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中的希望

时间:2022-09-01 05:10:16

在四川绵阳江油市九岭镇粉石村,地震给村民们带来巨大的伤痛,但是盼望早日安家的迫切心情让他们足以直面任何困难――

重建之路:艰辛中的希望

刘裕国

“地震后,住了快两个月的帐篷,今天终于领到板房钥匙。”日前,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住安板房小区,居民黄光秀正在开启新居板房门。

耳闻目睹粉石村,记者感受到,当前灾后农村的重建工作,困惑与信心并存,艰辛与希望同在,但农民兄弟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大的愿望是想安个家

当前,粉石村的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尽快安个家。

村民田秀华说:“我家的房子全垮了,锅碗都全砸了,床也砸烂了,现在多想有个家,有了家,出去打工心里才踏实。”

“有了家,地里稻谷收回来才有地方存放。”

“有了家,房前屋后才能种瓜种豆、养鸡养鸭。”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听得出盼家的心情十分迫切。

粉石村的543户人家,全都搭建了帐篷,其中226个是救灾中支援的,其余的是镇村两级下发彩条布由村民土法搭建的。

据九岭镇干部介绍,为了尽快给农民一个温馨的家,各级政府给了一笔不小的建房补助金。中央、省、市、县四级共计给三口之家的农户补助1.6万元,四至五人之家补助1.9万元。同时,政府还在贷款上给予扶持,农民可到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1万至3万元,而且每1万元的贷款利息比地震前降低300元左右,还款期限为三年。这样一来,即使是经济上很困难的农户,也可以有4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建房,至少可建80平方米的青瓦房。

江油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启动了一批包括粉石村在内的灾后重建房示范点。粉石村有17家农户参与,建房占地6亩多。

政府的引导和示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房的积极性。粉石村有几个远在上海、浙江、江苏、新疆打工的村民,听说政府帮助重建家园,前几天全都赶回村里,出钱又出力,每天活跃在工地上。参与首批重建的这17户村民,在还没有领到政府建房补助金的情况下,到处筹措资金,大胆到信用社贷款,为建房筹集了10多万元前期资金。村民刘东元家没有纳入这批重建规划,他积极动员其他危房户携起手来,为下一批房屋重建做些力所能及的前期准备工作。

粉石村村民恢复生产的热情,随着重建房的推进而升温。不少农民说,有了家,下地干活都觉得有劲。村里的种养业逐步开始恢复,还有的村民种了来钱快的折耳根(一种野菜)。5组村民张明一边准备房屋重建,一边租用村里的塘堰养了1500只鸭,他说:“猪圈垮了,我先养鸭,等有了房屋就养猪,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

企业帮村是个好办法

江油市委、市政府动员该市有名的华丰企业参与粉石村的房屋重建,记者听到村民的一片赞扬声。

华丰公司是当地有名的建筑企业,虽然在这次地震中损失上亿元资产,但当江油市人大的联系人向他们提出参与粉石村的房屋重建工作时,公司负责人陈总欣然答应,他说:“企业应当继续回报社会,把抗震救灾的工作做到底。”公司抽出100多名职工和1名副总经理,从7月10日进场那天起,就吃住在现场,睡工棚,顶烈日,把村民们的事当作公司自己的事情做。

同时,该公司敞开大门招收本村农民工打工,每天工资55元,每隔3至5天发一次薪。由于受灾群众家庭经济困难,政府的建房补助金又没有到位,建房的前期资金不足,企业就自动垫资,保证工程正常运转。

由于华丰公司建设实力雄厚,有各种大型机械参与清理和搬运废墟、平整地基、运送材料等等,其建设效果大大优于农民单干。村民们说,企业来建房有三大好处:一是省钱,如果农户单家干,难请工人不说,每户至少要多花1万元;二是省力,如果没有大型机械,像清理、搬运废墟、打地基这样的活,村里农民眼下干起来会很困难;三是省时,通常情况下,一户农民建一套房需要6个月时间,而华丰公司建设这批住房的完工计划是一个半月,能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

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示范点的住房建设,九岭镇政府派出的一名副镇长和粉石村党支部书记及几名村干部一起,每天到现场督战,协调解决问题。他们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负责,被村民称为灾后重建的“主心骨”。

上一篇:三大理念闪耀奥运场馆 下一篇:“掉进钱眼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