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局全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01 01:21:41

经信局全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入实施“四集群”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群规模壮大,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二、工作打算

1、强化对工业经济的预警分析和指导。一是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网络,建立严密、及时、有效的预警预测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调度,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切实为实现明年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经信、商务、财税、金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骨干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优质服务,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思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构建优势产业突出、核心企业支撑、产业集群发展、产品配套协作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一是突出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开发轻卡载货汽车、特种车、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发动机、轮胎、电池等配套生产企业落户,积极融入国内外大型汽车企业的生产体系。突出发展煤矿机械、水泥机械、陶瓷机械、石油机械等整机和大型配套设备,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扩散和转移,推进光机电一体化发展;医药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医药中间体、生物制药、化工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等产品,新建一批生物医药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导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向下游产品延伸,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设医药化工行业信息网络平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挖掘骨干企业和品牌优势,鼓励企业进行产能整合。鼓励区内各类建材企业向资源丰富、生产要素聚集的地区转移。积极培育和引进陶瓷名牌,提升江北瓷都的知名度,建成江北最大的陶瓷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物流平台和信息交流中心。积极推广应用新型技术,推动建陶、水泥、冶金、耐火材料等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冶金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依托优势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突出色织布和高档衬衣两大品牌发展,研发系列配套产品,提升服装品牌。以服装城为依托,加快服装市场升级改造,实现市场与企业互动,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整合内部资源、聚合现有生产能力,引导服装加工专业村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巩固和扩大产品出口,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二是打造九大特色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的要求,以大企业为龙头,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整合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规模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规划建设开发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双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双杨高档建陶生产物流集聚区、昆仑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昆仑陶瓷文化产业集聚区、金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罗村建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岭子耐火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般河流域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等九大特色产业集聚区,使其成为承载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发挥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平台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科技合作机制,继续开展好“百名专家行”活动,加快科研成果的引进和转化。二是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和引导,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进新产品产业化和重大产品技术改造。三是依托各产业集聚区,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集聚式发展。四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引才引智工作。五是进一步扩宽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引导各种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以上。

4、策划建设好一些大项目好项目。结合我区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对接好国家、省、市有关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紧盯国家鼓励、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大前期工作投入,搞好工业项目储备,抓好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对2011年排定的30家重点骨干企业、30项工业重点项目以及列入全市“双百”企业和工程,严格落实挂包领导、挂包部门的职责,完善联络员制度,强化区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的职能作用,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情况,加大政策扶持,切实增强骨干企业发展后劲。明年重点抓好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投资6.6亿元年产5000万米高档匹染面料生产线项目、鲁泰公司投资3.82亿元新上年产1800万米高档色织面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淄汽投资5亿元新上10万辆轻卡和电动汽车项目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项目。

5、努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一是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和实施有关促进节能的能源和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化工行业节能、发展公共节能、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从体制、政策、机制、投入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低能耗、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坚持疏堵结合,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建材、水泥、氧化钙等产业发展层次,力争在新型建材、高档纺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三是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八项必要条件”,加强“三同时”管理,认真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利用规划控制、土地征用、节能监管、信贷控制等措施,实行项目“企业限批”、“区域限批”。四是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加强对省、市重点用能企业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考核奖惩,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6、抓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利用现有的省市信息化推广扶持资金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精选项目,申报争取资金。特别是抓住我市确定为全省“两化融合试验区”的机遇,帮助企业争取“两化融合试验区”项目(目前已有10家企业的12个项目上报,另有4家企业的4个项目申报省“四个一百”工程),不断完善“两化融合试验区”项目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信息化先进企业以及具有重大示范推广意义的两化融合项目,积极扶持和引导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一篇:区审批中心服务承诺制度 下一篇:领导在发电调度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