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主席陈嘉上的难题

时间:2022-08-31 11:25:04

“艳照门”下的香港娱乐圈期待机会转暖,但新任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在各种难题前,却只觉春寒料峭。

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的位子远不如它的名字听起来那么得意。――担任了五届主席的吴思远在卸任之后大吐苦水,“每逢电影节临近,金像奖就跟乞丐一样,四处讨钱”。如今这样的难处落到了新晋主席陈嘉上头上。

就在第27届金像奖颁奖典礼前两周。金像奖账户上除了特区政府的200万拨款外,剩下的200万仍然没有着落。尽管面对媒体,这位扶正不久的新主席一再宣称“文隽留给我的不是一个烂摊子”,但是他仍然不得不跟历届主席一样,为今年金像奖400万元的经费四处筹款。陈嘉上以道具师的身份进入他现在供职的圈子。金像奖是香港电影圈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大电影”。“艳照门”下的香港娱乐圈亟待唤回从业者的尊严和公众的口碑,拍好这部“大电影”所需的道具,难过陈嘉上拍过的任何一部电影。

香港电影圈有句从好莱坞舶来的俗话。“无论如何,这场秀一定会继续下去!”(Anyway the showmust go on!)2008年4月13日,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迎来了自己27岁的生日。

香港导演体验的生活

如果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李连杰登上最佳男主角的领奖台,这个结果恐怕会更圆满。在李连杰的心目中,《霍元甲》远比《投名状》有分量。站在香港影坛之颠,手握金像奖的李连杰在答谢之后,话题仍然没有忘记宣传他的“壹基金”。

面对内地女演员四度加冕影后,香港女演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论调迅速见诸报端。陈嘉上的观点却与此相反,“香港真正缺的是男演员,能演的总是那几个”。媒体近年对金像奖诟病颇多的言辞之一就是“主要奖项无悬念”。实际上相对内地某些电影节动辄几人同时获奖的平衡之举,香港金像奖一直不曾怠慢人心。不是没有悬念,实在是悬念揭晓之际总也没有黑马,熟人老脸翻来覆去,什么样的结果好像都不是意外。

《投名状》在本届金像奖落幕之际,将大小八个奖项收入囊中,这样的全面肯定在金像奖历史上并不多见。创立至今,金像奖历史上只有一部影片打破过这个纪录,那部电影是《甜蜜蜜》,导演还是陈可辛。那一年,陈可辛34岁。《甜蜜蜜》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九项大奖。

从影至今,陈可辛作为导演,一共拍摄了12部作品。《投名状》是陈可辛的电影第二次在大银幕上同内地观众见面――三年前他拍摄的《如果・爱》第一次进入内地影院。上映两周,票房很好。当所谓魔幻大片《无极》上映时,陈可辛发现自己的电影很快被影院拿下,所有的大厅都留给了《无极》。陈可辛就是通过这一次的经历熟悉了内地的游戏规则。香港影评人对陈可辛的评价是,“文艺气质最浓的导演和精英文化的代表”。就是这样一个一直“文艺着”的艺术片导演,在一个多次翻拍的作品里找到了表达的冲动,继张艺谋之后第二个加入高票房导演“两亿元俱乐部”。

面对本埠市场的整体滑坡。香港影人近年来的应对策略之一就是大规模北上,进入内地拍片。从2005年以来,合拍片每年都在30部以上,占据了香港电影总产量的50%以上;一部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收益是香港市场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投资超过600万港元的港片就必须依靠内地市场支持。港片影迷对近年来内地公映版本遭遇的删减和修改颇有微词,甚至有评论担忧“常此以往,港片气质将荡然无存”。

《投名状》在公映之前,也作出了类似修改。徐静蕾和李连杰的激情段落、金城武被处死的残酷场面最终都没有获得公映许可,最让陈可辛难过的是,“表现三兄弟结义也是让片中人物带有宿命原罪的投名状部分”无法保留。

“做导演不能理想主义,”陈可辛说,“电影故事可以是理想主义的故事,情怀可以是理想主义的情怀,但是做电影是一个工业行为。”导演是一个走到任何地方都必须带着镣铐跳舞的职业,个人表达、地域影像特质和电检门槛之间存在着长久的矛盾,所以“导演可以很贪心,但是不能太任性”。

在本届金像奖的角逐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主要奖项是在《投名状》和《门徒》之间进行的。年度票房统计中,《投名状》在香港的票房是2396万元,《门徒》是2653万元。陈可辛是前―部影片的导演,后―部影片的监制。

同为这个时代的大片,《投名状》的好评多过批评,导演的扎实功底和个人情怀令影片确立了大片新的评价标尺,也一扫此前国产大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恶劣口碑。必须承认。在今年的两部票房双双过两亿的影片里,《投名状》比《集结号》更自如,也更富作品气质。陈可辛最喜欢的卡通形象是麦兜,他觉得麦兜“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一代香港人”,“我觉得现在的内地跟当时的香港一样,年轻人好多迷茫”,同内地年轻人的迷茫一样,香港导演同样正在寻找出路。“如果有电影拍他们的生活。他们当然愿意去看。我们对内地缺乏了解是不争的事实。”陈可辛对此建议,“香港导演想要更好地进入内地市场,我建议他们先体验生活。”

坚守的主席

陈嘉上是在第九次提名之后才真正走上金像奖领奖台。“每次都去,每次坐在那里,其实都在希望。”作为行业最高荣誉,金像奖对于香港影坛每一个从业者都是毕生的梦想之一。陈嘉上的那个奖杯因为几次搬办公室已经遗失。“想补都不行。现在都不是旧的款,旧款很美的。”在很多香港电影人的心里,不仅旧款小金人很美,她代表的曾经的港片盛世更美。

今年的金像奖参赛影片资格在原有的规则之下又出台了新增条款:导演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须有一家为香港合法注册公司:影片最少有八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为香港居民――且每一项只计算一位香港工作人员。以上三项两项符合,即可入围。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和李安的《色・戒》因为这样的条款最终无缘参赛。这样的结果也令陈嘉上感到为难。“我们就发起讨论,到底什么是港产片?”陈嘉上说,“我们倾向于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香港的某种精神、派系的方法、工作人员、演员综合来看。为此我们已有过好几次的讨论,暂时还没有结果”。

事实上,近年来香港金像奖每一次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阵容都远非内地金鸡百花双奖可比,今年的金像奖缺席的主要是内地嘉宾和日韩嘉宾。“四海一家”是本届金像奖的主题,影坛也有江湖,将各大门派聚集一堂。同时让外人看得一团和气殊非易事。尽管本届金像奖以港内明星为主,但香港影人的抱团,让人想起2003年“非典”横行之时的那届金像奖。虽然业内外充满了对香港电影在进入内地之后何去何从的担忧,但在激烈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香港导演整体的实力远高于内地电影导演。美国影评人大卫・波德威尔说,“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都饱含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是香港给全球文化最重大的贡献”。陈可辛已经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吴宇森的新片《赤壁》无疑又将大片的规模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样一群导演的名单也许会更长:杜琪峰,徐克,刘伟强,尔东升,韦家辉,陈木胜,游乃海……

几年来外界对金像奖的质疑一直比较统一:今不如昔;星光黯淡;缺乏悬念;内地同行喧宾夺主……陈嘉上没有时间一一回应这些质疑,除了做主席,他还是一个电影导演,他的新作《画皮》不久也将上映;长袖善舞的他,忙里偷闲还做了一把演员,在一部名为《我要成名》的地道港片里,他的角色就是陈嘉上自己。在那部影片的结尾,刘青云替陈嘉上道出了所有香港影人的心声:“不管你们觉得我行不行都好,我就是行!”

上一篇:明星夫妻的《致橡树》 下一篇:影响世界的100把椅子