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扬与三叔范曾的老照片

时间:2022-09-01 04:49:33

10多年前,笔者在南通文庙旧书摊购得一本用活页夹制作的老相册,在这本红色塑料封面的相册里,装有规格不一的黑白照片170余幅,内容为范扬年轻时的照片。多年来我将它与其它旧书捆扎在一起,塞在车库的一角。前不久,笔者参观了《绘事后素・南通籍书画名家系列展・2011范扬・金玲画展》,回家后打开了这本尘封的老相册,仔细端详起一幅幅泛黄褪色的老照片。

范扬1955年1月27日(正月初四)生于香港铜锣湾圣保罗医院。相册中有一幅范扬坐在童车里的照片,此时的范扬可能尚未满周岁(图1)。他小手抓着车栏杆,双眼炯炯有神凝视前方,圆圆的脑袋一副器宇轩昂的模样,煞是可爱。照片背面有范曾先生的小楷题字:“我所爱者,其惟斯人。小叔于京。”(图2)如此血浓于水的亲情溢于言表:我所喜爱的,惟有这个人。

范曾、范扬叔侄情深,在范扬的艺术道路上,三叔范曾给予的鼓励和扶掖恐怕很少为外人所知。范扬的相册里,有三幅范曾先生作品的照片,都是人物画,而且都是肖像画。内容是1972年范曾先生在山东梁山为梁秀玲、宋培军、颜景立同志画的肖像画(图5)。范曾先生的写生、造型功力于此可见一斑。这三幅照片可以作为范扬学习的范本。1977年恢复高考,范扬即于1978年2月考入南师大美术系。此时的范曾在国内已颇具影响,范氏诗文世家深厚的家学渊源,以及范曾的成就无疑是范扬引以为豪的。1980年2月10日至3月10日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央美术馆展出。此次大展是中国美协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而举办,共展出480位作者的417件作品,其中中国画106件。已是大二学生的范扬利用寒假进京参观展览,三叔范曾不仅陪同他看画展,还陪他在北京游玩。一架老式的120相机记录下他们叔侄二人在颐和园、北海公园、八达岭长城、中央工艺美院等处许多美好的瞬间,范扬个人也拍摄了一系列的照片。有的照片趣味盎然,如在游颐和园时,他们二人爬上了颐和园门前著名的铜狮子,范曾先生身穿呢制大衣,脚踩白石须弥座,侧坐在铜狮子底座上,范扬则站在范曾右后侧,留下了珍贵的镜头(图6)。如今去那儿的游客只能在有“保护文物,爱护栏杆”标识的围栏外拍照了,而在那个时代则是开放的。从他们在长城上的合影中知道,原来范曾先生左手执烟斗那最具风度的标志性动作那时就有了。在北京工艺美术学院的草坪上,范扬紧挨着范曾盘膝而坐,范曾讲得风采动人,范扬与另几位学生听得愉悦开怀。在十三陵的神道上,范扬骑上了一只巨大的石骆驼,还在长城敌台、北海公园九龙壁、天安门金水桥、长安街等多处留了影,有一幅在某绘画馆门前铜狮子旁咬冰糖葫芦串的照片特有情趣。

或许就是这次进京看全国美展,范扬把他的老照片(图3)带去了北京,叔侄二人共同回味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范曾先生感慨万端,他在一幅老照片背面题字:“此中乐,乐无涯!与襄、扬二十一年前合影。小叔于京。”(图4)这是一张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照片,内容是范曾与范襄、范扬在南通寺街范家老宅院内观赏盆景的场面。范曾蹲着微笑地向襄、扬二位讲解着什么,青砖地上马槽盆里长着几株虎刺,范曾手指着的圆盆里有类似太阳花的草花,范襄、范扬饶有兴趣地聆听着,充满了欢乐与童趣。相册中还有一幅范曾赠送范扬的个人照,照片中的范曾穿着短袖衬衫,显得很年轻,照片背面以钢笔签字:“送范扬侄。三叔。”全国美展是官方主办的中国最高层次的美术作品展,范扬这次进京参观收获是巨大的。谁能料到,就在此后的1985年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时,范扬的国画《支前》参展并获铜奖,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范扬的同学中与范扬有诸多合影。1972年中学毕业时,同学赠送的照片也留在了他的相册里。1971年1月6日,范扬与同学杨继悦、李建荣、王炜、徐晓阳、施布民、陈勇、杨建平合影(图7)。1972年1月范扬高中的部分同学与周健梅老师合影,照片背面题字:“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人类作出贡献!”(图8)1972年12月欢送江榕同学光荣参军,范扬与江榕等4位同学合影。中学毕业时,赠予范扬个人照片的,有潘郁、李建华、陈万明、李珉等多位同学。范扬与同学们在文峰塔下、五山江边、剑山之巅、启秀桥畔的留影,见证了他们的同窗之谊。龙爪岩的江涛、濠河边的柳荫、人民公园的雪景、黄海岸边的帆影,范扬把故乡的点滴景致都留在了他童年的记忆里,装进了这部老相册。

1972年范扬中学毕业后进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研习传统民间艺术,学绘画,学剪纸,画绣稿,与学友林晓、许平、徐艺乙、卜元、冷冰川等同事。相册中有范扬与伙伴们夏天身穿T恤衫在工艺美术研究所大楼前合影的照片,还有在参加某项体育运动后与卜元等在南通节制闸大桥畔的合影。照片中大家的T恤衫和背心上印有“研究所”或“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字样(图10)。一幅拍摄于1975年的照片,是范扬与同事共8人在文峰塔下的合影。还有范扬与伙伴们挖花生后在地上抢花生、与伙伴们掰手腕、与长者下象棋等情景照,给那个令人枯燥乏味的年代增添了几许生气。在南公园桥上,范扬分别以南公园和文化宫建筑为背景留了影;在南通博物苑(当年的人民公园)里,范扬分别在东濠河晶体管厂和博物苑中馆留了影;1976年9月范扬与部分同事在南通体育场追悼大会会场留了影……有时,个人的影像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记忆。

1978年范扬上大学后,伴随着大学生活自然有许多照片。看,站在当时的标志性建筑――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桥面上,范扬笑得多么开心!(图11)在上海展览馆前的广场上,范扬与几位大学同学留下的这幅照片依然是那么清晰(图12)。1979年夏天,在青岛栈桥,范扬高挽着裤管赤脚站在海边的礁石上,身后是拍岸的惊涛。寒假里雪霁时,范扬与镇同世、镇毅父子在富贵巷老宅院内,他们的背后已然是玉树琼枝(图9)。泰山下岱宗坊前,他满怀“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家中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范扬也会给它拍张照片,对生活的热爱于细微处可见。在范扬的相册里,还存有一幅他祖父范子愚先生的照片(图13),照片中范子愚先生端坐在那里,身后的板墙上挂着一幅范曾先生画的《阿翁七十八寿造像》――著名的《老子看老子》,那幅画是范扬的祖母缪镜心先生去世后,他的祖父寓居北京时范曾为之速写的。假期里范扬勤于绘画,他将自己的素描作品一幅幅钉在家里的板墙上,然后认真审视点评自己的作品……诗文世家的熏陶和濡染,个人的天资与勤奋,使得范扬绘事日进,而这些老照片记录了他艺术发展的一段轨迹。

读范扬的老照片,了解这位著名画家的一段成长履历,或许你会感受到一棵幼苗所蕴涵的参天大树的气息。

1. 1955年范扬出生于香港

2. 范曾在照片(图1)背面题字

3. 范曾与范襄、范扬在寺街老宅院内

4. 范曾在照片(图3)背面题字

5. 1972年范曾为颜景立画像

6. 1980年范曾陪范扬游颐和园

7. 范扬高中部分同学与周健梅老师合影

8. 照片(图7)背面题字

9. 范扬与镇同世、镇毅在富贵巷老宅院

10. 范扬与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同伴

11. 范扬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12. 范扬与大学同学参观上海展览馆

13. 范子愚与《老子看老子》

上一篇:麻风村中的中国好人 下一篇:“百岁伊始,乐再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