自由,使你强有力,使你聪明圣智;只有真理可以使你打破你的环境里的一切束缚,使你戡天,使你缩地,使你天不怕,地不怕,堂堂地做一个人”。青年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只有拼命培养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才是报国的真正准备工夫”。

胡适的“健全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和“独善的个人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完全只顾自己,不管群众利益:“独善的个人主义”虽不危害别人,但逃避现实生活,推卸社会责任,只求得个人的安身立命。胡适的“健全个人主义”希图通过宣扬个性解放、“救出自己”来锻造中国人的自由独立人格,把人们从封建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三、“有为总比无为好”:胡适的人生态度

胡适之所以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与他努力奋斗、自信乐观、敢于尝试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胡适多次说自己是个“好事者”:“我相信‘多事总比少事好,有为总比无为好’。我相信种瓜总可以得瓜。种豆总可以得豆,但不下种必不会有收获。收获不必在我。而耕种应该是我们的责任。”之所以“多事总比少事好,有为总比无为好”,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事情太多,需要我们去做;我们所处的社会太黑暗,需要我们去改造;我们的民族太落后,需要我们去建设。在胡适看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吃苦的,只有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世界的关键全在我们手里,真如古人说的‘任重而道远’,我们岂可错过这绝好的机会,放下这绝重大的担子?”也许有人说人生如梦,何必自找苦吃,但在胡适看来:就算人生是一场梦,也要做一个痛痛快快、轰轰烈烈的梦。

正是基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胡适以坚忍不拔的性格,勤奋学习,辛勤工作。童年上私塾时,胡适总是第一个到学堂。最后一个离开学堂,每天读书十多个小时。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十分珍惜时间,他把富兰克林的名言“你爱生命吗?你若爱生命,就莫要浪费时间”记在日记扉页上,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回国后担任北大教授,胡适身兼数职:教学、编辑、学术研究、社会工作,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以至劳累病倒。他常常告诫自己:“现在我们只有咬紧牙根,努力赶做我们必须做的工作。努力一分,就有一分的效果。努力百分,就有百分的效果。奇耻在前,大难在后,我们唯一的生路是努力、努力、努力!”

第二,“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胡适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是在留美期间形成的。到美国留学后,受到美国人的朝气与乐观感染,他觉得人世间“似乎无一事一物不能由人类智力做得成的”。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人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相信我自离开中国后,所学得的最大事情就是这种乐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自信,从此成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如何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胡适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追求真理:“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探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快乐的。”其次是不断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保持“精神不老”。最后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乐观的源泉,他说:“我们的前途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的信心应该在我们的将来。我们的将来全靠我们下什么种,出多少力。因为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

第三,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现代史上,胡适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大胆实验,勇敢尝试,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用白话来创作诗歌、散文、戏剧;第一个引进西方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第一个将小说、弹词、变文等俗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如果说大胆怀疑体现了胡适的“破”,那么敢于尝试则体现了胡适的“立”,无论破与立、怀疑与尝试,都体现了胡适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之所以要敢于尝试,是因为“自古成功在尝试”!“请看药圣尝百草,尝了一味又一味。又如名医试丹药,何嫌六百零六次?莫想小试便成功,那有这样容易事!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即使如此已无愧,即此失败便足记。告人此路不通行,可使脚力莫枉费。”尝试确实有风险。失败的概率很大,但天下没有不尝试而能成功的事,总得有人做“第一次”。即使失败,也不无益处。对自己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通过总结经验,逐渐走向成功;对他人来说,可为他们提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对社会来说,则要鼓励尝试,宽容失败,才能发展。

上一篇:警惕听力损失,从宝宝抓起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