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枝独秀”到“山花烂漫”

时间:2022-09-01 02:14:27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所有优点的集合体,都有着别人所不及的长处和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即使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于自身学识,教学经验,个性风格,授课对象等的不同,都会进行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给各位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更好地彰显出自己的个人魅力,形成智慧的碰撞,最终达到从“一枝独秀”到“山花烂漫”喜人场面,学校教科处实施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英语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迅速提升的机会,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等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有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课。根据要求全校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先组内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上课的主题和上课的内容,然后再各自研究教学方法,收集资料,写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案,安排好课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全组英语教师听课,最后进行评课反思。在评课过程中,先由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教学设计的意图等做出介绍,再由听课教师针对此次课堂提出意见和建议。有问题就共同商榷,找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是教师之间横向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高效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同课异构让课堂精彩纷呈

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教学环境的不同和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而反映出同课异构的魅力和内涵的恰恰是“异构”,也正是同课异构让课堂精彩纷呈:

例如:高二两位老师对Book6 Unit5 The power of nature的第一部分阅读“An Exciting Job”的导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一位教师用PPT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的一些普遍的自然灾害:“heavy snow, snowslide, earthquake,flood, drought,tsunami等 ,再询问他们没亲眼见过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然后导出火山(volcano)。范围有点广,假如学生说出许多,如雪崩,海啸等,就是不说火山喷发,那么,导入就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位老师在第一位老师的基础上,又用PPT向学生介绍了各种火山,当学生看到火山喷发的壮观画面时,对火山喷发的威力及火山科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快就投入了正题“An Exciting Job”。显然第二位老师设计的就略胜一筹。

科学合理的安排让课堂变得完满。两位老师在引入正题后,都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分段,写出“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每部分的主题思想),再就细节回答问题。就文章整体性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面,两位老师都做得很到位,完全符合高二学生英语新课标要求。

课后作业是课堂有效的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所有教师都不能忽视。在课堂要结束的时候,两位教师都布置了家庭作业。第一位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后用50字左右的小短文回答:Do you want to be a volcanologist?(你想成为一个火山学家吗?)巩固课文知识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第二位教师仅让学生熟读课文,这使得作业检查落不到实处,而布置作业加不检查等于零。

2 同课异构让“一枝独秀”变成“山花烂漫”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打破了过去同一本教材,一二一齐步走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引发了所有教师教学智慧的碰撞,为教师取长补短,不断创新,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们在对比中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我认为现在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为将来更好的教研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种“同课异构”体现的是教师个人高超的教学技能和别样的教学风采。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最终让“一枝独秀”变成“山花烂漫”。

就我个人而言,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期间,我不仅认真去倾听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还置身于课堂中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里,我亲身领略到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不同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要积极地与老师们共同研讨,集思广益,迅速对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达成共识,还要不断在“异构”上下功夫,激发内在潜能,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为进城务工的子女撑起一片阳光 下一篇:把手伸入人类生活的深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