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为何易发青光眼

时间:2022-09-01 03:16:30

寒冬为何易发青光眼

最近,60岁的青光眼患者刘奶奶被升高的眼压困扰不已:“我是个老病号,目前通过点药控制眼压。我定期监测眼压,眼压都在15mmHg左右,可是,最近测的几次眼压都偏高2mmHg左右,是不是我的病情在进展啊?”

“每到冬季的时候,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会比夏季高些。” 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青光眼专家袁志兰主任医师笑着对刘奶奶说,“这是一个规律,不需要太多担忧。不过,冬天是青光眼的高发季节, 需引起注意。”

寒冬为何易发青光眼

冬季是冷空气频繁过境的季节,有青光眼的老人,往往机体调节功能差,气温降幅过大可影响体温的调节中枢,再通过植物神经干扰眼压,造成眼压波动,进而诱使青光眼急性发作。

此外, 寒冷的气候会使机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功能紊乱, 而阴霾的天气常常也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情绪,所以冬天往往是抑郁症高发季节。 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波动不仅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压波动,还可能使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对视神经造成进一步损害。

眼压正常病情不一定静止

“有些人认为青光眼就是眼压高,把视神经“压坏”了;有些人认为,眼压正常甚至偏低,青光眼不会“造访”;有些人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定期查眼压正常,就觉得青光眼被‘控制住’了……其实,这都是病友们对于青光眼的误区。”

袁志兰主任医师指出,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出对于病人视神经安全的眼压值,将病人的眼压值控制在安全值以下。安全值可称为“靶眼压”,就是不会对病人的视神经造成进行性损害的眼压值。

可是如何才能找出这个安全值?这不光需要病人定期监测眼压,还需定期监测视野。很多青光眼病人能够勤测眼压,但是对于定期监测视野,他们往往不理解,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其实,视野反映了视神经的功能,是诊断青光眼病情的“金标准”。医生可以通过视野的前后对比,判断出病人视野的缺损是否有进展,现在的眼压值对于病人的视神经来说是否安全,是否有必要将眼压降到更低。

病友身心都需保暖

专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青光眼病友们身心都需保暖。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意天气预报,尤其是冷空气的活动情况。当有冷空气袭来时,一定要加衣保暖,并尽可能避免外出。尽量避免从温暖的地方立即到寒冷处,外出前最好找个温度的“过渡带”,如可以在楼道里呆一会儿,或在门口站一会儿降降温,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寒冷的环境。

2.有饮酒习惯者,可以适当饮用些红葡萄酒,以每天不超过50毫升为宜。

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做操等,也有助于降低眼压。

4.青光眼患者可尝试通过琴、棋、书、画、音乐、戏曲、旅游等活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5.吸烟者需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视神经的损害,少食刺激性食物,不大量饮浓茶或咖啡,以防眼压升高。

上一篇:易患癌症的8类人群 下一篇:年过半百的先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