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条件分析(SWOT)

时间:2022-09-01 01:16:34

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条件分析(SWOT)

作者简介:李美萍(1988.06-),女,江西万年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兴产业。

刘静(1991.07-),女,江西宜春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摘要: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商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效应,有利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婺源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婺源;旅游商品产业;SWOT分析

近年来,婺源县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重点引进旅游商品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发展了茶叶、砚台、木雕及旅游食品等。下文将从优势、劣势、挑战、机遇四个方面分析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 优势分析

1、独特的区位优势。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隅,地处赣、皖、浙三省交界处,东邻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连景德镇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璀璨明珠。婺源一直以来都有“书乡”、“茶乡”之称,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同时,由于地域的优势,使得游客可以形成一条龙的旅游路线,随着游客参观婺源各景点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将促使旅游商品销量的进一步上涨。

独特的地域优势加强了婺源与各地的联系,这不仅为婺源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2、良好的发展基础。婺源县政府围绕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推出了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婺源县旅游商品已有的发展现状以及形成的较好基础,为旅游商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

3、显著的成本优势。婺源特有的人文环境背景给予其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资源,为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如木、石、泥、草、竹、藤、叶、茶等都能作为旅游商品的制作材料,这便使得婺源县旅游商品资源丰富、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生产旅游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同时,大多数的旅游商品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这些无疑大大节约了婺源县旅游商品的生产成本。先注册的低成本优势,使得旅游商品产业可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可以与竞争者同价销售产品,取得较高利润。

较低的生产成本为婺源县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低成本优势使得婺源县旅游商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二)劣势分析

1、用工难问题突出。旅游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用工难和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由于部分旅游商品属于低附加值且劳动密集型产品,造成劳动力的工资低廉,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工、高级技工以及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都争相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谋职,从而造成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用工难”问题比较突出。

用工难的问题,使得企业在生产旅游商品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障碍,这样无疑使得旅游商品的发展速度放缓。

2、生产企业规模小。目前,婺源专门开发和销售旅游商品的大型企业极少,大部分生产企业为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规模不大,企业间缺乏相互的关联,经营分散,尤其是一些手工艺品,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这些企业受到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很难在市场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旅游商品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能力较差,缺乏追求品牌效应的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小,品牌意思薄弱,这严重阻碍旅游商品产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机遇分析

1、旅游商品博览会的兴起。目前,全国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已具相当规模。同时,我国为促进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定期举办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此博览会以“拓展旅游产业功能,推动旅游商品创新,促进国家内需增长”为宗旨,突出交易,引领潮流,优化服务,全面提升展会的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促进旅游商品创新与发展,搭建了全国旅游商品展示大平台、转型升级大平台、交易大平台,创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旅游商品会展大品牌。

旅游商品强大的支撑力量―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为婺源县工业园区旅游商品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2、县政府的政策扶持。2014年新年伊始,婺源县财政拨付有机茶产业发展奖励资金35万元,对该县2013年新增的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展示展销活动、名优茶评比获奖、省级以上城市开办婺源有机茶专卖店等给予奖励。茶业是婺源传统优势产业。围绕茶产业发展规划,该县出台扶持政策,每年整合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扶持有机茶产业发展。

婺源县政府大力的政策扶持,为婺源县工业园区旅游商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同时,婺源县政府在2014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提出培育多元旅游业形态。即加快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努力创新一批绿色、古色及文化创意等旅游新业态。全力开发旅游、文化、商贸、养生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推进茗坦温泉度假、七里亭文化公园、五显大帝文化园、中国斗茶城、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培育茶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会展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新业态,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

旅游商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不断推进旅游商品的向前发展,不断提高旅游商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四)挑战分析

1、周边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婺源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江西上饶180公里,西距江西景德镇80公里,北距安徽黄山市(屯溪)96公里,与各地的联系密切,在交通运输上也为旅游商品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周边县市旅游商品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景德镇、黄山、上饶等地旅游商品的发展日渐成熟,赣州旅游商品的发展也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对婺源旅游商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与挑战。

周边县市旅游商品的激烈竞争,使得婺源县旅游商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市场销售策略的匮乏。就目前婺源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而言,仍有许多生产和经营条件较差的集体和个体,并且可较随意地出入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行列,进入后忽略对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使得销售过程中存在定价不规范、销售折扣不统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强行围追兜售等现象。

旅游商品市场销售策略的匮乏,给婺源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3、产业发展受季节制约。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业、旅游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由于旅游活动的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季节差异,旅游者闲暇时间的不统一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旅游者选择不同时间段出游。在旅游黄金季节,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商品的销量适当上涨,但当遇上旅游淡季时,旅游人数减少,随之而来旅游商品的市场份额也相应减少。旅游商品的销售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使得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季节对于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制约,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步伐。

上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我国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